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使能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标题 | 华为云IEF边云协同操作系统 |
技术领域 | |
行业 | |
简介 | |
内容 | 1 目标和概述 随着云计算、5G、AI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智能 升级的诉求愈加强烈,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和行业也愈加广泛。对于实现边缘计算资源的按需部署、统一管控及边云协同,在各行业的实践中都面临着挑战,如:如何在摄像头、无人机等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上运行智能应用及算法;如何解决智慧交通、智慧电力场景下,海量异构边缘设备接入、海量边缘应用统一部署及升级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保证离线场景的业务高可靠等。 华为智能体是企业智能升级的参考架构,其核心特征是云网边端一体化协同。华为云IEF是华为云首创的云原生的边云协同操作系统,是华为智能体中支持智能交互的核心技术。华为云IEF开创性地将云原生技术与边缘场景相结合,能够全面兼容丰富的K8s生态,同时覆盖现场设备、近场计算及5G MEC等边缘场景,满足各类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1)华为云IEF可内置于各种类型的设备,让设备成为华为云的智能边缘,并进一步提升轻量化部署、 异构设备接入、大规模管理与业务高可靠的能力,已经促成全国高速取消省界等大规模商用项目落地。IEF为企业提供完整的边云协同一体化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目前已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2)华为云IEF秉持开放合作的模式,与业界伙伴共筑开放的边缘计算应用生态及硬件生态,赋能合作伙伴快速构建智能边缘解决方案,与伙伴共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2 解决方案介绍 华为云IEF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华为云IEF整体架构 华为云IEF北向支持K8s标准应用生态,南向通过 运行环境标准化、插件化支持异构设备接入,构建开放生态。IEF的核心特性及其实现原理如下: (1)极致轻量化:端侧设备由于资源有限,对边缘计算平台的资源占用往往有较强约束。华为云IEF通过对已有框架的插件化实现、轻量化改造实施(裁剪边缘侧不适用场景、重写模块等)、容器引擎的轻量化实现,有效提升边缘业务并发启动速度,大幅降低稳态下的内存占用。如图2所示。 图2 华为云IEF容器引擎的轻量化实现方式及效果 (2)离线自治及故障自愈:工业制造、交通等领域经常会有边缘节点离线的场景,要保证业务高可靠, 离线节点需具备故障迁移、多实例运行以及本地恢复等能力。实现原理:先预选、再优选,基于调度优先级构建边缘部署优选树;再依据调度优先级的顺序对高优先级节点进行监控,决策是否接管调度;最后依据边缘部署优选树进行节点调度决策传递,当本节点接管调度决策后,依据设置好的调度策略对本节点的应用进行调度。如图3所示。 图3 离线自治及故障自愈实现原理 (3)大规模节点管理: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即如何应对大流量冲击、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边缘应用分发、提高批量管理操作的效率。
图4 应对大流量冲击方案架构
图5 大规模边缘应用镜像快速分发架构
图6 批量管理操作优化关系设计 (4)安全性:IEF保证云边端全流程端到端安全。
全流程安全性架构如图7所示。 图7 IEF云边端全流程安全性架构 3 代表性及推广价值 华为云IEF采用商业+开源双轮驱动的模式,已在产业界及开源社区形成广泛的影响力。IEF于2017年启动预研,2018年公测并将内核KubeEdge贡献到开源社区,成为CNCF首个正式边缘计算项目,2020年由CNCF孵化。IEF当前商用时间已近2年,在交通、电力、园区、制造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践。 (1)智慧高速——全国高速公路取消省界收费站项目 交通部路网中心联合华为云,基于IEF实现了全国 487个省界收费站的撤销、24,588套ETC门架系统的统一管理,支撑全国14万多公里高速公路“一张网”运行、“一盘棋”管理,使省界通行速度平均提升13%,高速收费业务效率提升10倍以上。 (2)智慧电力巡检——端边云协同智能巡检解决方案 方案不仅可实现输电线路情况的实时监控与分析,减少人工监视的漏报与误报,还可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图像的智能识别,大幅降低了人力投入,显著提升线路运维工作效率,前端就地分析降低了对于公网流量、云端存储与计算资源的占用,整体系统成本降低30%,传统输电人“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的巡检梦想正成为现实,视频巡检开始改变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 (3)智慧园区——中海物业 中海物业携手华为,围绕业务场景持续创新,构建基于兴海物联网云平台的智慧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努力打造人工智能深度应用的品质园区,构筑美好生活。中海物业基于与华为的成功合作,未来将全面推广铺开 “城市中心+项目”管理模式,管理范围覆盖5个城市共37个项目,总面积约700万平方米;用技术辅助“服 务”,预估整体运营和管理效率将提升约30%,每年将节约近亿元。 (4)工业互联网——三联虹普 三联虹普联合华为云,打造以IEF为基础的端边云协同解决方案,端侧是合成纤维产线设备,边侧采用华为 硬件部署IEF及工业模型,云端采用IEF进行边缘应用及节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部署该套方案后,模型训练更 新从月提升到小时;客户的定制化质量需求匹配率提升了28.5%;代替人工抽检模式,提升检测效率80%。 摘自《自动化博览》2021年2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