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 公司类型:其他

联系方式
  • 控制网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辉煌国际2号楼1504室
  • 邮编:100085
  • 电话:010-57116291 / 59813326
  • 传真:010-59813329
  • 网址:http://www.kongzhi.net
  • Email:mahongliang@kongzhi.net
  • 联系人:市场部
案例详细
标题"ASEA企业认可"是开展工程师资格认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技术领域
行业
简介
内容


马正午(1938-)


    男,教授,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专家,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任教。主要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有高炉群生产调度信息系统及连铸生产控制系统获部级二、三等奖。出版著作有《计算机应用数学》(一、二册)、《非线性导论》(英译本)。ASEA办公室主任。   
 

   
1  企业呼唤我国工程师制度改革

   
1.1  什么是我国工程师制度,为什么要实行改革?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工业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我国建立了适应于自身需要和发展的“工程师制度”,其内容与特点大致如下:

    (1)  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职称评定, 一直是由国家各级政府人事部门通过企事业单位的人事主管部门来执行和管辖的;

    (2)  专业职称通常分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该职称是与工资待遇挂钩的,为了解决一部分高级工程师的待遇问题,有的单位又增加了所谓的“教授级高工”头衔;

    (3)  对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职称评定所采取的方法,是“考核与评定相结合”;

    (4)如此的“工程师制度”,最大的特点是,无法分清楚“职称”与“职务”,虽然国家人事部门多次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混为一谈,因此造成不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由于工资待遇的需要,根据其学历也被评定为不同级别的工程师;其实这些人员根本是做不了任何工程技术工作的;

    (5)  多年来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职称评定,是采取封闭式的方式,不与国外通行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认证”相结合的。

    以上就是我国“工程师制度”内容与特点的大致描述,近些年来虽几经变革,但未动其根本;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经济的需要,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使之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服务,必须面向世界,面向市场地对我国工程师制度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改革;其改革的总体方向应该是“立足我国工程师制度的现实,采取国外通行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认证方式,充分与国际接轨,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注册工程师制度”。

    1.2  与国际接轨,实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开始发生重大的转变,由于工程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频繁,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间相互流动增多,各国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国际间互认,已成为平等交流和人员互动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条件;因此与国际接轨,建立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就成为了我国工程师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

    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国际上对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职称资格认证,全都是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各类专业学术团体来进行的,我国的各类专业学术团体从不具备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认证的功能。因此,造成专业学术团体在工程师资格认证方面缺乏对国际标准的深度理解,亦无可循的成功认证经验和程序;因此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领导,并在中国自动化学会等十余个全国工科学会,组织开展的工程师资格认证试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3  企业呼唤我国工程师制度改革

    为我国工业化建设服务的工业企业,大致分为三大类型,即大型国营工业企业、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以及为数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这些单位服务和工作的万计,乃至数十万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专业职称资格与评定是否能按国际通行的“专业职称资格认证”进行认定,以及所认定的身份是否能得到国际互认,这不仅是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的事情,更重要的也涉及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因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国际间从技术、产品,到人员的交流与往来,是愈趋频繁,企业的国际间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而在企业当中实现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保证,企业呼唤我国工程师制度改革,也成了大势所趋、人心所望。

   
2  ASEA是我国工程师制度改革的重要试点

    2.1  “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的提出

    所谓“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用机器、设备或系统代替人或在人的操作下完成某种作业任务、实现某种过程控制和运行、进行某种事物管理等。自动化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建筑、教育、服务业及家庭等方面。

    从信息、能量与物质的角度来说,“自动化”研究的是物质世界的信息运动规律和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能量与物质的有效利用等。它以控制论为基础,与系统论和信息论紧密相关,具有理论严紧、服务对象鲜明、系统复杂、应用普遍、适应性广等特点。“自动化”一方面将自动化科学原理与方法转换为工程技术,使之应用于工程实际,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将实际中的问题提炼、抽象成为科学问题,为“自动化”提供新的研究问题。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及现代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加速了“自动化”概念外延的进程,“人”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入到“自动化”进程中来,成为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人、机有机组合的“人-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