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 公司类型:其他

联系方式
  • 控制网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辉煌国际2号楼1504室
  • 邮编:100085
  • 电话:010-57116291 / 59813326
  • 传真:010-59813329
  • 网址:http://www.kongzhi.net
  • Email:mahongliang@kongzhi.net
  • 联系人:市场部
案例详细
标题交流电动机动态过程的控制
技术领域
行业石油天然气
简介本文结合单片机与电力电子新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三相电力晶闸管模块为主电路、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智能动态控制方法,研制了采用国内流行的89C52单片机构成的控制系统。实验证实了该系统使交流电力拖动实现节能运行、软起动和软停机。笔者认为在广泛的交流电力拖动中,推广该系统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
0    *

三相异频电动机因结构简单、维护容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但在电动机拖动的动态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启动时,电流过大;制动时,产生机械冲击、引发放电电弧;负载减轻时,转速不稳定、功率因数低等等。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流电动机的动态控制装置开始逐步取代一些常规的动态控制方式。

笔者提出了一种采用三相电力晶闸管模块为主电路,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智能型动态控制方法。

1          电动机动态控制原理

1.1电动机动态控制结构原理

电动机动态控制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利用三相电力晶闸管调压原理。启动时,触发角最大,,然后逐渐减小触发角,直到晶闸管完全导通,实现了软起动。运行时,若I<IN,增大触发角,电动机线电压下降,使电动机功率因数保持在最佳状态。停机时,若为瞬态停机方式,则无触发脉冲;若为软停机方式,则控制晶闸管的触发脉冲,实现无弧、平稳停机。

1.2        动态控制模式

1.2.1  软起动模式

采用斜坡限流软起动方式,如图2所示。


    在电动机起动的初始阶段(
OA),晶闸管控制其输出电压的升高,使得电流依调定的速率升高,当电流达到设定的电流幅值Im后,电流保持恒定,直到起动完毕。电流限幅值Im一般取额定电流2倍,即Im=2 IN

1.2.2  软停机和瞬态停机模式

采用斜坡软停机方式,如图3所示,原理同上。


    瞬态停机:电动机瞬时断电,此后依靠惯性或制动装置停机。比如:因故障、或要求准确定位的停机时,应采用此模式。

1.2.3  节能运行模式

当负载力矩(负载电流)减小时,自动调节晶闸管的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保持在最佳状态。

2          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

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由单片机、采样电路、晶闸管模块、显示电路及保护电路等部分组成。

2.1  单片机电路(单片机、A/DD/A、显示电路)

单片机采用国内流行的单片机89C52,显示器接口采用8155芯片;选用0809作模数转换,用8155内部的定时器为A/D0809提供时钟信号;另外,选用DAC0832作数摸转换。

2.2        采样电路

采样电路如图4所示。


    以电动机的电流为检测对象。经交流互感器采样、桥式整流、
π型滤波、隔离,信号送单片机的A/D转换。单片机计算出晶闸管的导通角,并输出触发脉冲。触发脉冲经光电隔离、驱动放大、脉冲变压器,产生晶闸管所需的触发脉冲,控制晶闸管的导通。

2.3  晶闸管模块

晶闸管模块内含晶闸管和移相控制电路,如图5所示。


移相控制器具有同步电路和触发电路的功能。同步电路实时检测晶闸管模块的入端电压,为触发电路提供电压相角信息,保证触发脉冲与电源同步,分时触发六个晶闸管。从而实现了交流调压。
2.4  保护电路

当主电路发生过流、过压、欠压以及断相等故障时,单片机对采样信号处理后,停止输出触发脉冲,断电并报警。

同时,因经常发生过流故障,为了提高过流保护的可靠性,在主电路中采用快速熔断器。

3          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由主程序和软起动、节能、软停车,显示及报警等子程序组成,如图6所示



4          结束语
   
以单片机
89C52为控制核心,配以采样、显示、保护等硬件组成的电动机动态控制系统,实现了软起动、软停车、节能运行,减小了对传动元件的冲击,节省了电能,并设置了可靠的故障保护。该系统具有优良的性能,适于在工农业生产中广泛推广。

     

  王晓明.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

  李发海,王岩. 电机与拖动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 王云亮.电力电子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