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离散制造业和采矿业提供智能工厂及智能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核心产品为大中小型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运动控制器(Motion Controller)以及SCADA大型综合监控系统和MES生产执行系统,为客户提供从装置、产线、车间至全厂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于企业建设、运营和维护全生命周期。
2010年11月17日,由青岛引黄济青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北京和利时自动化驱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驱动公司)协办的棘洪滩水库第二水厂自控系统项目验收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棘洪滩水库第二水厂2009年9月开工建设,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和生产的连续性,提高自动化水平,并适应整个工艺需要,该厂采用以和利时集团LK系列PLC为主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包括1个中央控制室(CCR)与5个现场PLC控制站。现场PLC控制站由LK系统及检测仪表组成,对各工艺过程进行分散控制;中央控制室对全厂实行集中管理。中央控制室与PLC控制站之间的数据通讯采用高速、实时工业以太网,网络结构为环形,通讯速率为100Mbps,传输介质为光纤。
北京和利时自动化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昌荣
性价比高是和利时产品最大的优势
和利时集团2000年开始进入水处理行业,拥有水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凭借专业技术实力和优质的服务,目前已成功实施水处理项目100多个,其中污水处理项目80多个,自来水厂项目30多个,中水回用项目10多个。
即使没有国际大品牌的光环,国内产品凭借高性能、高品质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已毫不逊色。此次和利时LK系列PLC被选为第二水厂的自控产品,即是证明了其优势锐不可当。
水厂的控制系统不像铁路或是核电站的要求那样高,但系统若瘫痪几个小时,将严重影响水厂的出水水质安全,对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此一来,稳定运营成为第二水厂选择供应商的首要条件。在我国大多数水厂还没有利用到自动化时,棘洪滩水厂已经考虑到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与传统的产业相结合, 并且做了完善的规划。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和利时的工程师与用户不断交流,甚至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目的就是将控制方案的针对性做得更强,与现场工艺更好地结合,从而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水厂的运营效率。
LK系列PLC产品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原因何在?驱动公司总经理徐昌荣(以下简称徐总)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在水行业,和利时LK系列PLC突出的优点就是性价比高,所有模块都可随时插拔,CPU是冗余的,I/O扩展性的点数和处理数据不仅能满足客户的需要,也在同样性能上具备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同样的价格和利时PLC的性能又比其他厂商好很多,而且针对不同水厂的控制要求我们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就突出了我们性价比的优势。其次是易用性,LK系列PLC方便用户使用。由于是中国自己开发的产品,和利时的产品考虑到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这也是我们的一大特点。第三是开放接口。特别是在市政行业,它需要与各种各样其他的设备连接。和利时PLC的接口非常丰富,在现场即可简单方便地连接到现场的各类设备。第四是高可靠性。我们的PLC与应用在核电和铁路行业的DCS属于同一质量控制程序。也就是说,经过了严格的测试考级,包括各种电子的兼容性,耐高温和低温,满足现场恶劣环境的要求,并且进行了反复测试。这也是用户认可和利时的因素之一。”
产品化是驱动公司的主要任务
有人说:在中国做PLC是要有信仰的人才能做到。的确,在中国往往一个科研项目做完后,实验室的产品就放在那里,没有产业化的过程。即使进行产业化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从市场推广到用户逐渐认可,有无数厂商没有等到曙光来临的那一天就选择了放弃。驱动公司得以将PLC业务发展壮大,其中主要原因是得到了和利时集团的大力支持。无论从资金、生产,甚至研发方面,集团都对驱动公司给予了最大投入,驱动公司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才有今天的成绩。
近几年,和利时集团正在健康向上发展,各项业务都有明显增长。PLC业务尽管在集团内的份额不大,但增长速度却很快,相较去年增长速度超过了100%。与此同时,行业内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基于“集团化、产品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整个和利时集团的产品化能力以及解决方案能力都得到了快速而显著的提升。驱动公司则成为集团布局新业务的一个重点单元之一。
在整个集团中,驱动公司就是产品化战略中的排头兵。PLC业务的发展并不像DCS那样需要竞投标,而是通过产品逐步将市场做大。只有产品性能好,质量过硬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这也是和利时正在探讨的一种新的业务增长模式。徐总解释道:“产品化主要是提升我们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返修率。并且希望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质量再提升一个档次。和利时的PLC与国外主流的PLC相比,已经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我们的目标则是希望比国外厂商做得更好。有了产品性能这样的硬实力,再加上及时的服务响应和价格方面的优势,用户们自然会选择和利时。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为公司的国际化提供一个武器。因为国际化是以产品化为载体,如果没有优质的产品作为支撑,那国际化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国际化战略不是到国外去做几个项目,而是最终要通过国外的合作伙伴把产品铺天盖地地销售到国外去,拿出去的产品就一定要符合产品化的概念,包括产品的性能、质量,甚至连说明书和包装都不能有任何问题。因此,产品化是发展国际化的一个基础。这就是驱动公司在集团‘三化’战略中最主要的任务。”
推广品牌 打破僵局
目前,中国95%的PLC市场被国外品牌占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导致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徐总说:“我们要让业内的用户、设计院,以及行业内的专家认可和利时。首先要通过营销,包括广告、研讨会、项目研究会,以及各项培训、展会、网络宣传等,让更多用户了解和利时,了解和利时的产品。大家有这样一个认知后再去找一些重点用户,让他们用我们的产品去实施一些工程项目。有了样板工程后再在整个行业中做推广,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们再一个一个行业去攻克,特别是已经由国外大品牌占领的主流行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利时的PLC在中国市场必将可以与国际主流厂商展开直接的、正面的竞争。”
驱动公司的长远目标是成为行业里的主要厂商之一,在短期内成为和利时集团主要业务单元之一。这样的规划并不是天方夜谭,驱动公司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在市场容量较大的几个行业中,驱动公司正在从市场推广、质量完善、生产交付、定制化响应速度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并肩提升。
和利时在积极加强与外部合作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内部骨干员工的培养。都说和利时是业内精英的摇篮,原因就是和利时注重培养人才,并能提供一个良好、健康、广阔的平台去施展个人才华。随着驱动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招贤纳士也成为徐总正在计划的事情。希望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行业人才可以投身到国内企业当中,凭借对工作的热忱努力打造中国自动化行业的新辉煌。打破僵局,徐总信心百倍。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1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