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本溪钢铁集团炼钢厂(以下简称为本钢炼钢厂)1#、2#铁水预处理站是1998年投产的,其PLC系统是1995年、1996年进行的选型,均已连续运行六至七年,当时没有二级功能。PLC系统采用的是西门子公司的S5系列产品,其备品备件每隔几个月价格要增加20%左右,且早已停止批量生产,因备件问题对铁水预处理站的正常生产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另外,在铁水预处理几年来的生产过程中,曾出现过几次较严重的问题,造成部分原器件的损坏,虽已维修、替代,但功能上要打一些折扣。
到目前为止,本钢炼钢厂的生产从转炉到连铸已全部采用了二级控制,新增加的3#铁水预处理站也采用了二级控制。目前1#、2#铁水预处理站PLC系统中通讯模板为CP1430-TF型,其网络结构则定型为TF协议的H1工业以太网,而新建的3#铁水预处理站及二级要求采用目前普遍采用的标准TCP/IP协议的工业以太网,所以现有的两个铁水预处理站PLC必须在3#站建成之前完成升级工作,才能保证网络畅通。经多方论证决定将现有的PLC系统升级。
2 技术方案
本钢炼钢厂1#、2#铁水预处理站由三台主PLC组成,分别是1#站、2#站和公用上料系统,采用主、从方式,下设远程站,全部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5-135系列产品。有2台HMI操作站,其软件采用的是FIX32。其配置如图1所示。

图1 配置图
原系统主PLC中CPU全部采用928型,CP通讯模板采用1430型。远程站采用318接口模板及相应I/O模板。HMI与PLC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到一个多路收发器上,构成H1工业以太网。主、从站之间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进行通讯。 为保证原系统的功能,笔者采取尽可能按原系统的配置来升级。
因为要增加二级功能,并考虑即将投产的三号站,所以需要重新来配置一下整个网络。升级后的网络配置为共有三台交换机,分别放置在1#2#站操作室、1#2#MCC室及3#站操作室。将三个预处理站及二级全部连起来,网络配置如图2所示。

图2 网络配置图
PLC、HMI通过双绞线连接到交换机上,转炉机房内的二级服务器通过光缆连接到操作室内的交换机上,构成TCP/IP协议的工业以太网。
两台操作站上的画面需重新制作,操作站上应用WINDOWS 2000操作平台,采用SIMATIC图形监控软件WINCC,以组态形式进行开发,操作员站上的CP1613网卡和PLC S7-400主站的通讯模板CP443-1都连入以太网,在操作站上可以直接监视和控制PLC的所有输入、输出信号,并可连接打印输出设备,进行数据报表打印。两个预处理站的HMI程序做在同一个WINCC项目中,这样两台操作站可以互为备用。
PLC系统设置为主从站方式,以西门子公司S7-400作为主站,S7-300 ET200M I/O作为从站。主站与从站之间构成Profibus网,S7-400主站CPU上的DP口可直接与远程I/O从站ET200M的通讯模板IM153-1通过Profibus网络相联,采用Profibus-DP协议。升级后的PLC保持了原系统的配置。
由于二级系统由达涅利公司负责,它采用的应用软件是RSSQL,与西门子公司的PLC通讯就应采用OPC Server这种方式的驱动连接。将MCC室内的工程师站作为OPC Server。在STEP7该项目文件中,增加一个其他类型的PC站,在该站组态画面中加入 OPC Server和网卡,配置此台工程师站的IP地址。同时在二级服务器上做相应的配置。
1#、2#站的OP25操作面板升级为OP27。公用上料系统的OP27按生产要求取消,将所有功能做到HMI上。
应用软件升级方面,将S5程序转化为S7程序,增加二级控制,并对原系统中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完善。如:增加喷枪控制连锁、调整不同喷吹阶段的粉剂流量等。
3 遇到的问题
由于炼钢厂生产任务比较重,没有充足的停产时间来用于系统升级,只能一个站、一个站的进行升级。如果先将1#站PLC升级为S7,那么在一个系统内既有S5-PLC又有S7-PLC,笔者面临的问题就是S5和S7如何进行通讯。 两种网卡的特性如下。
升级后采用的S7-400系列的工业以太网处理器CP443-1基于ANSI/IEEE Std 802.3以太网协议,提供两种通信服务:
(1) S7通信服务。用于和PG编程器、操作站、S7系列PLC进行通信;
(2) SIMATIC通信服务。在ISO第四层的数据传输层通过TCP/UDP使用Send/Receive进行通信;
(3) 传输数据小于240B时使用AG-SEND FC5及AG-RECV FC6两种传输功能块。
而原系统采用的S5-135U系列的工业以太网处理器CP1430-TF也可以提供SIMATIC通信服务。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S5、S7系列互联只能基于ISO第四层的传输层,通过Send/Receive进行通信服务,笔者在S5和S7并存的一个网络中都采用TF型的H1工业以太网,这样S5和S7之间的通讯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下面简要说明一下两种网卡的配置情况:
(1) 配置CP1430网卡。在STEP5中进入网卡配置程序,输入该网卡的基本参数,如MAC地址等。确定所有PLC之间的工作任务号及发送接收方,在每个工作任务中确定本地PLC与远程伙伴的相关参数。
(2) 配置CP443-1网卡。在STEP7中的项目管理器中添加两个SIMATIC S5的站点,在站点属性中添加Ethernet接口,指定相应的以太网MAC地址。在连接列表中添加一个S7-400到其他站点的连接,注意要选用ISO Transport Connection连接类型。传输服务联接点TSAP(Transport Service Access Point)的定义要与CP1430配置相对应。确定CP443-1卡的介质访问地址即MAC地址。
在STEP5及STEP7中编写相应的触发程序。
待2#站和公用上料系统PLC都升级为S7系列后再将网络协议改为TCP/IP协议。
4 经济效益
铁水预处理PLC升级改造之后,经过了近十个月的生产运行,满足了生产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
所创造的综合效益如下:
(1) 提高设备使用率。每月减少电气故障时间10小时以上计算。处理一炉约35分钟,10小时可以处理17炉,每月可多处理17炉,每炉约150吨,按吨钢112元计算,每月可创效益为:112×150×17=285600元=28.56万元,每年可创效益为:28.56×12=342.72万元。
(2) 节约喷枪使用费用。改造后,程序更加完善合理,减少堵枪事故的发生,每月可节约喷枪10支以上,一支喷枪按1万元计算,每年可创效益为:1×10×12=120万元。
(3) 每年可节约各种备件、维护费用。
没升级之前预处理用于PLC模板上的年备件费用约为80万元,升级之后PLC模板可与该厂其他系统互为备用,这部分费用可降为30万元。因此每年可节约备件费为:80-30=50万元。
没升级时每年的维护费用约为30万元,升级之后近几年内可以说是免维护的,维护费用约为5万元,因此每年可节约维护费用为:30-5=25万元
(4) 增加二级功能后,与转炉、精炼及连铸紧密配合,大大缩短了冶炼周期,使生产更均衡,同时减少二次喷吹的次数,所产生的长期的软效益是无法计算的。 综合以上内容,扣除改造投资130万元,每年综合效益为342.72+120+50+25-130=407.72万元,每年综合效益约为497.72万元。
5 总结
铁水预处理PLC全部升级并增加了二级功能后,从一级系统本身来说,更加完善合理的程序使整个处理过程更顺畅,堵枪事故明显减少,大大地缩短了喷吹时间,升级后的PLC设备运行稳定,减少了大量的备件费用。增加二级功能后,与转炉、精炼及连铸紧密配合,大大缩短了冶炼周期,使生产更均衡,同时减少二次喷吹的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