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华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网络平台 (ePlatform) 服务供应商。自 1983 年创立以来,研华始终致力于为工业电脑和自动化市场开发并生产高质量、高性能的网络平台产品及服务。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研华已经在网络平台服务市场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为全球用户提供全面的系统整合硬件、软件、客户服务、全球后勤支持和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等解决方案。 在研华的支持下,系统整合商合作伙伴很好的实现了自身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增值。
百多年来,有很多成功的企业穿越历史的时空而卓然矗立于世;也有很多一时光焰万丈的企业在行进中倏然湮灭。究竟是什么可以支撑企业永续成功?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人是企业最重要的因素。
其实,从第一次和研华公司何春盛先生接触起,就有写一些东西的冲动。其后也确实动过几次笔,总是刚写了个开头就搁笔,因为每次都是刚把题目写好,对他的种种印象就会纷至沓来,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是大轮廓,有的是小感触,似乎总对自己不自信,生怕写出来的春盛不是真正的春盛,对不起读者,也不好面对春盛本人。但这次聪明了一点,索性抛弃宏大的叙事,只信手拈来对他的某些接触和感觉,且不管这感觉是亲历、亲为还是道听途说,更遑论是他管理思想的零碎还是经营策略的鸿篇巨制,都一股脑地奉给尊敬的读者。
春盛的书
说起来也是有缘。一天,笔者到研华(中国)北京分公司参加一个活动,谈话时说到对春盛的良好印象,研华市场部一位热情敬业的小姐问我对春盛的书感兴趣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于是,这本具有春盛亲笔签名的《赢在明天》就辗转到我的手中。
书在手上,我如获至宝,想找个充裕的时间,洗手焚香,一口气读完。没成想转眼间时至深秋。一个窗外狂风恣肆室内温暖如春的晚上,笔者坐在窗边小凳上,小心翼翼打开这本书。这本书被读到只剩附录的时候,时间已是凌晨二时以后。合上书,竟然没有一丝睡意,不知何时,窗外大风已息。仰望静谧的夜空,觉得一颗心空明澄静,那是一种生命的丰满和灵魂的提升。这也是我多年来常给人说的话:好书能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然而,春盛在《赢在明天》自序里说,写书这件事根本不在他的人生规划内。
那么,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还是用该书序一的作者——《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主编赵月华先生的话说吧 ,“这是一本充满了诚意而丝毫不摆架子的书”,“何春盛先生的诚意,不在于教年轻人该如何如何 ,不是孤立地站在高高的演讲台上,而是怀着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始终带着微笑,来到年轻人的中间,融入到年轻人中间,正如他在研华(中国)公司所营造出的那种平等融洽的企业氛围一样,这本关于人生职场规划的书,也充满了温暖的气息。”在笔者看来,赵主编的话非常实在,确无溢美之辞,不管你是初入职场的青年学子,还是在工作中痛苦挣扎的职员或管理者,都能得到贴心的解答和精准的指引。因为这是作者总结自己三十几年人生经验教训和参照了大量成功事例的基础上,为每一位成功人士都需要经历的不同人生阶段提出的极有见地的忠告。正如该书序二的作者中山大学的一位院长张建琦先生所说,“当你看到这些循循善诱、朴实无华的语句时,你会为作者人生感悟之深刻、问题把握之精准、育人之心之殷切所折服。”
你不要以为这本书仅能给人带来轻松与愉悦,那你也错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对青年的责任感,对未来中国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沉甸甸的。
书中有一段话我后来工工整整地摘录下来:
“种种现象不禁让人感叹,到底这是价值观的差异,还是资源的错置?当一个社会在经济高度成长的同时,是否更应该追求道德与公民意识的提升与成长?二者需要大家有志一同地关注与努力,这样才不容易在价值观的错置下,迷失在物质主义的浪潮里,而是更高层次的追求以人为本,达到物质与心灵均衡的美丽新境界。”
从这一段话里,笔者读到中国精英知识分子阶层沉重的社会责任感和迫切地以一己之力改善社会现状的强烈愿望。因为活法决定着一个人灵魂的质量,当然也决定着他的文字。
其实,以出版者的眼光看来,这本书的包装和宣传都和它本身的价值不匹配。在这个出版物泛滥的时代,过分炒作和过分包装的书籍比比皆是,只是它们的光明是短暂的,而真正给人们带来价值的书,再简朴的外表,都难掩其金玉之质,散发着悠久的魅力。
春盛和他的博客
大约两个月前,可能有不少人注意到控制网(www.kongzhi.net)的“热点推荐”栏目里加编者按转载一篇文章——“李开复离开google给中国经理人什么启示”这是春盛2009年9月8日写的博文 ,以下这段话被编者重点加注。
“优秀人才回归本土企业,将加速推动社会企业发展,更是人才自身价值的进一步实现,是必然趋势。我以过来人的身分建议那些目前在外企上班的职业经理人,与其被缚住手脚,终日为”数字目标”而提心吊胆地工作,不如勇敢地加入一家具有良好的经营理念,有未来发展前景的本土企业,寻找自己第二春的事业平台。
我是看了他这篇博文后才关注他的博客的。再看他11月4日的搜狐博文 “做为一位专业经理人,你追求的是什么?你人生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权利”,以下是这篇博文里的一段。
“我不是说这些外在的象征没有价值或意义,我认为应该平常心看待,会来的就会去,应该思考当拥有这些外在的符号时候,做更多有利他人的事情,而不是为自己谋取更大的私利。今天你得到一个更高的职位,不代表你的权利加大,而是责任加大,你应该好好珍惜这个职位,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为公司留下制度与文化,为员工创造学习成长的机会,当你哪天必须离开这个岗位时候,留下来的是员工的敬重与怀念,还有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我想这是每一位职业经理人应该要有的思维,与各位朋友共勉之。”
看看他的这些话,你就明白责任感之于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了。职业经理人除了看重收入、职位、平等的职场氛围和知名度之外,更应该侧重个人对所服务的企业、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价值。作为春盛,无论在哪一个企业服务,他都会为这个企业深谋远虑,而不是随时想拍屁股走人,而且,他把诚信等人生操守看得比命还重。
由于所在行业的特质以及多年坚持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各高校义务演讲,春盛在自动化界和青年人中已卓有影响力,但以笔者之见,检验一个人存在价值的是时间,多年之后,春盛的价值会凸显出来,定会像李开复、唐骏等人那样成为大众学习的标杆。
更难得的是,春盛的能力、视野和责任感早已让他超越了对企业发展前途的关注,他一直在以种种有效而自然的方式,通过实际行动和良好的工作规划投入到改善社会的大潮中来,润泽青年,启沃同行,通过和青年的对话及对青年忧思的亲切精准的指导,使无数青年走出迷茫。
说到启沃和影响同行,笔者和春盛最近的一次接触中有切实的感觉。话题还是从研华筹办2009年的研华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说起:“国内很多企业不懂得珍惜对资源的使用,有些企业接受了邀请,到时候却不见人来;有的人明明答应要来,最后派了其他人参加,这些都是不对的,在国外会被笑话,这些企业缺乏基本的诚信。我就告诉我的同事,一定要告诉他们这是不对的。不然怎么改变。”同是在这次大会上,笔者问及研华希望成为全球领导品牌的终极意义,春盛深邃的目光似乎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过去,西方国家在科技和管理上总是优于我们的,将来有一天,或者就是今天,像研华,作为一个华人的公司,我们也可以把公司管理得让你服服气气,让你没有话讲。你也可以看到。一些西方大型跨国公司办今天这种活动,他们可能排场比我们大,花钱比我们多,但是在每一个细节的安排上,我非常自信比他们还认真。为了昨天早上的演讲,我们每一个人的演讲稿都是一字一字推敲,我们不断的研究,希望能给别人一些真东西,希望能影响别人,让大家不虚此行。”
多年来,尽管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带给来自中国台湾的春盛丰厚的滋养,而他以赤子之诚一心一意反馈和回报着更多。来到大陆,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为大陆工控行业带来了不同,不断实现“以产品征服全世界,将荣耀带回给家乡”的梦想。
了解他越多,越是觉得他超脱、自在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忧伤的心灵,以至于和他谈话的时候,有句诗总在耳畔回荡——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张瑞敏、王石、任正非、马云……日本的道盛和夫——这些塑造并引导着一个伟大的企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一边怀抱着高尚的理想,一边脚踏实地地苦干,即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在笔者眼里,春盛也属于这样的人。
他坚信“诚信是一辈子的资产,不要只抱怨这个社会不公平,只要每一位年轻人都有正义之心,不被名利诱惑,都有诚信的品格,我们一定能改变这个社会。”尽管信念那么迫切,事情总要一件一件地做。用春盛自己的话说,“一个人的能力很有限,倾一公司之力,把员工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做事就比较有成效。”
2003年以来,春盛服务的研华公司在大陆捐资兴建的大学实验室达100多个,无偿提供工业自动化领域最前沿的产品、知识、技术,供学生们学习。随着公司与学校交往的深入,应学校老师和同学的邀请,研华的工程师们开始定期走进校园,开展技术讲座,帮助大学生发现并培养自己的热情和兴趣。
初夏的夜幕刚刚落下,微风划过树梢,春盛走进北航校园的一间咖啡厅,与早已等候的20多位MBA学员们围坐在一起,话题从学员们最关心的话题开始。在一一耐心解析学员们的每一个问题时,他不忘强调,“在中国,如若在外企工作的百万管理大军能主动到中资企业、民营企业去工作,把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带到日常的管理中去,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就会有较快的提升。”
生在台湾,并没有长在大陆,笔者不明白他为什么总念念不忘大陆的发展,执着于整个中国经济的提升,似乎中国变得更好是他一生的事业。这种舍我其谁的责任心,真的令人敬佩!
认养多位贵阳贫困山区学童,带动更多位同事投入慈善行动,只是希望能帮助西部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让中国的未来更美好。2008年4月,北京研华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贵州贫困农村小学建设6个“红十字书库”。汶川地震、罕见雪灾,灾难中重现研华负责任的身影。
成为值得尊敬的雇主品牌和优秀的企业公民,是研华孜孜追求的理想。客户成功,同仁成就是研华的核心价值观。研华的各种活动都是这种理想和价值观的体现。
“办企业是要赚钱,但是不能只想赚钱。我觉得研华比较讲究理念或者思维,希望能从文化上影响他人,使大家在心里接受你。如果你把重要的东西做好了,让客户、合作者以及社会都认可你,赚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企业只追求赚钱,反而会走偏门。”多么朴实的话语,其实更包含了高超的经营智慧。
背负高尚理想的人很多,关键在于付出行动。春盛作为研华科技的全球销售副总裁和研华(中国)公司总经理,可谓日理万机。最近一次的采访中,笔者奇怪他哪儿来的时间做那么多的社会工作,哪来那么多时间思考经营创新的问题。春盛一边说着话,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简易记事本,他一页一页地翻给笔者看,“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零碎的时间,坐在车上,飞机上,可以休息,也可以想事情。我平时有个习惯,无论走在哪儿,口袋里一直装个小本子,有了一些构思、一些灵感,就赶紧记下来,酝酿成熟后,回去就会找一个空挡,把它落实下来。”看来,这样的一个习惯,是春盛旺盛行动力的第一步。
这就是笔者眼里的春盛,没有丝毫的霸道和凌厉,任何时候见到他,都是极富绅士风度,儒雅中透着亲切,目光深邃安详,一个学者型的管理者。从和他的谈话中,很容易感觉到,几十年孜孜不倦的学习和领悟,几十年积累的管理实践,给予他的是对商业规律和商业模式的领悟,对企业运作与成长规律的深刻思考,对公司内外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对国内外市场与行业发展的正确判断,对客户需求及其变化的准确把握,这些让他支撑的中国研华快速稳健的增长。虽然在自动化行业、在社会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可是他从不哗众取宠,从不制造新闻,永远那么安详,总是那么从容,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你真心赞美他时,他则真诚佩服他的董事长刘克振先生:“我们的董事长,我很佩服他,他不是想今天做什么事情,他在想三五年后研华的事情,不断提出愿景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如果用心探查春盛的书,春盛的博客,以及他不同场合的演讲稿,媒体的访谈,我们会发现,这些载体折射出来的内容其实只是春盛管理思想的零碎,期待有一天能够完整阅读到这些有价值的管理思想,让更多的人进行分享与学习。还是那句话,伟大的企业是和伟大的企业家共生的;当一个企业变得非常卓越和伟大的时候,才能诞生卓越的管理思想和卓越的企业家。一起努力!
——转自《自动化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