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化技术内容简介
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就越多。信息技术支持现代管理理念和生产销售理念。信息化、现代化是当前热点问题。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和销售的全过程。企业信息化就是全面地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等,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在决策管理、执行层和过程控制层,以及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采集,全面提升生产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能力。信息技术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通讯)、信息处理(利用计算机)、信息应用(自动化)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发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解决不同设备之间进行高效、快捷、正确地交换信息问题。信息化技术包括以下内容: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电气传动和自动控制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微电脑技术;CAP/CAM(计算机辅助规划/计算机辅助制造);电源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电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控技术;DCS技术;PLC技术;IPC技术;FCS技术;嵌入式控制器。
2 火力发电厂信息化的现状介绍
能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采用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如生产过程控制的DCS、PLC技术,企业办公的无纸化、虚拟化技术,以及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技术通过遥测、遥控水道、电力、动力、环境等设备及管网运行管理,实现节能降耗管理,以及企业生产供应链管理等,现在电厂已经有管理级别的MIS系统和OA系统和过程DCS系统。电厂已经有辅机程控系统,并已经进行联网,组成了一个较大的系统,华能国际股份公司实施的“生产实时数据监管系统”,使电厂企业成为公司的一个车间变成可能。
3 信息化建设大有作为
怎么利用以上已经成熟和经过推广实践检验的技术,来促进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从基础自动化到管控一体化,均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集成,也是各种技术的集成与推广。火力发电厂信息化建设也可大有作为,并且有许多电厂已经进行了和正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好的发电企业信息建设方案,可促进电厂的信息化建设,如:
(1) 输煤系统叶轮给煤机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远方控制,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节能优化运行。方案采用无线通讯和电力载波通迅技术;
(2) 循环水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无人值守远方控制系统,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节能优化运行。方案采用无线通讯和PLC控制技术;
(3) 水源地潜水泵和升压泵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无人值守远方控制系统,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节能优化运行。方案采用无线通讯、或电话线网络通讯和PLC控制技术。
电厂信息化建设指导原则为“效益为主”、“分步实施”、“技术更新”与“重点突破”等相互结合。一般力求实施的每个项目都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要求项目的实施较为独立,有可操作性。
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信息、自动化产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逐步积累,需要真正高素质人才。针对电厂的实际生产过程,结合工程实施的经验,现在电厂可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 改造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以提高效益,满足环保可持续发展要求,绿色制造、清洁生产; (2) 改进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提高过程效率,性能计算和考核; (3) 建立企业内部集成信息化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效果; (4) 建立流程管理,实现设备采购供应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5) 改变作业习惯和思维模式,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将信息、自动化、现代管理和系统科学技术有机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提高企业决策信息化,资源分配管理和优化。
4 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火力发电厂的高效运作、科学管理,以及工艺过程控制的优化、高效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和环境,进而促进火力发电厂的科学管理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大力推进火力发电厂信息化建设,推广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运用领域,将加快电力企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电力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建立,进而建立高效科学的管理体制。
信息、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的必然。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对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有了足够重视,成立了华能自动化工程公司,以及后来的华能信息产业公司,并且华能集团公司通过实施信息化、自动化专项支持,使华能信息产业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培育了几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华能信息产业公司依托华能福州电厂实施DCS系统改造专项支持,形成了借助数据共享中间件软件技术,形成以PLC硬件为基础的DCS控制系统;依托华能生产实时监管系统专项支持,形成电力公司实时监管系统系统;依托华能淮阴电厂实施凝结水系统变频改造专项支持,形成机电一体化的变频控制系统;依托华能杨柳清电厂实施锅炉燃烧优化专项支持,推广智能优化技术的应用系统;依托华能威海、辛店、海口电厂实施电除尘优化改造专项支持,推广智能优化技术的应用系统。
为了更好地利用集团公司信息化资源优势,针对信息化技术的内核和外延,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华能集团公司又对华能信息产业公司实施了重组,通过内引外连,引入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科研平台,实施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更加延伸了信息自动化技术的涵盖领域。
(1) 信息产业化的外部环境好
共生技术越来越成熟,支撑技术越来越成熟,信息技术的支撑技术也由封闭走向开放,在硬件设计和软件平台上采用通用标准技术,但需要加大投入进行研究怎样利用通用技术结合生产实际,来提供信息化集成,来促使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适应和建设的范围十分广阔,市场十分广阔。
(2) 国产信息产业化产品竞争形式分析
品牌劣势明显,主要在技术方面的原因造成,由于信息化集成技术是一种融合的技术,是一种共生技术,人为地在共生技术中设置自主知识产权的噱头,是十分有害的;应用业绩少,市场开拓存在问题;产品线不健全,资金问题;研发实力不足,体制问题突出。
国产信息产业化产品具有以下优势:
需求优势,需求强劲;产品制定,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成本优势;服务优势。 笔者对今后信息产业化的几点看法如下:
(1) 需要研究用户需求,根据用户特点和使用习惯,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和定位企业服务对象,充分考虑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不一味强行去推广无法适应市场需要的东西,而是针对电厂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以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综合效益、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全面提高行业技术管理水平为目标。作到能与用户共同开发,共同应用合适的产品;
(2) 在各个环节加强工艺控制和质量控制;
(3) 正视与国际、国内大公司的差距,虚心学习,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信息自动化要发展,就要继续加大投入,进行人员培训和研发投入,努力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断开发使用新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专业化发展是信息系统厂家发展的方向,需要在行业做专,纵向做专,重点是电力生产过程和发电企业管理。真正的竞争就是要为用户提供独特价值,少务虚,多研究市场和用户的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的机会,并寻找机会,而不是在某一项中间件技术上,紧紧抱住不放,要在融合和综合技术上,开拓市场,迎接挑战。并着实培养可胜任的优秀人才,进而促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扩大与应用,并形成产业化、规模化;
(4) 能与各个公司合作,开创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拓宽信息技术服务的内涵。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种高投入的高科技产品,需要通过实施产业化专项,形成了信息化、自动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和集成以及持续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中间件技术和其他共生技术,拓展了信息化的适应范围,综合自动化系统和行业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实行自动化、信息化工程项目总承包的方式。
5 结语
采用先进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已经成为提高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突出问题是如何解决“信息整合”问题,如何增加扩充功能,实现信息系统的集成,实现相对独立子系统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的问题。工业化离不开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信息技术全方位推动工业化的发展,由于整体经济环境的良好,经济持续发展,需求强劲,市场十分广阔,信息化、自动化有巨大的发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