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 公司类型:其他

联系方式
  • 控制网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辉煌国际2号楼1504室
  • 邮编:100085
  • 电话:010-57116291 / 59813326
  • 传真:010-59813329
  • 网址:http://www.kongzhi.net
  • Email:mahongliang@kongzhi.net
  • 联系人:市场部
案例详细
标题非接触式酸、碱浓度计的设计与实现
技术领域工厂信息化
行业
简介
内容

 

谭有广,杨俊伟,刘佳鲁

1  前言

    在乳品、饮料、啤酒及食品加工行业,为了达到食品卫生要求,对生产线上的各种反应罐、器皿和生产管线必须进行严格、定时、定期的清洗。清洗的一般程序是:酸洗―碱洗―水洗。其中,酸洗和碱洗都是用含有一定量(约1%~3%)的酸溶液、碱溶液清洗用过的器皿和生产管线,以去除其中的各种油类、脂类等污垢,防止管线及器皿产生细菌,保证产品达到食品卫生标准。在进行上述酸洗和碱洗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必须保证,一是清洗溶液要保证一定的酸、碱浓度,满足清洗要求,二是废弃溶液排放时的酸、碱浓度要达到最低,以满足环保要求。因此,要满足上述控制要求,就必须要有一个关键的在线检测元件―酸、碱浓度计。

    在线检测液体的酸、碱浓度,目前常用的方法都是以检测液体电导率的方式,因为酸和碱的化学成分决定了液体的酸、碱浓度和其电导率成正比,因此通过检测液体的电导率即可确定其液体的酸、碱浓度。目前,国内的酸碱浓度计都是接触式,即以电极的形式和被测液体接触以测其电导率,以此来确定液体的酸、碱浓度。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就是电极容易被污染,严重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及使用寿命,尤其在食品行业,情况最为严重。

2  非接触式酸、碱浓度计的测量原理

    本文提出一种非接触式酸、碱浓度计, 其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测量电导率,结构如图1所示。L1和L2是两个相互绝缘的环形电感线圈,将其固化在一起,孔是联通的。如果将上述结构的两线圈放置于被测液体,则被测液体必然穿过两线圈的联通孔,由于被测的酸、碱溶液是电介质,是导电的,因此,可把液体看作是如图2所示的模拟导体,此模拟导体穿过环形线圈L1和L2, 于是形成如图2所示的测量等效电路。在等效电路中,模拟导体是被测液体,是导电的,于是可看作是具有一定电阻的单匝线圈,此时,如果在L1线圈通以一个等幅的交流信号,由于模拟导体穿过L1磁环,则在模拟导体内必然有感应电流,同时模拟导体也穿过L2线圈磁环,于是在L2线圈内必然感应出输出信号。当在L1内的输入信号的幅度确定后,输出信号的大小将随着模拟导体内的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由于模拟导体是被测液体,其电导率与被测液体的酸、碱浓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检测L2输出信号的大小,即可测出模拟导体内电流的大小,于是即测出了模拟导体的电导率―被测液体的酸、碱浓度。

3  测量电路

    根据上述测量原理,设计出如图3所示测量电路结构框图,测量电路由三部分组成:振荡与激励电路、放大与输出电路和温度补偿电路。实际完整的电路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1)  振荡与激励电路
    振荡与激励电路是给浓度检测探头L1线圈提供一个稳定的激励信号,以使当探头插入被测液体后,能够在探头L2线圈得到一个与被测液体电导率成正比的酸、碱浓度信号。为了保证输出信号的精度,激励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必须相对稳定,尤其是幅度。因此,在电路图4中,振荡与激励电路由以下元件组成:三极管T1,电阻R6、R2、R3,电容C1、C2、C3和功率放大器U01。其中,T1、R6、R2、R3和C1、C2、C3组成了电容移相式振荡器。为了使振幅稳定,振荡电路的电源采用二级稳压,即电源经过V1三端稳压电源后又经过ZD3、R7组成的基准稳压,以减少电源对振荡幅度的影响。振荡输出经R5、C7和RP1送给U01功率放大器作幅度放大后,将放大后的激励信号加在探头的L1线圈上,以形成一个振幅稳定的激励信号。

(2)  放大与输出电路
    由于在L1线圈上已经加上了一个稳定的交流激励信号,于是当由L1、L2组成的探头插入被测液体时,根据前述的电磁感应原理,在L2线圈必然产生一个与被测液体的酸、碱浓度成正比的浓度信号,该信号经D1检波,变成直流信号后,送给U02和U03进行比例放大、T2倒相,再经由U04和T4、T5组成的电压/电流转换器,使输出变为4~20mA标准电流信号,以便于与计算或二次仪表接口。

(3)  温度补偿电路
    根据前述酸、碱浓度测量原理,测量被测液体的酸、碱浓度,是通过测量被测液体的电导率,而被测液体的电导率受温度影响极大。实验证明:同一被测液体,温度每增加10℃,其电导率增加约2%。因此,要消除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必须加温度补偿电路。

    本测量电路的温度补偿电路前端由Pt100、R16、R17、R18和RP6组成测量电桥。其中RP6为调零电位器。U05为电桥输出放大器,将放大后的输出信号输出分成两路,一路经R26、RP8送给U03作温度补偿,补偿比例的大小由RP8决定。另一路送给U06和T3,再经过U07、T6、T7组成的电压/电流转换器,将输出变为4~20mA标准电流信号,作为温度信号输出。因此温度补偿电路除了作温度补偿外,同时也作为温度测量输出信号。

图4  酸、碱浓度计电路原理图

4  电路参数及实验数据

(1)  电路参数
    本电路的检测探头由L1和L2组成,L1和L2铁心为φ30mm铁氧体磁环,L1、L2匝数均为100匝,线径为φ0.21mm。根据电路测量原理,本测量电路的L1线圈的激励信号的频率,是直接影响二次输出信号响应的线性度及精度的一个最重要因素。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在上述电路结构参数下,当激励信号的频率为2MHz时,二次感应信号的线性度、灵敏度和精度最佳,见(2)实验数据。因此,本电路激励信号频率确定为2MHz,激励信号放大器U01为LM386。温度探头为Pt100,采用耐酸、碱性能比较好的1Cr18Ni9Tia不锈钢封装,封装后的Pt100与L1和L2线圈采用耐酸、碱尼龙封装在一起,整体探头封装后的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

(2)  实验数据
    电路实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酸、碱浓度的检测实验,包括精度和线性度。另一部分是温度补偿实验。

    ①  酸、碱浓度实验
    本浓度计检测范围定为:0.1%~5.0%,因此浓度检测实验样本分别为百分比为:0.1、0.5、1.0、2.0、3.0、4.0、5.0(%)的硫酸溶液7份,容量各为300mL,并将其置于容量各为500mL的玻璃杯内。为了给输出浓度信号定标,首先将浓度探头置于0.1%浓度样本内,调节图4中的RP1使其浓度输出信号为4mA。然后再将探头放入5.0%样本内,调节RP2使浓度信号输出为20mA(满标)。随后再将探头放入其余的浓度样本,其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酸浓度检测数据

    通过酸浓度检测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其线性度和精度可控制在3%的范围内。碱的浓度测试和上述测试结果相当,检测实验结果这里省略。

 

    ②  温度补偿实验

    为了能确定不同浓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补偿效果,试验浓度分别取:0.5%2.0%4.0%三个样本各为300mL,测试样本液体分别放入三个500mL玻璃烧杯内加热,得出检测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2  温度补偿测试数据

5  结论

 

    本文利用模拟导体的概念,提出的非接触式酸碱浓度计测量原理,由于被测介质与电路实现了完全的水―电隔离,避免了酸、碱等强腐蚀性溶液对电极的腐蚀、污染和极化效应,使电路的可靠性和寿命得到了极大提高。通过本文提出的电路原理和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该浓度计测量线性度、精度和温度补偿特性完全可以满足在线5.0级测量精度要求。由于该仪表输出两路4~20mA标准信号,可同时监测被测液体的酸、碱浓度和温度,可接二次仪表读取浓度和温度信号,也可接计算机远传监视或与自动调节装置配合进行自动控制。本仪表已在乳品行业CIP清洗设备上试用一年多,性能稳定,温度补偿特性良好,完全可以取代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同类产品。本仪表也可应用于电力、化工、冶金、食品、制药等行业中对各种HClH2SO4NaOHNaCl等强电解质的浓度进行高精度、连续的监测与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