解决外部定时器时间竞争方法的探讨--控制网



解决外部定时器时间竞争方法的探讨
企业: 日期:2005-03-29
领域:PLC&PAC 点击数:814

 

1  引言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能否提高、子孙后代能否有生存繁衍的良好条件的大问题。而正确的处理好工业污染,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当前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把工业和自然的关系看作生态关系,在技术上强化企业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关系,促进工业与自然兼容。

    在武汉钢铁公司某矿石采集轻烧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大量的粉尘,它不但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对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作业的生产人员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不符合当前大力提倡的环保观念。

    为减少矿石粉尘在大气中的排放量,改善生产现场的作业环境,在生产过程中,须安装除尘装置,但目前应用最多的除尘设备的除尘工作时间参数可调范围小,除尘效果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为了解决这问题,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把外部定时器引入到除尘控制系统。该系统操作简单,所有时间参数均可外部设定。

2  系统简介

 
图1  系统原理

    该矿在引进工业除尘设备过程时,为了减少投资,在PLC的使用中采取分时复用技术以减少IO点。其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设备中共有三个箱体,各分别有10个清灰脉冲阀。如果不采用分时复用技术,则总共需要(3×10)个I/O点,使用该技术后只需要(3+10)个 I/O点。其中3个点用于识别箱体,10个点用于依次给每个箱体中的十个脉冲阀发送清灰指令。

    同时,为了使除尘设备的工作适合实际情况,从而提高使用效率,脉冲间隔(即每两个清灰阀的工作间隔)和清灰间隔(即三个箱体工作一轮后的休息时间)都是可以由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外部设定的,即系统的工作时间是由外部定时器参与确定的。

    当三个箱体依次工作一次,并经过清灰间隔,就算系统工作了一个周期。

    以一次循环为例,系统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除尘流程图

3  问题提出

    从流程图显示的逻辑关系来看,要用程序实现并不困难。但是,由于采用了外部定时器,系统的工作不完全取决于PLC,一定程度上还与外部定时器的返回信号有关,因为它将驱动程序向下一步运行,这就使得在对外部定时器信号和内部定时器信号转换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实,也就是时间竞争问题。

    具体的区分,主要有三个方面:
    (1)  阀间转换时的时间竞争
    系统中共有十个脉冲电磁阀,它们的工作顺序是按编号依次进行的,即1#阀开关动作完后,2#阀动,然后依次执行下去。但是由于时间竞争,出现了以下现象:当一号箱的1#阀工作完成后,2#~9#阀并没有依次地按顺序执行动作,而是有的阀会重复几次动作。

    (2)  箱间转换时的时间竞争
    系统中共有三个箱体,它们也是按编号依次转换工作的。但实际现象如下:当二号箱工作完成后,并没有切换到三号箱,而是停留在二号箱的各阀间继续动作或者两个箱体一起动作的情况。

    (3)  周期转换时的时间竞争
    三个箱体依次工作完一次,再加上一个间隔周期,就叫做一个工作周期。所以一个周期后,一号箱重新工作。但实际现象如下:第一个周期顺利地执行完毕,但是没能重新回一号箱,而是继续停在三号箱动作。

4  解决措施

    经过观察现场的运行过程发现,系统运行故障主要发生在由外部定时器返回信号的过程中,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外部定时器的返回信号。从这一思路出发,笔者对程序进行了改进。

    以下,把控制阀间转换(即控制脉冲间隔)的外部定时器称为OutTimer1,简称OT1;对应的,把控制周期间隔的外部定时器称为OutTimer2,简称OT2。

4.1  阀间转换时的时间竞争解决方法
    如果阀的依次转换是由PLC的内部定时器设定,就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就会比较简单,只要按照执行的顺序加上"单方面"的互锁(即下一级只被它的上级锁住,依次锁下去)就可以了。

    但是用这种思路来设计利用外部定时器的系统就会出现问题。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情况,得出原因是:前一种情况中,当上一级的定时器动作后,下一级的继电器会被接通,脉冲是依次传递的,是由不同的地址依次传输的;后一种情况中,只为外部定时器的返回信号设定了一个地址,上一级继电器动作后,OT1得到信号并工作,此后由OT1返回的信号是由同一个地址反复输入PLC的,这就会使只要能接受此地址信息的继电器反复接通,产生混乱。


图3  阀间转换程序

    由此,笔者改进了程序,把已经接受过一次OT1返回信号的地址利用内部定时器"自锁定",而这一系列的"自锁定"由箱体的选择信号控制解除,一旦箱体转换,"自锁定"将被解除,进入下一轮。经过运行测试,达到了预定效果。部分梯形图如图3所示,00703是OT1返回信号的地址入口,00602和00603是其中两个阀对应的地址,笔者用T002和T004分别对其进行了自锁定。可以看到,即使是信号不断的由00703输入,用过的阀也不会被接通了。

4.2  箱间转换时的时间竞争解决方法
    此类问题的出现,有着与上一种情况相似的原因-即OT1的返回信号都是使用同一个地址传入PLC的。因此,在同一个周期内工作过一次的箱体必须被"锁定",否则,就会再次动作。

    于是,笔者使用了与解决上一个问题类似的方法,用内部定时器进行"锁定","锁定"也由箱体的选择信号控制。但是,经过运行,依然出现箱体重复动作的情况。

    经过反复调试,笔者发现,箱间转换和阀间转换虽然都是受OT1返回信号的控制,并需要进行"自锁定",但其受控制的方式却又存在不同: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一个阀所对应的地址被复用了三次,这与箱体选择信号的改变次数一致,并且也需要在箱体更换时解除"自锁定",所以它们可以统一由箱体的选择信号控制;但对于箱体,一个周期内,一个箱体只能被选择一次,在其他箱体工作时,必须被锁定,所以如果用箱体选择信号来控制,当箱体转换时,"锁定"也被解除了,是不行的。

    经过分析,笔者改为利用内部计数器和跳转指令来"锁定"和选择箱体,并利用OT2的输入信号(一个周期结束时的信号)来为它们清零。由于转换问题发生在二号和三号箱体间,就对二号箱计数一次,当程序发现它工作了一次时,便跳过,进入三号箱。梯形图如图4所示,00615为选择二号箱的地址,二号箱工作,C000计数,一旦计数满一次,程序便进入跳转指令,跳到三号箱体。经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


图4  箱间转换程序

4.3  周期转换时的时间竞争解决方法
    通过上面的经验,笔者很快发现此问题的原因在于:程序只对前两个箱体进行琐定,没有对三号箱体的状态进行控制。于是,笔者也对三号箱体采用了计数器和跳转指令,同样也用OT2返回信号来为计数器清零。梯形图如图5所示,00600为选择三号箱的地址,笔者将它和二号箱的信号(00615)共同计数,作为整个周期结束的标志。经过测试,达到预期效果。


图5  周期循环程序

5  结语

    在PLC系统中利用外部定时器,使得各种信号的转换的规律变得复杂,增加了编程的难度。但是,这种"内外结合"、"以长补短"的做法,可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通过适当的调节工作和休息时间以适应生产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