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 公司类型:其他

联系方式
  • 控制网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辉煌国际2号楼1504室
  • 邮编:100085
  • 电话:010-57116291 / 59813326
  • 传真:010-59813329
  • 网址:http://www.kongzhi.net
  • Email:mahongliang@kongzhi.net
  • 联系人:市场部
案例详细
标题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应用
技术领域
行业
简介
内容

1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高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推陈出新促进着现代图书馆从服务内容到服务方式的全面变革。
    RFID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频识别) 技术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兴起于20 世纪90 年代, 在最近10 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RFID已成为学术界上的一个新热点。随着2003年8月国际图联大会信息技术组提出RFID 与图书馆的关系后, 近年有许多家专业公司, 如Vernon Library Supplies,Inc.等致力于在图书馆领域推广这一技术, 世界各地有若干家公共图书馆正在使用或准备使用该技术。RFID 技术在图书馆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    RFID技术概述
    RFID的定义 :RFID 是一种应用电磁波频谱, 以非接触、无视觉、高可靠的方式传递特定识别信息的网络系统。它源于无线电通讯技术, 综合了现代计算机智能控制、智能识别、Internet/Intranet 等高新技术, 顺应了计算机制造系统( 计算机CIMS) 、电子商务等热点应用的发展需要。
    RFID 的工作原理: 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 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 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 被读取器读取并解码后, 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

3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总体框架与功能
    RFID是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LAS,Library Automatic System)的关键和基础技术,整个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RFID智能标签,无线电波式防盗侦测门、柜台工作站、自助借还书机、自动还书箱、馆藏架位管理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等,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RFID 的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系统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采编编目流程,借还、安全、排架、分拣、典藏管理等环节系统。表1是两种系统的比较。

表1 传统与基于RFID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比较表

   传统自动化管理系统  基于RFID的自动化集成系统
 典藏管理   开架阅读错架严重、整架工作量大  利用射频扫描很容易找出错架书
 借还  需管理员一本本扫描   射频多本同时扫描,且可自助完成
 分拣  完全靠人工,费时费力且易出错  标签识别,自动分拣
 排架  每本书都需要按书号顺序排列  根据分拣结果归类排架
 安全  不能识别具体信息,只能简单报警  可以辨别读者身份及携带图书信息


4    应用
    欧美发达国家情况射频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少量应用于图书流通管理。
    射频技术就图书馆市场来说, 国内外形成较大的反差, 主要局限在经济发达国家,如欧美,新加坡、韩国、新西兰等国图书馆。国内的一些大学图书馆 或新的公共馆也跃跃欲试。如厦门大学图书馆、深圳市图书馆已经有了实施性方案,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也想寻求引进这一技术的新方式。

5    存在的问题
    基于RFID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已经引起国内图书馆界和集成供应商的重视,然而该系统之所以没有在国内图书馆广泛应用主要还存在标准问题、系统设备生产、集成商以及经费、兼容等问题。
5.1  关于标准
    目前, 全球有三大RFID 标准阵营: 欧美的EPC Global 、日本的Ubiquitous ID Center (UID) 和ISO/ IEC18000 。他们各自推出了自己的系列标准, 这给RFID 的大范围应用带来了困难。这三个标准相互之间并不兼容, 主要差别在通讯方式、防冲突协议和数据格式这三个方面。
5.2  芯片制作、封装及系统设备生产问题
    目前加入到RFID 芯片设计的国外芯片公司越来越多,随着技术的发展, 芯片的价格越来越低。但是目前的批量价格仍然很高, 无法达到大规模推广RFID 产品至少小于5 美分的价格要求。另外, 虽然阅读机的研发工作正在快速进行, 支持各种标准的设备不断涌现,但还存在一些如识别率、相互干扰、小型化等问题。
5.3  关于集成商
    目前国内RFID 集成商很少有自己的开发人员和软件,多是外国公司的代理商。对图书馆而言, 这是一支不够成熟的集成商队伍。他们的服务领域, 主要是人、车、物自动识别管理系统, 而“物”主要指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集装箱编组调度系统等, 而不是指图书流通管理系统, 许多专业领域没有现成的系统, 只有设计方案。至于如何与现有的图书管理集成系统配套使用, 还是自带的专用系统, 尚待研究。
5.4  关于经费
    RFID 相关设备在市场的初期发展阶段相当昂贵, 这对许多购书经费还存在严重问题的图书馆来说, 是难以承受的。另外如果大面积应用, 在管理上还有一个自有投资保护问题。

6    应用RFID技术的原则和策略
    在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建设自动化集成系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当前这一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界还未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有一定的技术前瞻性,图书馆在应用这一技术时,应努力把握好和现有设备资源的投资关系,努力找到最佳投资方案,制订出一个具有指导性的管理办法,避免造成现有资源的过多浪费。具体策略如下:
    (1) 加强技术储备。选派电子信息技术素质高的专业馆员跟踪其实际应用情况,逐步积累RFID 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实际经验, 探索RFID技术的发展规律, 找出一条适合图书馆发展RFID 技术的正确道路。
    (2)  小范围应用RFID 技术。如对于比较珍贵的孤本图书, 单本图书或某一类专业图书以及音像制品, 光碟和电脑软件等一系列非印刷品等特殊馆藏可考虑优先采用RFID 技术。利用这部分的应用, 进行RFID 技术在图书馆广泛应用的深入研究, 为今后更大范围的在图书馆乃至全馆和图书馆行业进行应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3)  加强与院系合作研究。各个高校都设有计算机学院,他们是图书馆搞RFID 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最好的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4)  借鉴其他行业。如物流业,有着比较成熟的应用, 图书馆应积极研究其它行业RFID 应用情况,为我所用。
    (5)  积极参与制订RFID 标准。前面已经提到, 当前各商家开发的电子标签产品千差万别,在容量、信息格式等方面不一致, 不同类型的产品兼容性差,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制订RFID 标准,以争取图书馆技术发展的有利地位。

7    结语
    尽管RFID 技术在图书馆广泛使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是目前RFID 的标准化工作正在世界上紧锣密鼓地进行, 有望解决标准化这一难题。同时, 随着RFID 技术的广泛应用, 它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 最终会达到多数馆能够接受的价格。RFID 技术在图书馆界之所以能够引起重视, 关键是它可以让图书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管理。再加上它的独特的性能和优势。现阶段在图书馆应用RFID 技术价格昂贵, 大规模应用不太现实, 但是现在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展速度都是极其惊人的, 这一点从计算机发展的过程就可以清楚的看出,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图书馆大发展, 需要技术进步的有利契机, 在图书馆逐步开展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不断满足读者的需要,真正实现图书馆与时俱进。
    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方便,期待更多业内人士使用RFID技术来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包括分检过程、自动化跟踪系统、借书卡数据的自动读取以及人员流动等方面,为图书馆提供解决问题的一站式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若琳.RFID 技术及其在我国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J].情报技术,2006.
[2]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