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昆仑工控----为大型专业工控企业联盟集团,以雄厚的资金为后盾,高、新、尖技术力量为核心,专门从事设计、生产、销售各种类型传感器、变送器、热工仪表、现场控制器、计算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组态软件、专用现场控制软件等。   昆仑工控现资产总额超过千万,97年总产值为800万元,98年总产值1200多万元,2000年接近3000万元。中心下属三个独立法人企业,设有遍布各地的分公司,拥有技术员工260多人。主要人员来自中科院、航天部等单位,主要以技术开发、新产品设计、生产、推广为主,产品主要为工业现场、精密测控系统服务,多次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的传感器及仪器仪表、自控工程的配套、集成工作,主要完成项目及产品应用项目有:   航天运载火箭研究院十五所:卫星用容器测控系统   海军高空侦查气球雷达姿态稳定系统   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克莱斯勒汽车油箱盖疲劳检测系统   电子部十九所:北京地铁工程温度及供水监测控制系统   北京市长话局:温湿度测控系统   海军青岛基地鱼雷发射水冲击压测量系统   航天部运载火箭山西发射场火箭燃料储罐状态检测系统及 卫星用容器检测系统等

  • 公司类型:供应商

联系方式
  • 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六街七号研华大厦六层
  • 邮编:100085
  • 电话:010-62979682
  • 传真:010-62979059
  • 网址:http://www.mcgs.com.cn/
  • Email:mcgs@mcgs.com.cn
  • 联系人:
案例详细
标题自动化组态软件的发展
技术领域仪器仪表
行业
简介
内容
    马  波
现任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经理,(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长期从事自动化软件研发工作。

1    组态软件的发展趋势

    国外组态软件,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组态软件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组态软件作为应用软件,在国外随着PC机的普及而不断发展。80年代的组态软件大都运行在DOS环境下,主要有FIX、Onspec、Paragon 500,图形功能很弱,实时性较强。90年代以后,随着微软Windows系统的出现,Wonderware公司最早开发了支持Windows下运行的工控组态软件,并在短时间内成为最大的自动化软件公司。

    近几年,国外著名硬件或系统厂商亦推出了组态软件产品,如GE公司的Cimplicity,西门子公司的WinCC等。这些组态软件,过去仅为其本身硬件配套,目前通过大力加强对其他硬件产品的驱动支持和调整软件内部的各种功能,从而发展成为专业化的通用组态软件。硬件厂商的组态软件产品目前在中国市场占有的份额也不容忽视,它们不但在对本公司硬件产品的集成配套方面具有优势,而且正在打入与其他厂家硬件产品集成的市场。

    国内组态软件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国内目前知名的组态软件公司大都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起步,经历了艰苦创业的过程,从1人或几个人开始,参照国外组态软件开发,具有较浓的模仿色彩;2000年到2005年是国内组态软件快速发展阶段,也造就了一批行业知名的组态软件公司,如MCGS、组态王和力控;06年以后国内涌现出一批新的组态软件公司,一些高校、研究所、个人也积极地搞组态软件产品,但都没有形成规模。

2    国产组态软件的现状与发展瓶颈

    目前组态软件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机遇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尤其是国家越来越强调的产业化的升级换代,对自动化行业,尤其是组态软件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十五”期间工业发展的重点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升级,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业体系结构的合理化,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采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来提升传统生产过程并改进其生产工艺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途径。目前,由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应用与维护的方便性,工业企业采用各种适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来控制新建的工业生产装置和改造已有的装置已经成为潮流。特别是国产DCS的成熟,更为大规模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提供了成本可行性。估计在整个“十一五”期间,自动化产品和系统市场会高速发展,正如我国家电行业国产品牌的兴起大大促进了家电的普及率一样。

    机遇二:由于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中国计算机的快速普及,中国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的计算机的软件人才和开发经验,为国内开发组态软件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

    机遇三:由于国家采用的引进,消化,吸收的政策的长期实施,中国的重大项目和工程不断的引进国际上最新的控制系统和软件产品,在国内积累了一批数量巨大的精通国际软件技术和现场实施经验的应用工程师。使得国内的组态软件起步比较高,直接在国际先进的软件基础上,开发出适合与中国国情的组态软件产品。

    国产组态软件的开发路线:

    路线一:学习-汉化-开发,通过学习,深入掌握国外软件产品,进行汉化开发工作;

    路线二:工程-总结-开发,通过工程项目,积累了对组态软件的应用经验,结合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的需要,自主开发组态软件。

    国产组态软件的现状:

    规模瓶颈 国内组态软件厂商的纯软件销售收入难以突破3000万元的规模,而大多数组态软件产品在500万销售额的时候就已经夭折了,到目前为止,销售能过1000万也仅仅组态王,MCGS和力控三家。上不了规模,也就难以进行大的投入,难以开发出能够和国际软件巨头真正抗衡的产品,尤其是软件产品。

    服务瓶颈 组态软件本身就是服务,组态软件要真正在市场上广泛的使用,庞大的服务工作必不可少。而国内,并没有以组态软件厂家为核心,形成一个庞大的,以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的外围利益体系。没有更多的人从组态软件这个产业利益链条中获得利益,就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产业利益链。没有产业利益链,孤军奋战的企业难以发展和壮大。

    盗版瓶颈 盗版组态软件到处可见,只要是需要花钱购买的组态软件,不管你是否知名,市场上均能够找到对应的盗版软件,严重地损害企业的健康发展。而盗版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企业问题,行业问题了,而是一个国家问题,社会问题了,并非是组态软件厂家能够解决的问题。

3    国内组态软件厂家的发展出路

    国内组态软件厂家的发展出路:

    出路一:国家大力投入和资助一批素质比较好的软件企业,用投入换取时间,在原来优秀的国产组态软件的基础上,精雕细琢,按照国际化的软件开发流程,快速开发出几个可以真正与国际软件巨头抗衡的组态软件,国内组态软件才有希望,民族工控才有希望。

    出路二:以组态软件技术为基础,结合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趋势,简化产品功能,发展以人机界面为主的综合性的软硬一体化产品。

    随着工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嵌入式系统的功能提出了更多要求,更多功能、更低成本、更小体积、更为智能,运行更稳定。适应市场需要,包含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组态软件3大部分的产品将会满足更多客户的需要。

    嵌入式计算机是以低功耗CPU为核心,集成了ROM、RAM和FLASH存储器,按照工业标准设计的硬件产品。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用WIN CE,LINUX,WXWORKS,XPE等,与硬件紧密结合,同时需要根据软件需要完成系统的定制开发。嵌入式组态软件具有较强的实时性,软件功能接近于组态软件的功能,可以存储数据,报表,对外提供数据,监视和控制PLC、控制器、模块和仪表的数据变化。

    出路三:以组态软件平台为基础,借用多年开发软件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组态软件主要用于系统集成和产品配套,目前的系统集成水平还不是很高,主要是通过组态软件采集PLC、控制器、模块等,完成对设备的监视与控制。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多的企业要求对企业内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提供决策层快速做出决策。组态软件与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其它信息系统的结合是工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