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迈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平台的智能化社会,开始出现了诸如智能化仪表、智能化机器人、智能化汽车、智能化家居、智能化小区、智能化大厦乃至智能化城市等,以及具有不同程度智能的各种产品、设备、工具,乃至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智能化的浪潮席卷了世界每个角落,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
美国ECHELON公司于1991年提出了LonWorks(Local Operating Networks,局部操作网络),简称为Lon网,它标志着控制系统网络的新纪元。LonWorks是一种完整的、全开放的、可互操作的、成熟的和低成本的分布式控制网络技术,众多的制造厂和用户纷纷在其控制网络方案中采用LonWorks技术。1995年,LonWorks控制网络被美国确定为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标准的一部分。目前,世界上较大的楼宇控制公司,如霍尼维尔、安德沃、西比、江森、兰吉尔、萨切维尔等都正在采用LonWorks技术改造产品,并已形成世界技术潮流。
2 LonWorks技术特点
LonWorks网络上的每个控制点称为LonWorks节点或LonWorks智能设备。为了构成一个能满足测控功能要求的系统,通过扩展构成具有节点基本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称为节点系统,简称为节点(Node)。节点是由Neuron芯片、电源、网络介质收发器(Transceiver)、扩展外部存储器以及I/O电路等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典型LonWorks节点的方框图
由图1可见,Neuron神经芯片是节点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一套完整的通信协议,即LonTalk协议,从而确保节点间使用可靠的通信标准进行互操作。LonTalk通讯协议遵循ISO/OSI的全部七层模型。Neuron神经芯片内含三个八位CPU:第一个CPU为介质访问控制处理器,实现LonTalk协议的第1层和第2层;第二个CPU为网络处理器,实现LonTalk协议的第3层至第6层;第三个CPU为应用处理器,实现LonTalk协议的第7层。
Neuron芯片的通讯口是一个非常通用的网络接口,有5个引脚组成,可以设成3种模式:单端模式、差分模式、特殊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通讯口引脚设置模式
利用这5个引脚,Neuron芯片可以和各种不同通讯介质的LonWorks介质的收发器相连,并且可以覆盖广泛的数据传输速率。网络介质收发器为Neuron芯片与Lon网络之间提供了一个通信接口,或者说在节点和通信媒介之间建立了一个物理接口,这个接口可以对媒介上收发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译码。对类似双绞线一类的介质来说,Neuron芯片已经集成了大部分的收发电路,使用时只需附加部分的外部电路即可。而对另外一些介质如电源线和射频来说,其外部的收发器则要求较高,要支持更复杂的编码电路。无论对何种介质,LonWorks收发器是一种低成本的组件,为媒介和Neuron芯片之间建立了完整的机械和电气接口。
LonWorks采用网络变量的设计方式,包括接口I/O在内所有的信息交换均通过网络变量进行,这样给网络的设计带来极大方便。LonWorks技术除拥有现场级控制系统所要求的全部特性外,还具有其他现场总线不具有的优点:
(1) 多介质传输。双绞线、射频、电力线、红外、电话、光纤等等都可以作为网络通信的介质;
(2) 唯一符合ISO/OSI七层网络协议模型的现场总线系统,在充分考虑控制系统特殊要求的基础上,建立每一层网络协议;
(3) 自由的网络拓扑结构,灵活而低成本的布线;(4) 无明显的行业限制,可很好地应用各种智能化管理系统,如楼宇自动化、智能小区等。
3 LonWorks网络组成与网络管理
LonWorks技术包括设计、使用和支持Lon网络所需的全部工具,主要有:神经元芯片Neuron Chip、神经元芯片编程语言Neuron C、网络通信协议LonTalk、网络接口、网络路由器Router、网络收发器Transceiver和网络开发工具LonBuilder(或NodeBuilder)。这些组成LonWorks的基本要素为Lon网络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开发环境。FCS系统的设计者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设计Lon网络中的节点并安装网络。网络中采用Neuron芯片的智能节点(可能是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或其他测控设备)之间遵循LonTalk局部操作网络通信协议,这种遵循LonTalk协议的局部操作网络就称为LonWorks控制网络系统,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LonWorks网络结构示意图
目前对LonWorks系统的网络管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使用Visual Control进行网络管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网络结构形象逼真,它可以将整个网络系统以树型的方式展现在用户面前,用户可以方便地增、删节点和结构分支,并可方便地查看各个节点中网络变量的数值与状态。其缺点是网络较庞大,价格也较昂贵。因为网络系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功能,故实际现场中单作为网络管理有些不经济,由于软件本身的问题,网络管理系统的故障率较高,有待进一步改进。另一种是使用LonMaker网络管理软件,它具有小巧、实用的特点。缺点是系统运行在DOS方式下,界面不太直观,但在现场管理上比较经济实用,软件所占空间小且价格便宜。笔者一般是用Visual Control进行系统设计、自定义模块的编程,并依靠它将代码下载到节点的Flash Rom中,然后用LonMaker进行网络管理。LonMaker是美国ECHELON公司为其现场总线LonWorks配套开发的网络管理组态软件,它可以通过对节点内和节点间网络变量的实时连接,在线完成控制系统的组态,这使人们可以在线重新调整组织控制系统,并可实时修改网络变量的数值与状态,以使技术人员能方便地进行现场调试及测试。
4 LonWorks在智能小区安防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小区系统可以通过LonWorks技术互联成一个整体,使智能小区能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运用LonWorks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智能化住宅的所有功能,网络结构可以采用自由拓扑结构,布线容易。对不同的系统功能要求,网络结构无需作任何修改,只需对LonWorks节点编写相应的程序,将其直接连接到控制网络上,这使得整个智能小区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智能小区对整个网络进行监视、控制,对各子系统信息进行采集。用户不但可以在LonWorks网络上传输控制命令,而且可以在LonWorks网络上传输大量的服务信息,使小区的信息服务功能成为小区智能化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图3 LonWorks网络智能小区通信方案图
图3所标识的连接线路是以LonWorks总线为基础的智能小区通信线路方案图,整个系统采用总线拓扑结构。各子系统内部的通信部分均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各节点以总线拓扑形式连接。各子系统分别通过一路由器,整体作为一个节点连接到LonWorks总线上。
使用一个 i.LON Internet 服务器将LonTalk协议转换为TCP/IP协议,通过计算机网卡与管理中心计算机通信。当需要多个i.LON Internet 服务器时,可增加集线器、交换机等常规网络设备。
注意:同一信道上节点数不可超过64个,如节点数超过64个,需要增加信道。方法为:
(1) 在i.LON Internet 服务器后级增加路由器,通过每台路由器将N(1<N<64)个节点作为一个节点连接到总线上;
(2) 增加网络交换机及i.LON Internet 服务器,达到增加信道,进而提高节点容量的目的。
当系统总的节点数不超过64个时,可以不使用路由器,直接将节点设备挂在总线上。
5 结语
LonWorks技术已经成为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基本规范。LonWorks网络非常容易与其他网络实现互连,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和控制。LonWorks开放式、可互操作性、成熟和低成本的特点,使得众多的制造厂和用户纷纷在其控制网络方案中采用LonWorks技术。另外,对于最终用户来说,项目的初期投资大为减少,系统管理简单,增加新功能又十分简便,由此可以推断,LonWorks控制网络技术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为人们重视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