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 日期: | 2009-07-31 | |
---|---|---|---|
领域: | 工业安全 | 点击数: | 583 |
在做温度控制时经常需要将温度进行分段曲线控制,这种控制一般使用带30段(也有60段)温度曲线功能的温控表实现,1路温度用1块带编程功能的温控表,20路用20块温控表。这种方式成本比较高,如果用PLC编程来实现温度曲线则编程比较复杂。
海为PLC提供了一条TTC(温度曲线控制指令)可以很方便实现任意段温度曲线的生成,配合FTC(模糊温度控制)轻松实现多路多段曲线温度控制。 下面用一个实际项目介绍一下这个用法:20路温度每路用12段曲线控制 以第一路温度控制为说明: 12段温度曲线是: 第1段:从30°到800°升温,时间60分钟 第2段:从800°到800°保温,时间20分钟 第3段:从800°到790°降温,时间30分钟 第4段:从790°到775°降温,时间30分钟 第5段:从775°到755°降温,时间45分钟 第6段:从755°到700°降温,时间30分钟 第7段:从700°到650°降温,时间30分钟 第8段:从650°到600°降温,时间30分钟 第9段:从600°到550°降温,时间30分钟 第10段:从550°到450°降温,时间30分钟 第11段:从450°到350°降温,时间30分钟 第12段:从350°到30°降温,时间60分钟 建立一个“第1路12段温度曲线”初始寄存器值表,将这12段温度曲线(每段曲线用3个寄存器,共用36个寄存器)存放进去,占用V1000-V1035这36个停电保持寄存器,初始寄存器值表中的值会在程序下载时自动一起下载到PLC。 因为FTC指令PV(测量值)/SV(设定值)是0.1度精度的单位,所以30°到800°表示为300到8000,其他段依此类推,TTC指令的时间是以秒为单位,所以60分钟表示为3600秒,TTC指令内部是以时间中断自动计算,所以TTC生成的曲线精度与程序的扫描周期大小无关。 “第1路12段温度曲线”初始寄存器值表如下: 第1段:V1000=300,V1001=8000,V1002=3600(时间秒) 第2段:V1003=8000,V1004=8000,V1005=3600(时间秒) 第3段:V1006=8000,V1007=7900,V1008=3600(时间秒) 第4段:V1009=7900,V1010=7750,V1011=3600(时间秒) 第5段:V1012=7750,V1013=7550,V1014=3600(时间秒) 第6段:V1015=7550,V1016=7000,V1017=3600(时间秒) 第7段:V1018=7000,V1019=6500,V1020=3600(时间秒) 第8段:V1021=6500,V1022=6000,V1023=3600(时间秒) 第9段:V1024=6000,V1025=5500,V1026=3600(时间秒) 第10段:V1027=5500,V1028=4500,V1029=3600(时间秒) 第11段:V1030=4500,V1031=3500,V1032=3600(时间秒) 第12段:V1033=3500,V1034=300,V1035=3600(时间秒) 如图: 依次建立第2到第20路温度的12段曲线对应的初始寄存器值表。 其中第一路温度12段曲线控制的源程序如下:(其他19路以此类推,每路2个网络完成) |
![]() |
![]() |
![]() |
![]() |
![]() |
![]() |
1.我有以下需求: | |
|
|
2.详细的需求: | |
* | |
姓名: | * |
单位: | |
电话: | * |
邮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