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标题 | 水下图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分割算法研究 | |||||||||||||||||||||||||
技术领域 | ||||||||||||||||||||||||||
行业 | ||||||||||||||||||||||||||
简介 | 图像监控系统是一种集系统设计,软件结构及算法设计,软件编程,数字图像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对于水下图像监控系统而言,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水下水波,光线等干扰特别严重,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在对整个系统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采用基于统计推断的彩色图像处理方法,实现了对于水下目标――人的分割。 | |||||||||||||||||||||||||
内容 |
图1 监控系统结构模型 多屏显示 软件实现功能 采集卡 摄像头 其他操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图像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银行,超市,智能交通,建筑,工业环境,甚至等防洪水位等的方面。但是对于水下图像的监控,由于其环境特别之处,实现起来存在困难。本文针对这一环境的监控,从系统结构,和对水下图像的分割算法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初步实现了水下图像监控系统的部分功能。 图1 :监控系统结构模型 无论何种监控系统一般包括图像采集部分,图像信息处理部分,以及输出(包括显示等部分)。摄像头是监控系统视频信号的来源,一般经过采集卡的AD转换以及初步处理,进入计算机,进行软件的信息处理,并且进行显示等实时操作。软件实现功能部分是系统结构中比较重要的,图像算法处理在这一部分实现。图像算法处理部分主要是通过对采集图像进行简单处理,然后进行图像分割,得到水中目标,再进行其他对于目标的判断就比较容易了。 图2 系统软件主要功能及各部分相互关系 监控主系统 录像处理 数据信息获取 显示 系统算法处理显示 预览 图像处理显示 系统算法处理 图像基本处理 数据信息处理 系统信息记录 回放系统 录像 数据库 帮助文件 主系统帮助 回放系统帮助
视觉监视的第一步工作是将前景目标所在的区域从背景中分割提取出来,即完成前景和背景的分离,水下人体的正确分割是关键的一步。这一工作一般有三种实现方法:背景消减、帧间运动分析和光流计算。后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运动摄像机的情形,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但帧间运动分析的结果精度不高,难以获得目标所在区域的精确描述[1];光流计算的复杂度则非常高,难以符合视觉监视系统实时处理的要求[2]。背景消减适用于摄像机静止的情形。它为静止背景建立背景模型,通过将当前图像帧和背景模型进行比较,确定出亮度变化较大的区域,即认为是前景区域[3][4]。这种方法的计算速度很快,可以获得关于运动目标区域的完整精确的描述,但对场景中光照条件、大面积运动和噪声比较敏感,在实际应用中需采用一定的算法进行背景模型的动态更新,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出于处理速度和算法性能及应用场合的考虑,本文和大部分视觉监视系统一样,选择了建立背景模型作为检测的方法。本文采用基于背景模型的统计推断检测对象的方法,由于水波,光线等较大的扰动以及水下人体的运动行为在时间和范围上的程度的影响,背景中景物并非完全静止[5],对于水下图像的监控处理相对比较艰难,所以背景模型的建立与更新极其重要。 由于摄像头存在均值为0的高斯白噪声,所以可以用高斯分布模型表示静态背景中每一个像素的一段时间内的分布。取视频中不包含视频对象的前N帧对背景进行统计建模(针对每一像素点)。求出均值和标准差: 图 3 图像分割算法 经过试验提取目标后,经过简单去噪声,和腐蚀膨胀就得到很好分割结果,可以继续其他的操作。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选取连续9帧图像作为背景模型的样本图像,由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效果明显,并且由于阴影部分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很好的消除。
本文针对水下这一特殊环境下的监控,分析了此监控系统设计的系统模型以及软件实现的结构。尤其是对水下图像的目标分割方面,提出了基于统计推断的彩色图像分割算法。在此理论上建立的背景模型使得算法抗干扰性能加强,并且采用HSV色彩空间以及迭代更新,对于阴影以及光线影响的消除效果明显。本文算法下一步的工作是,进一步提高背景模型的自适应,不必要至少存在N帧无任何目标的背景图像。 参考文献
[1] C. Anderson, P. Burt, and G. Cander Wal, Chang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Using Pyramid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s, Proc. SP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