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标题 | 输气站场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
技术领域 | 工厂信息化 | ||||||||||||
行业 | 石油天然气 | ||||||||||||
简介 | 摘要:从多年实践出发,总结出输气站场施工、设计中防雷接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防雷;接地;隔离;等电位 Abstract: From practical experiences, the author summarizes some problems of defending the thunder and Connect groun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gas conveyance process. Key words: Defend the thunder; Connect ground; Insulate; Same electric potential | ||||||||||||
内容 |
1 引言 近年来的输气站场设计、施工过程中,随着以SCADA系统为代表的现代仪表控制系统的日益广泛使用,仪表的安全也衍生出一些问题,特别是防雷、接地系统的好与坏与仪表安全的关系密切,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 主要问题和原因 结合一些事故和教训,笔者发现,事故的发生有一定规律,一些平时不太注意的小问题可能恰恰正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表1 通信、信号电缆的各种场合下的瞬态冲击* 实际可能出现的最不利情况以中、低暴露等级为主,但已远远大于隔离器的隔离电压,雷电冲击一般为微秒级,那么在隔离器响应时间之内已经足以对系统造成致命伤害。当然,隔离器(件)若采用符合要求的光电隔离也能防雷,如美国一些主流厂家的工业以太网设备大多采用4000kVA光电隔离器件,具有防雷功能。事实上某站就是因为只采用配电隔离器而在弱电系统遭受感应雷击时无法有效防范,致使雷电流涌入系统造成隔离器及自控系统的大面积损害。
这一问题的提出发生在还在施工的南方某省一条重要省级管网的一个重要站场上,由于该站进口设备较多,某些变送器外壳上没有带接地标志的接地端子,而在设计中为防止现场变送器的感应雷击损害现场变送器都使用防雷模块防雷,施工单位于是将防雷模块的地线接至仪表壳内的接地端子上,又使用一芯控制电缆接至系统柜中,由系统柜统一接地。这又是一个对防雷接地理解不深的典型案例。通过对站控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的一般布置了解到,现场仪表、设备接地一般连接在站场静电接地网上,室内仪表、设备的接地通过等电位连接方式连接在建筑地网上,现场与建筑地网之间采用扁钢相连,并且大家共用一个接地极(如图1所示),从图1分析发现,假设雷击发生在室外现场,雷击电流将通过地网很快泄放,其二次感应雷击也通过防雷器的防护通过地网很快泄放,从而保护现场设备,虽然值班室通过建筑地网也和现场有电连接,但由于室内采用等电位等连接方式产生的法拉第笼效应,室内的地电位为零,从而使室内的系统得到保护,雷击发生在建筑表面可以分析出效果依然。而在施工中的这种连接方式中,假设雷击发生在室外仪表上(如图2所示),由于现场没有接地,雷击电流将通过导线直接引入系统接地极再流出,直击雷电流强度可能高达数十至数百kVA,极易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就是某些点的击穿跳火都可能产生二次雷击损坏弱电设备。 3 结语 通过以上实例,笔者总结出输气站场防雷保护普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