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Max对我有什么用?
- 确保最快的ID读取速度
- 为零件损坏提供最大的限度
- 读取不受照明/表面抛光度/标识变化的影响
- 由IDMax提供动力的产品是风险最小的读码器
- 每次都能读取每个条码!
什么是数据矩阵以及什么要使用它?
许多行业的制造商很难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或是“从开始到最终”过程中对产品进行追踪。为什么呢?
收益性! 生产过程中完全自动化的可追踪性会极大地节省费用-不仅仅是减少工时,而且要通过减少误差量,消灭产品重新加工或者产品召回才能做到。结果是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消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并提高了自动化。
使用数据矩阵读取技术,可扫描并记录产品信息,而无需操作员记录并人工输入信息。
这种自动化的“可追踪性”消除了人工数据输入、人工抄录误差,并将纸链最小化。同样,根据现行的有关可追踪性的产业法规,制造商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什么是‘2D 数据矩阵'?
2D数据矩阵由结构化的行列内的一系列小方框组成,具有不可思议般的通用性,使制造商能够在一个编码中 储存3116个字符。数据会被加密为一个非常小的区域(最小尺寸不到1平方毫米)。编码通常可直接以点针、化学蚀刻、激光或喷墨等方式直接标识在零件上,并在产品的使用寿命期间一直保留。
数据矩阵编码很难损坏,而译码不正确的可能性又很小,这使得其成为制造业解决可追踪性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
一旦单个产品已被标识,机器视觉系统可以极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来读取并验证2D数据矩阵编码。这一过程可在高速生产线上进行,因此使输送量最大化。
为了解决可追踪性总是,制造业工程师在其零件上直接标识2D数据矩阵编码。
直接零件标志识别(DPMI) 传统上被视为颇具挑战性的,因为
- 2D数据矩阵编码呈现低对比度
- 零件表面的变化– 扭曲变形 / 反光零件、金属、塑料、玻璃、陶瓷
- 加工过程或有灰、尘、油的环境对编码造成的损坏
- 标识技术的变化– 点针、电镀化学标识/蚀刻(ECE)、激光、喷墨等。
广泛应用
康耐视读码器可以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进行产品追索以及生产控制,包括汽车工业、电子、医药、生物科技、大众消费品、食品、饮料以及航天业。 其具体应用包括:
- 读取各种汽车部件的塑料铸件上的二维码
- 读取扭矩转换器和涡轮发动机中螺旋桨叶片上的二维码
- 读取电子产品,如,PCB 板、芯片包装以及管脚架上的二维码
- 读取药品包装上的二维、 RSS/CS 编码
- 对比医药测试包上的条形码与打标内容
- 在包裹、包装和文件排序的应用中快速读取条形、二维编码以及邮政编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