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航灯是飞机在跑道上着陆航行的路标。飞机夜间起飞或降落时,参照助航灯,可方便地找到机场跑道中线,安全地沿路面跑道航行。因此,需要对助航灯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其正常工作。机场助航灯状态的监测一直处在人工检查和维修的阶段,这增加了后勤保障部门的工作量,更无法保证助航灯即坏即修。此种工作方式存在检修不方便、易漏检、工作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诸多问题,同时,采用手工记录其工作状态,不方便存储历史数据和浏览历史记录。
针对这些问题,研制开发出智能型基于网络监控的助航灯监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实现全自动监测、用户界面友好,很方便地存储和浏览历史数据;能完全摒弃人工巡检的弊端,及时准确地定位损坏的助航灯的数量和位置,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可靠性高和实时性好的显著优点,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1 助航灯监测系统的设计思想
由于监控中心和测试现场距离较远,所以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模式很关键,考虑到客观开发条件和现场的施工状况,采用了CAN[1-3](Control Area Network)总线的数据传输模式,它具有如下优点:
• CAN为多主方式工作,网络上任一节点均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向网络上其他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从; • CAN采用非破坏总线仲裁技术; • CAN的直接通信距离最远可达10km(速率5Kbps以下);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Mbps(此时通信距离为40m); • CAN的每帧信息都有CRC校验及其他验错措施, 具有极好的检错效果。
此外采用CAN总线还具有成本低,性能高,易于开发,容易掌握,适合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等优点。
确定了采用基于CAN总线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思想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后,监测系统的设计特点如下:
(1) 采用现场总线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测控,将工业控制计算机与被监测现场分隔在两处,实现远距离的遥测; (2) 采用智能传感器、仪表作为测控系统终端,即以智能模块为测控系统的底层核心; (3) 上位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由VC++6.0开发出来的图形监控界面,生动灵活,实时性强;它通过专用的PCI-CAN控制卡,藉由CAN总线与底层测控终端通信,完成状态的采集; (4) 真正实现了全自动监测。
2 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监控系统包括2个子系统:底层CAN总线智能检测子系统和工业计算机测控子系统。工控机测控子系统和底层检测子系统是基于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测控系统。底层以微处理器为核心,负责采集试验数据,而工控机测控子系统是上位机以CAN总线发布测控命令指挥底层CAN总线监测子系统工作,并取回底层子系统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形成试验报告,建立数据库。图1为监控系统组成框图,可以看到,该监测系统结构紧凑。

图1 监测系统结构图
2.1 底层CAN总线智能终端检测子系统
底层CAN总线智能终端检测子系统由若干个智能节点组成,每个智能节点由电流检测模块、I/V模块、微控制器AT89C51、独立的CAN通信控制器SJA1000、高速光耦6N137,CAN总线收发器82C250等组成。每个节点负责检测8个助航灯的工作状态,通过CAN总线与工控机测控子系统通信,完成状态的检测任务。
智能节点通讯程序设计采用8051的C语言,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编写。单片机C语言,具有汇编语言的优点,代码解释效率高,可移植性好,方便二次开发,易于维护,开发周期短。主程序里,首先调用自检子程序,然后调用初始化子程序对CAN控制器进行设置。利用定时器中断子程序采集灯的状态,并根据系统设定的功能和参数,作相应的计算机控制输出,发送报文,从而实现对助航灯工作状态的监测,如图2所示为软件定时器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图2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2.2 工控机测控子系统
工控机测控子系统硬件主要包括北京华控公司生产的内置PCI-CAN转换卡HK30B、激光打印机、液晶显示器等相关外设组成。HK-CAN30B是PCI总线CAN非智能隔离型通讯板,是一种将CAN通讯协议与PC机PCI总线标准相连接的非智能CAN插卡,非智能CAN卡可以充分满足CAN网络高实时性的要求,通过该卡可对底层现场进行监控。
在考虑到监测系统的特点,开发平台的软件资源后,测控软件是由VC++6.0开发的,它具有编程灵活,对底层的控制能力强,而且是面向对象编程的语言平台,很容易地构造出丰富、生动的界面,同时方便数据库软件的开发等诸多优点。测控软件由主监控模块、命令发送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报表打印模块、数据库模块和报警模块等组成。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1) 主监控模块 控制软件的核心,负责对其他模块的调度,用以实现各种通讯、控制、数据的存储和打印等功能。 (2) 发送命令模块 由主监控模块调度,负责发送进行数据采集的命令。 (3) 数据接收模块 主动接受底层控制系统发送过来的数据,并送给主监控模块。 (4) 报表打印模块 根据操作者的命令,绘制报表,并把坏灯的数量和所处位置进行打印。 (5) 报警模块 当发现坏灯时,控制软件提醒操作者及时对坏灯进行更换。
3 应用实例
该监控系统在实验室调试完成后,在现场试验期间,从稳定性、实时性、灵活性、可靠性、独立性等若干方面对监控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考核。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4 结语
机场助航灯监测系统由于采用CAN总线的数据传输模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避免了以往同类设备采用RS-485总线数据传输的死锁问题,实现了数字化通信,真正实现了监控和现场的远距离遥测,易于计算机联网。它的研发成功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