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康吉森自动化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领先的全厂安全和关键设备保护与控制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公司。1999年成立,2007年香港主板上市,产品包括ITCC/SIS/iMEC/iSOM/OTS/MES/DEH/FGS/BMS/DCS等,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截止2011年底,累计完成2500多套安全和关键设备控制系统。公司提供软硬件开发、解决方案研发、评估咨询、系统安装及测试、系统升级、系统改造、24小时在线服务、现场服务、系统诊断、客户培训等工程服务。
初次与北京康吉森自动化设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总裁周政强先生(以下简称周总)见面,他看起来出乎意外的年轻。整齐的着装,乌黑的头发,明亮的眼眸……这一切勾勒出了周总在笔者心目中睿智、内敛的第一印象。然而在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周总自然而幽默的谈吐,让笔者又看到了他激情满溢的一面,这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他所带领的康吉森,想必也一定如他本人般朝气蓬勃!
谈话从康吉森的发展历程开始说起,在周总抑扬顿挫的话语中,康吉森十余年的奋斗历史一一展现眼前,记忆的闸门由此打开……
虽然康吉森是在1999年才正式成立,但其实早在1995年就已经开始了在国内推广安全技术的工作。
1995年康吉森三重冗余容错控制系统首次在中石油华北油田炼油厂FCC装置主风机组上应用。
1997年,康吉森与沈阳鼓风机厂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公司合作将TS3000技术在上海高桥石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和乌石化使用大获成功;同年,铁道科学研究院使用康吉森的三重冗余容错系统在京沪线济南段的铁路连锁信号系统使用获得成功,并获得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康吉森为扬子巴斯夫提供全厂安全系统(SIS)和火气保护系统(FGS),这是中国第一家全厂使用安全系统的石化工程。
2003年,开始参与Shell Nanhai B.V.及中海石油化工投资公司的中外合营企业在中国南海的石化工程项目。
2004年,获得神华集团一个主要液化煤项目第一期合约。
2005年,海南炼油使用第一套由国内自行设计的全厂范围内的安全系统和机组控制系统,即ITCC和SIS系统。
2006年,赢得中国最大的石化合资项目——福建炼油公司的全厂SIS、FGS、ITCC项目。
2007年,公司在香港上市。
……
如此历程,有曾经熟知的,也有不曾留意的,此时在周总的归纳下显得尤为清晰。康吉森10余年的成长之路点点滴滴渗透在这一个个“第一”当中,可以说康吉森的前进之路正是中国自动化安全控制领域的发展之路!
国内安全控制系统的先行者
都说十年磨一剑,康吉森经过十余年的历练,早已成为中国自动化安全领域的控制专家,对此,周总毫不掩饰他的自豪:“从1999年成立至今,我们已经推出了一千余套安全控制系统,市场价值应该在30个亿左右。请不要小看这30个亿,它意味着民族企业打破了国际品牌在这个领域的垄断地位,意味着为国家至少节省了30亿的成本。”如今,康吉森在中国安全控制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70%,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康吉森战胜诸多国际品牌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绩呢?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逐渐完善的销售和市场体系;第二,不断创新的销售策略;第三,完美的产品技术;第四,强大的工程和服务队伍;第五,特别完善的全系列解决方案。”周总简洁而有力的话语无疑彰显着他的绝对自信。
而这样的信心并不是凭空而来。康吉森的安全仪表系统(SIS)、火灾及气体检测保护系统(FGS)以及TS3000透平压缩机组综合控制系统(ITCC)是其傲视群雄的主要法宝。
SIS是基于TRICON三重模件冗余(TMR)结构的冗余容错式控制系统。系统有三个主处理器,所有I/O信号都为三重化设计,然后经过硬件的三取二表决处理,保证系统的冗余容错功能。每一个主处理器的CPU为32位,工作方式为3-2-1-0。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紧急停车系统,其最大处理能力为4000多I/O点。
FGS是基于TRICON三重模件冗余(TMR)结构的冗余容错式控制系统,系统有三个主处理器,所有I/O信号都为三重化设计,然后经过硬件的三取二表决处理,保证系统的冗余容错功能;每一个主处理器的CPU为32位,工作方式为3-2-1-0。在工业领域中,FGS是非常重要的安全保护系统。
ITCC是基于多年旋转设备控制方面的经验,为用户提供一种ITCC机组综合控制系统。它将传统上需要多个分立仪表如防喘调节器、联锁自保系统、电子调速器、负荷调节器等实现的功能集成在一套可靠性极高的三重模件(TMR)冗余容错控制系统中完成;因此,减少了各个系统间的连接和故障率,降低了长周期运行成本,并提供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良好的监控界面。
周总透露,目前康吉森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同时提供这三套系统的公司。由此可见,说康吉森是国内安全控制系统的先行者绝不为过。
将安全进行到底
翻看康吉森的发展史,不难看出,以往康吉森所关注的行业主要停留在石化和铁路两个领域,谈到未来想要继续拓展的行业,周总表示:“康吉森已经开始在逐渐拓展冶金市场。以前冶金行业对风机和压缩机的要求并不算高,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冶金行业的高炉容积已经达到了2500立方米以上,这就势必对风机和压缩机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对安全控制系统有了进一步的需求。所以未来2~3年,冶金行业将是康吉森加大投入的领域,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此时周总的目光深邃地望向远处。这目光背后传递的不仅仅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许,更多的是一个中国自动化人心中的梦想与企盼。那是一种难言的情愫,那是一种肩头上责无旁贷的情怀!
当谈到目前我国安全控制领域的发展情况,周总直言:“在安全和关键控制设备方面,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安全’包含了很多方面,从设计选型、工程组态、设备安装一直到维修维护都需要安全。这才是安全的真正含义。2008年8月,国家出台了所有装置一定要设置安全系统的政策,这促使康吉森更加积极地开展在国内推广安全控制系统的工作。一方面,积极推动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成立安全专业委员分会的工作;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推广安全风险评估,例如与北京机械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做安全认证的培训工作等;第三,在项目的推广过程中,不遗余力地推广安全等级。”简单的几句话,周总却两次使用了“不遗余力”四个字,足以见其致力于推动中国安全控制领域发展的强大决心!
采访的最后,周总说道:“将这个行业的系统从设计到最后的维护、服务,全部做成安全的,这就是我们的理想。我相信只要一步步的走下去,一定可以实现。”
搁笔至此,笔者突然想到周总办公室悬挂的“宁静致远”四个大字,这是一种境界,只有淡泊世事之后,才会洞明凡尘;只有清心内收之时,才会高瞻远瞩,这是极妙的辩证思维,更是企业通往成功的必要素质。将“安全”进行到底,不止是一句口号,我们期待在周总带领下的康吉森梦想成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