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心战"的新发展趋势--控制网



"网络中心战"的新发展趋势
企业:控制网 日期:2008-02-02
领域:工业以太网 点击数:2746



摘要:"网络中心战"(NCW-- Network Centric Warfare)是通过战场各作战单元的网络化、将信息优势变为作战行动优势、使各分散配置的部队共同感知战场态势,从而协调行动,发挥最大作战效能的作战样式。"网络中心战"是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信息时代联合作战的高级形态;是相对"平台中心战"的信息化战场上的一种新型作战模式。

    “网络中心战”(NCW桸etwork Centric Warfare)是通过战场各作战单元的网络化、将信息优势变为作战行动优势、使各分散配置的部队共同感知战场态势,从而协调行动,发挥最大作战效能的作战样式。“网络中心战”是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信息时代联合作战的高级形态;是相对“平台中心战”的信息化战场上的一种新型作战模式。目前,离“网络中心战”的真正到来虽然还有较长距离,但随着它的逐渐成熟和崛起,必将引起未来战场的革命性变革。美国军方正在建立网络中心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实现信息高速共享,大大提高作战效能。根据伊拉克战争显示,网络化部队远强于非网络化部队。“持久自由”行动和“伊拉克自由”行动显示出了网络中心战的灵活性和先进性,“网络中心战”在战斗中得到了证明,但同时也表明“网络中心战”面临一系列挑战。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充分发挥了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组成了空、天、地“三位一体”的信息网络,伊拉克战争成为美军实施“网络中心战”理念的首发站。“网络中心战”体现了美国国防部在信息时代的战略转型思想。美国国防部认为,通过发展“网络中心战”,国防部将迈向《2020联合构想》所设想的联合作战水平;通过实施“网络中心战”美军的作战能力可以提高好几个数量级。

1  “网络中心战”在实战中显示出来的优缺点

    “网络中心战”在实战过程中,既显示出其优点,也同样具有一些不足,主要是:

    (1)“网络中心战”显示出来的优点。一是网络连接使武器装备与作战行动效能大增:反应能力加快、攻击的灵活性与实时性提高、联合作战能力增强、攻击敌方指挥网络的能力增强,以及心理战的作用凸显等。网络战争的概念,就是从无人驾驶侦察机、卫星和探测装置获取大量信息,并将通信系统、指挥官、士兵和武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战场计算网络;二是数字化战场显示出威力。使作战部队加强了控制能力,使战车和炮兵之间可以共享位置和目标信息,并且可以实时与指挥官及其他部队传递文本信息。加固的触摸显示屏上会显示出战场上友军(蓝色图标)和敌军(红色)的位置,从而减少了战场上的误伤;三是“网络后勤”提供了有力保障。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的后勤线多次遭到伊军的袭扰,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由于战线拉得较长,美前方的地面部队补给曾经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地面部队的进攻不得不暂时停下来。后勤保障成为这次战争中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种情况很快得到了改变。据报道,美军此次启用了五大后勤系统构成的“网”保障了前方部队的补给,使其成为“网络化战场”的一部分。随着作战部队的机械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后勤保障的队伍越来越大,目前美军后勤人员比例已占到总兵力的45%左右,其控制和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美军“网络中心战”后勤保障系统的成功使用与管理是值得人们关注的。

    (2)“网络中心战”显示出来的不足。一是数字化战争存在弱点。新的数字化战争理论,也存在补给线方面的严重弱点。快速就意味着在作战必不可少的燃料、弹药和供水等物资准备好之前迅速移动。其次是,数字化战争理论的另一个弱点与伙伴关系的处理有关,这可能是现代战争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建立一支轻便、精干而机动的部队,意味着军队实现目标通常需要伙伴(盟国、盟军)的支持。第三是,数字化战争理论的另一个弱点是这种战略可能看起来太有效果了。尽管存在地面的困难,但军事机器显得适应性非常强,非常具有战斗力。如果能成功地转变成便于使用、代价不太大而且有效的工具,它可以成为支持一项单边的、先发制人的对外政策的理想手段。它可以把极富战斗力的军队投放到世界各地以打击恐怖主义,并使美国能单独或者仅依靠一两个临时盟友就可做到这一点。但在世界上任何的单独行动意味着风险增加。第四是,数字化装备存在的“隐患”。美军认为,通过数据连接,在进攻受阻时及时指示地面部队绕过伊拉克南部地区城市,并向其纵深进行高速穿插,减少了沿途遭到抵抗而引起的伤亡。但是,一是数字化装备的发展赶不上现代战场的变化莫测;二是过分依赖于数字化装备的部队,有时也赶不上小巧玲珑的“游击队”;三是不对称威胁依然存在,非对称对抗措施可能包括敌方实施的绕过“网络中心战”传感器、抵消高技术武器效用的行动、包括自杀式炸弹袭击,将军队与作为“盾牌”的民众混杂在一起,采用非常规战法的战士和近距狙击手在集中攻击后迅速化整为零,使用“脏弹”等爆炸装置传播放射性物质,使用化学或生物武器等等。第五是,“网络中心战”仍然存在许多技术难点,有待克服,主要是网络复杂性与可靠性问题,通信带宽、通信连接和关键结点问题,数据融合、过滤和多层次网络安全问题与兵力控制决策问题等。

    正是由于“网络中心战”显示出来的优点与缺点,因而,美军才不断改进、不断更新与不断建设“网络中心战”,并且通过实际战争来检验实施“网络中心战”的效果。

2  “网络中心战”使美军获益匪浅

    “网络中心战”是美军的一种新的战争形态,是指美军运用计算机和通信手段实现各军种之间信息连接与兼容,从而将美军强大的信息优势转化为作战优势,获得优于对手的作战节奏,大大增加战胜对手的可能性。其核心就是“即时地将秘密情报和作战计划发送给战场上的士兵”,保证美军“更快、更狠地打击隐藏的敌人”。网络中心战的效果已经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证实。特别是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网络化程度已大大提高,协同定位目标的作战能力显著增强: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中,协同定位需要4天时间,而在伊战中其已缩短至45min,通信带宽峰值相当于海湾战争期间的30倍。美陆军部队通过网络与空军共享战场态势,随时召唤空军火力对敌人实施实时打击,取得了良好的联合作战效果。

3  美陆海空三军重视“网络中心战”的建设

    美三军高度重视“网络中心战”的能力。2005年初,美国防部发布《实施“网络中心战”报告》,完善了“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及理论,提出未来实施“网络中心战”的策略,进一步统一了美军“网络中心战”建设的思想,从总体上规划了“网络中心战”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美军还对近几年的“网络中心战”能力建设进行总结、研究与分析,并于2005年启动了“网络中心战”的应用案例研究,希望通过对实践的研究分析进一步完善理论,并为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提供依据。

    (1)美陆军网络中心战的动向

    美陆军认为,“网络中心战”是“基于效果作战”和新兴的战争样式的关键赋能要素,涉及的是一种关于美军如何完成其使命、如何组织及其相互关系如何的新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网络设施进行“网络中心战”,那么美国军队要在未来战争中同对手进行“基于效果作战”,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也是极其困难的。“网络中心战”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部队通过网络紧密地连接,给予足够的信息。实施这一切主要依靠高可靠性的信息网、对所有必要的信息源的连接、兵器的远距离作战能力和高精度、具有快速适应力的机动力、指挥控制以及射手和指挥控制直接结合的一体化的传感器网。例如,美陆军在进行城市作战方面,他们认为,“网络中心战”通过减少友军间误伤、实施更精确的目标攻击以及敌方目标的精确定位对城市作战产生了重要影响。

    (2)美海军网络中心战的动向

    美海军的海上“网络中心战”挑战传统海战。所谓海上“网络中心战”就是指在濒海地区及所涉及作战海域所进行的信息化作战。实施海上“网络中心战”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信息的搜集、获取与互通共享,这远比多一些新型作战平台或武器装备要重要得多。美国海军对作战中诸军兵种的“互联、互通”问题极为重视,然而,实践中,美军的“互联、互通”能力并不理想。到了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已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操作”。

    为了更有利于实施海上“网络中心战”,美海军先后颁发了《“网络中心战 ”——信息时代海军作战的顶层概念》和《2020海军构想》等一系列文件,并组建了“海上需求与项目办公室”。同时,在武器装备方面美国海军也采取了许多重大步骤。

    此外,现代潜艇作战,无论是探测、获取目标信息,还是使用武器对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信息支持。由于受潜艇通信和观测、侦察设备的作用距离以及对安全性要求的限制,潜艇自身获取战场信息的能力极其有限,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作战的需要,因而从传统“寂静”的独立工作方式向以网络为中心作战方式转移,已成为现代潜艇战的重要发展趋势。美军计划到2010~2015年,海军所有的武器装备、传感器乃至作战单元都将加入超一体化的网络系统,以形成对对方的强大优势。

    (3)美空军网络中心战的动向

    通过伊拉克战争的实践,美国空军深刻地认识到,依靠信息优势,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较快的速度,赢得战争的胜利。2005年12月,美国空军把它的三个情报和通信机构合并为一个单一的实体,并由这个实体来负责“网络中心战”。空军计划在2012年之前把大多数空中节点互连起来。这些网络化的节点将为共享态势感知打下物理基础。为了建立动态信息交换的标准,还需要额外的集成和互操作性。用户应该能够发表和订阅信息。这就要求在诸如建筑、车辆、舰船、人员等网络节点之间增加连通性和带宽。

    据悉,美军方已计划在未来10年内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以最终构筑”网络中心战“能力:一是建立遍布全球的网络体系,其中包括多颗单枚运行费用高达100亿美元的数据传输卫星,并在该网络中储存丰富的作战信息供各作战单位使用。二是继续建立网络化部队。平时,各军种部队以网络化部队的模式进行编组和训练。战时,通过网络系统把各参战部队根据需要结合到一起。三是建立网络化组织机构,确保网络化部队训练和作战行动的实施,以及提高网络攻击能力。四是完成非隐身战斗机向新型隐身战斗机的过渡。五是提高轰炸精度,提高现役飞机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六是提高打击的实时性,所有作战飞机均安装数据链,改装空中加油机为通信网络中继站,发展E-10“多传感器指挥控制飞机”等。今后,美国空军将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点将放在进一步完善由作战平台、情报、侦察、监视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组成“网络中心战”的能力上。

4  外军重视“网络中心战”的概况

    英国、印度、澳大利亚、法国和海湾国家等也开始高度重视“网络中心战”建设,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本国的“网络中心战”发展道路。具体情况是:

    (1)英国

    英国在2005年颁布了《网络使能能力》手册,宣布将通过三个阶段来发展“网络使能能力”(即:利用网络将各类武器系统以及人综合集成在一起,形成一种预期的作战能力)。北约已完成“网络使能能力”可行性研究,旨在分析向网络中心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速北约转型。澳大利亚也公布了“网络中心战”路线图。法国正在“空地一体作战系统”理论基础上发展“网络中心战”理论,并开始研发“网络中心战”核心装备。

    尽管英国“网络中心战”与美国的“网络中心战”在说法上不同,但在实质应用上没有区别。英军认为,美国在某些技术上是先进些,但英国武装部队的规模较小,联合化程度较高,因而更易于发展和引入理论和概念。相比之下,美国军方要在各不相同的部队间形成协调一致的战略更为困难。

    (2)法国

    法国“网络中心战”理论是由法国国防部武器装备总署(DGA) 提出的“空地作战单元格”(BOA )理论发展而来。其要点是,在接触作战中联合应用多种战术武器,以网络为中心战进行作战。该理论已经成为法国陆军未来组织结构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将在今后的武器采购和升级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法国国防部武器装备总署最近与泰利斯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合同要求在2006~2007年间,泰利斯公司为法国陆军研制“前方部队电子支援站”(SAEC),以装备法国军队。“前方部队电子支援站”可以安装在各种装甲车辆上,以分析与说明工具为基础,将从传感器到信息系统的多种装备集成为一体,提高了法国陆军战术部队的“网络中心战”能力和电子战能力。法军装备采购局日前证实,该部门正在研究以“EBRC”系统将取代法军现役步战车AMX—10RC,成为法军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中心战平台。

    法国的海军则推出革命性子母潜艇,瞄准“网络中心战”。现代潜艇作战,无论是探测、获取目标信息,还是使用武器对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信息支持。由于受通信和观测、侦察设备的作用距离以及对安全性要求的限制,潜艇自身获取战场信息的能力极其有限,不能满足信息化作战的需要。从传统的独立工作方式向以网络为中心作战方式转移,是现代潜艇战的发展趋势。潜艇作为“网络中心战”的一部分,可以随时登陆网络系统,及时获取信息,在网络化战场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其隐蔽性,在敌反潜兵力的薄弱区对目标进行打击,这种作战样式是强调以实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对目标的攻击。

    (3)澳大利亚

    2005年澳大利亚发布了最新版《“网络中心战”路线图》,它勾划了澳大利亚达成在2020年前建设一支无缝集成的联合“网络中心战”力量的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澳大利亚国防部公布了网络中心战路线图,路线图要求澳大利亚军队在2020年前从目前的一支“网络感知部队”(network aware force)转变为一支“无缝网络中心战部队”。军方领导认为,“网络中心战”是为了极大地增强澳大利亚国防军的作战能力,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作战行动不断地证明增强的信息流所带来的作战优势;“网络中心战”路线图为澳大利亚的军队提供远景规划,将会不断增强澳大利亚国防军的网络作战能力和作战效能。它涉及整个国防,阐明了军队所有网络中心战受益者实施网络中心战的重要职责。“网络中心战”路线图是一个动态的文件,提供了对实现“网络中心战”远景规划至关重要的里程碑的一个概貌。“网络中心战”路线图将提供一个协调澳大利亚国防军网络中心战能力开发的框架,确定了把澳大利亚国防军建设成为一支成熟的“网络中心战”部队的四个重要举措:确定澳大利亚国防军“网络中心战”相关的目标、搭建网络、改变条令、教育和训练、通过一些机制加速转变和创新的进程。

    (4)印度

    印军受美军的启示,着眼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也逐步确立了向“网络中心战”转变,以“网络中心战”带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建军思想。2004年以来,印军加快了“网络中心战”建设的准备步伐。媒体认为,2005年印军“网络中心战”开始步入快车道。

    印度陆军已经于2004年就已经启动了一个为期25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计划,建立一套专门用于“网络中心战”(NCW)的基础设施。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在合适地方,以适当的格式和适当水平的精度、在恰当的时间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夺取战场信息优势。印度陆军为促进新的NCW计划建立了相关的信息系统,陆军已经任命拉曼副参谋长为负责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无线电通信进行调整集成。在军事行动中,副参谋长负责下的新信息系统理事会将管理信息的流动和使用。

    印度海军新任海军司令马德文德拉?辛格上将表示印度海军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致力于发展“网络中心战”和其岸上运行能力,特别是在印度洋海域。 新的优先发展领域已经在最新版的海军学说中规定,其中提出了濒海作战准备。他表示海军将致力于建立远征作战部队和特殊反应机动部队。海军将建立网络中心战能力,从而使海军能够控制作战节奏,增强战场意识。

    印度空军于2006年9月4~27日在拉贾斯坦邦(Rajasthan)的沙漠地区举行大规模网络中心演习,以测试新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代号为“Gagan Shakti”的演习将采用苏-30MKI多用途战斗机、“幻影”2000防空战机、“美洲虎”IS攻击机以及2003年购买的伊尔78MK空中加油机。本次演习还将包括印度陆军和海军,他们将参加网络中心战训练。

    (5)海湾国家开始关注网络中心战能力建设

    为了更好地对付弹道导弹,几个波斯湾国家的军队正在希望升级多国传感器共享网络。同时,该地区对于新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的兴趣也在持续增加,通过购买有人飞机和无人飞机系统提高对该地区的传感器覆盖范围。海湾六国协作委员会(包括阿联酋、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儿和沙特)已经建立了一个广泛的传感器网络,但该网络需要进行升级以应对弹道导弹的威胁。升级后的网络还将能够提高成员国间情报、监视和侦察数据交换能力。

5  无人机显威于“网络中心战”

    为准备“网络中心战”,美军加大了开发新的信息系统和武器系统的力度,由于无人机可以在网络中心战中实施信息搜集和精确打击等多项任务,备受美军重视,并成为美军重点开发的武器之一。

    “网络中心战”要求在多维、非线式战场上实现战场态势的快速感知、传递和高度共享,以信息优势支撑作战目标的达成。良好的战场感知能力成为实施“网络中心战”的基础,特别是在战场感知、通信中继、目标定位、精确打击与毁伤评估等方面,无人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美军将无人机系统作为网络中心战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无人作战飞机,必须集侦查、定位、武器发射于一身。自主控制能力是无人作战飞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无人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无人机的自主控制水平还很有限,一般还要依赖地面控制站的操控,实现无人机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这就取决于通信链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目前较先进的传输方式是光传飞控系统和电动力操纵系统。

    法国未来“网络中心战”的核心是新研制的“神经元”无人战斗机(UCAV)。“神经元”无人战斗机除可用于完成普通无人机所能完成的像侦察、无线电中继、电子干扰这样的常规任务以外,还可用于完成很多目前由有人驾驶飞机和导弹执行的作战任务。从战场管理的角度来讲,将无人战斗机与有人机、其他无人机、外部传感器以及地面控制站联网是非常必要的。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包括全天候的安全宽带数据链,分布式、高速处理技术和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可以降低对带宽的需求),数字式“软件”无线电技术,动态无线组网技术。 

    综上所述,“网络中心战”的进展,显然就是突出了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在新军事变革中,外军十分重视研究“网络中心战”的新样式对于作战的影响。现今,对“网络中心战”的理解与观念的更新正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与变化,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军事强国也都在摸索中。随着军事理论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希望在不远的未来,具有真正意义的“网络中心战”将会来临!

作者信息:

    孙柏林(1936-)男,中国自动化学会研究员,曾主持设计"XT-21尾随机信号产生器"、"ZSK-1自动随机振动均衡分析仪"、"战役训练作战模拟系统"等大型工程项目,编著有《作战系统工程导论》、《国防战略系统分析(军备控制)》、《军备冲突决策》、《计算机战役战术训练模拟系统军事总体设计原理》等专著。先后在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以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150多篇学术论文与文章,曾获1992年全军和军事科学院研究工作二等奖、三等奖及1996年度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