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1000系统在PVC改造装置中的应用--控制网



CS1000系统在PVC改造装置中的应用
企业:控制网 日期:2005-07-18
领域:电源 点击数:1586



1  引言

    株洲化工厂聚氯乙烯(PVC)项目于1989年投产,该项目DCS采用的是横河电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为横河)的YEWPACK系统。近十年间,DCS新系统不断涌现,与之相比,YEWPACK的操作和监视过程显得过于繁琐,而且配件大多已停止生产,为此株洲化工厂决定改用最新的DCS系统,用横河的CS1000系统更换了YEWPACK。与YEWPACK相比,CS1000系统具有操作便捷、组态方便、配置灵活、降低成本等优点。
    PVC是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料,主要生产过程有合成、VCM(氯乙烯)精制和聚合三个环节,这些环节控制和操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PVC的质量及成本指标。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首先将原料单体VCM和软水同时进料,经混合搅拌后,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加入称量好的分散剂、引发剂和缓冲剂;接下来将进入聚合釜温度控制阶段,此阶段主要控制聚合釜内上下釜温、聚合釜夹套温度及聚合釜压力;温控结束后,将釜内悬浮液送至碱处理槽,经升温生成碱处理生成物,将生成物送至离心机进行脱水和冲洗后再经干燥器干燥,即可得到成品。

2  DCS系统配置

    根据工艺情况及装置大小,DCS系统仍使用原来的控制室,将原来的DCS系统及一次仪表全部拆除并直接安装新的控制站和操作站,原来的现场信号线通过端子柜进入新的控制站。新的DCS系统包括4个操作站(HIS)和5个控制站(PFCD),系统配置如图1所示。

    (1)  操作站:即人机接口站,主要用于对现场状态的监视和控制。4台操作站中有1台为工程师站,需要时可进行软件组态,平时可作为普通操作站使用。所有操作站选用普通的DELL PC机,操作系统选用WINDOWS NT,这样的配
置可大大降低成本。



图1  DCS系统配置图

    (2)  控制站:主要实现现场信号的采集及操作命令的输出,完成调节控制、数据处理、逻辑联锁和设备控制等功能。为了增加系统的可靠性,控制站采用冗余配置,其中的处理器卡、电源卡及通讯卡均为一用一备,两个处理器卡为热备份,同时接受网络数据,当处于控制状态的处理器卡发生故障时,备用的处理器卡可自动进入工作状态,不影响系统的运行。

    (3)  网络:操作站之间的网络为以太网(采用同轴电缆),操作站与控制站之间的控制网为冗余的VL-NET,以此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  I/O卡件:为了便于以后的扩展,卡件的设置预留15%的空余量。为了便于维护,卡件类型做到尽量的少,5个控制站使用了6种I/O卡件(分别为AAM10、AAM50、AMM32T、AMM42T、ADM12C、ADM52C),这样的选择也可减少备件的数量和费用。

3  软件实施

    因为该项目没有设计人员,所以只能在读懂原YEWPACK系统控制程序的前提下,在CS1000系统中实现相同的功能,株洲化工厂要求系统的更换在停产检修的一周时间内完成,这样对软件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为此横河技术人员和厂方反复讨论了所有的控制程序,特别是关键的聚合环节,最终确定了控制方案,设计了A、B两个聚合釜进料程序(包括VCM单体加料、分散剂加料、调节剂加料、引发剂加料)、釜温控制程序等。由于控制的时序性强,进料量要求比较严格,为此笔者充分利用并选择最合适的DCS内部功能块来实现上述功能。

3.1  程序设计
    PVC的生产过程是批量生产,顺序控制程序很多,笔者选择了简单易懂的内部功能块―顺控表(ST16)来实现程序。因功能块ST16的数量有限,在程序设计中充分利用了顺控扩展功能块ST16E,它虽然占用功能块的数量,但它没有独立的模块状态(MODE),因而可以降低控制站的CPU负荷。整个装置顺控表的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顺控表结构图

?  初始化程序:完成各个程序及仪表在开始运行程序前所处的状态。
?  管理程序:完成各个执行程序之间的调配,这是控制软件运行好坏的关键。
?  执行程序:具体的控制程序,如加料程序、升温程序、搅拌程序等。
    初始化程序仅在控制站上电时执行一次,管理程序的扫描是常开的(若条件成立即被执行)。为降低控制站的CPU负荷,具体的执行程序仅在被执行时打开扫描。

3.2  各种料量的称量
    批量生产中各种物料应按一定的配方加入才能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因此对各物料的加料量要求严格,为此选用了批量设定功能块(BSETU-2),其回路连接如图3所示。



图3  回路连接图

    回路中IN端连接的是测量物料的DCS卡件地址,OUT端连接的是控制物料量的阀门地址。
    对料量的控制是通过设定调整画面中的各项参数来进行的,其调整画面如图4所示。图中的BSET即为预定加料量的设定参数,SUM为实际的进料量,设好BSET后,启动该功能块(FQCS-105的MODE置AUT、同时参数SW置1),阀门会自动打开,物料随即进入,当SUM=BSET时,阀门自动关闭,进料过程结束。
    为保证进料的精确性,在BSETU-2功能块的调整画面中设有很多其它参数,在这里着重介绍三个常用的参数:LPV、ILST、PLST。其中LPV是泄漏量设定参数,用以解决阀门关闭后可能因封闭性不好造成少量物料继续进入而导致加料量不准的问题,在物料计量时,当SUM=BSET-LPV时,阀门就关闭,靠泄漏量达到预定的加料量;ILST为阀门小开的料量设定值,当SUM<ILST时,阀门为小开(MV=ML),此时物料的进速较慢,当SUM≥ILST时,阀门全开(MV=MH),物料进速较快; PLST为阀门预关的料量设定值,当SUM=BSET-PLST时,阀门为预关值(MV=PRE),物料进速减慢。以上参数都需根据装置的具体情况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以保证进料的精确性。



图4  FQCS-105的调整画面

3.3  画面设计



图5  聚合釜工艺流程图

    CS1000的人机操作界面设有总貌、控制组、趋势组、操作指导及流程图画面等, 通过简单的填表式操作来组态画面上的监控点并采用点击式操作就可迅速完成图形对象的组态。在流程图组态中尽量做到画面简洁清晰,功能强大,使操作人员通过流程图就能对所有过程进行监控。

(1)  总貌画面
    每页有32个块,每个块可定义诸如流程图、趋势组、控制组、单块仪表等的运行状态,若发生报警,块的颜色将变成红色,操作人员只要双击该块即可直接切换到相应的画面来查询具体的报警情况。

(2)  控制组画面
    每页设有8块可操作监视的功能块,便于操作。

(3)  趋势组画面
    每页记录8笔曲线,曲线保存时间的长短因采集间隔而异,该装置的趋势画面针对不同点采用了10秒和5分这两种采集间隔,相应的保存时间分别为8小时和10天。趋势画面便于日后的故障分析。

(4)  操作指导画面
    将预先设定好的操作指导信息经程序触发在屏幕上弹出显示,用以提示操作人员的一种画面,通常是在故障发生时弹出提示操作人员排查故障,经操作人员确认后可退出此画面。

(5)  流程图画面
    共设有25幅工艺流程画面,所有监控点的数据均可在图中实时显示,过程量报警可通过图中数据的颜色变化来提示操作人员,现场液位的高低在图中可通过液柱直观体现,双击图中控制点的工位名称可直接调出仪表面板,便于快速操作。除工艺流程图外,还设有两幅操作画面,分别为运转操作画面和配方数据画面,前者用于釜号、产品型号及程序运行方式的选择,后者用于配方加料数据的设定。图5是聚合釜工艺流程图例。

4  应用效果

    株洲化工厂PVC装置自应用横河CS1000系统及自动密闭进料的应用软件以来,系统运转正常,控制准确可靠,操作简捷方便,在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