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是西门子股份公司中最大的集团之一,是西门子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动化和驱动领域的世界先驱,A&D 目前拥有 70,500 多名雇员,遍布 193 个国家,在2005/06财政年度(截止到2006年9月30日)销售业绩高达128亿欧元, 接受订单达141亿欧元。我们始终致力于给您带来新理念和新技术,为您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 公司类型:供应商

联系方式
  • 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自动化系统部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7号邮政信箱: 8543
  • 邮编:100102
  • 电话:010-64768888
  • 传真:010-64764915
  • 网址:http://www.ad.siemens.com.cn/
  • Email:adweb@siemens.com
  • 联系人:
案例详细
标题聚焦MES
技术领域仪器仪表
行业
简介
内容
    MES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来说再也不是陌生的词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MES为企业带来的明显优势和长期效益。但是,是否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应用MES?  国内制造企业在应用MES软件时,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如何把MES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发挥其最大的功能?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分别对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MES部门经理Davide  Cassinadri, GE Fanuc智能设备大中国区MES产品经理赵榕,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技术总监赵金全以及北京三维力控实时数据库部门经理廖常斌进行了采访。

    您如何评价目前国内的MES市场?您感觉去年和今年的MES市场有何不同?

图片 



北京三维力控实时数据库部门经理 廖常斌

    廖常斌先生:制造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MES市场容量巨大。1990年代中期MES便进入中国,到现在已有将近十个年头,MES市场早已形成,但是,一直到四年前, MES一直定位在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层,应用更多地强调其管理功能而忽略其监控功能。



    近几年来,随着现场控制层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MES直接采集生产过程数据成为可能;实时数据库的引入,提供了一种保存海量生产过程数据的工具;MES标准与特定行业应用结合经验的推广,使MES又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


    今年的MES市场与去年相比,具有同样的市场热度,但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性:


    · 国内MES标准已得到很多企业和系统集成商的认可和执行,MES应用更加规范;

    · 更多的国内外公司和更多的产品进入MES领域;

    · MES开始出现市场细分和小型化的特征。

图片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技术总监  赵金全

    赵金全先生:中国的MES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在冶金、石油化工、烟草等行业有较多应用,其它的大部分行业还在探索过程中。目前MES所处的阶段与国内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制造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近十年来ERP和基本的设计软件在制造企业中已经有了较多应用,大部分企业ERP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其原因有很多,有不少企业通过实施MES并与ERP有机集成,反过来对ERP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近两年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型制造企业带来了一定压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制造业升级和转移步伐持续加快,使得中国制造业正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尽快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在中国企业中正在逐步推行,现场管理又是精细化管理推进的重点之一。MES关注企业生产制造流程的改善,在支持企业精细化现场管理方面有重大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您认为MES为国内制造业企业带来了什么?


    赵金全先生:

    我们知道制造企业在运营管理上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产能、人员效率、库存、质量,生产成本等等。除此之外,中国的制造企业普遍存在产业集中度偏低,技术水平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是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在生产运营管理方面,通过MES的实施,能够帮助企业促进管理变革,推动流程的标准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程度,信息系统的实施有利于企业进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在目前的全球化背景下,尤其具备重要的意义。

图片




GE Fanuc
智能设备大中国区MES产品经理 赵榕

    赵榕先生:首先,MES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如吉利汽车宁波基地通过实施Proficy MES,日产量提高了15%,整车装配质量有明显提高,在感觉到MES带来的效益后,吉利更是把MES作为其新品牌FC2-3建设的必选装备;


    第二,MES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复杂的生产管理,如烟草行业正逐渐由全配方的生产方式向能够打造特色中式卷烟的分组加工的生产方式过渡,但是现有的管理系统很难实现及时有序的生产组织,而通过MES,则能够有效协调各生产资源,并根据半成品(烟叶、烟丝)加工要求,灵活切换加工工艺参数;

第三,MES能够实现产品的生产质量全程追踪。对于产品质量的追踪是大部分企业实施MES的一大诉求,汽车行业,通过对整车装配零部件的记录,可便于企业实现快速、低成本(有效控制了召回范围)的召回,对改进整车品质,维护企业形象有较大的帮助。食品饮料行业,通过批次的追踪,能够建立食品饮料的质量监测体系,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硬件条件(FDA认证等)。


     国内制造业企业应用MES的难点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图片




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MES部门经理Davide  Cassinadri

Davide Cassinadri先生:我认为目前国内企业MES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客户并不十分了解自己对MES的需求是什么,客户对MES的应用也不是很明确。在欧洲,客户通常都会向MES供应商提供一个详细的要求清单来说明自己具体的需求,这样使MES供应商可以一目了然,有针对性的提供一套满足客户最大需求的MES系统。而在中国却恰恰相反,客户并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从MES中得到什么,而因为没有具体的需求,MES供应商也只是提供一个完整的MES概念,但这也许并不是客户真正需要的东西。


    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客户的角度讲,希望客户能够更加主动的去了解MES产品,以及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MES产品;第二,从MES供应商的角度讲,也会更多的为客户做一些关于MES的介绍及展示,使他们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MES产品,此外,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专家为中国的一些工厂做培训和咨询,使他们充分的了解MES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廖常斌先生:
国内制造业企业应用MES,有以下几个难点:


    · MES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能否适应这种改变;

    · 如何将MES标准与行业和企业的特性相结合,形成满足需求的系统;

    · 如何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选择实用的系统,选择需要的模块;

    · 如何维护和管理MES系统,使之成为有用的系统。


    从企业角度,在选择应用MES时,一定要明确:应用MES的时机是否成熟,在管理流程、基础自动化、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否已完善;在选择产品时,要选择有经验、在同行业有成功应用案例的产品和系统;在实施MES时,要在企业内部培养MES管理和应用人才。

 

    MES软件需要如何解决产品通用性与需求个性化之间的矛盾?


    Davide Cassinadri
先生:西门子的MES产品非常好的解决了这个矛盾。它分成不同的层面。


    首先,SIMATIC IT能够提供一个通用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满足客户的通用要求;


    第二,SIMATIC IT还具有跨行业的数据库。库被组织在不同的层次:


    SIMATIC IT
跨行业库:可以提供给认证合作伙伴。它们提供可以跨行业库的类对象。


    行业库:包含特定行业(例如,食品饮料行业或者制药业)专用的对象和规则集。


    用户解决方案库:基于上述库,根据特定的用户需求,选择包含的对象和规则。


    此外,为了更好的解决客户独特性的要求,西门子对SIMATIC IT进行了捆绑定位。捆绑组合了各个SIMATIC IT组件的工程,可以实现特定的制造目标。根据这种方法,可以采用特定捆绑解决典型的制造问题,定位特定的用户。每个SIMATIC IT捆绑都存在于一系列的可扩展解决方案中,这些解决方案可以按需扩展,从入门级直至SIMATIC IT Production Suite捆绑。这些捆绑都可以扩展,某种意义上说,某个捆绑是比其他级别更低的捆绑的扩展。它们随时可以“纵向”升级。


    定义捆绑有三个决定性因素,可扩展性、针对性和透明性。可扩展性要求提供合适的入门级规模和规格,还需具备“开始、学习和成长”的功能。该方法可以更好的按预算资金进行调整,我们可以支持此类销售模式。即:先启动一个低级别解决方案,然后,根据用户的可能需求进行扩展;


    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好的满足特定的用户需求,并有助于理解各个单一的SIMATIC IT捆绑所解决的使用难点;透明性能更容易的做出解决方案价格有关的决策。


    每种捆绑都可以为特定类型的任务提供所有的、必不可少的功能。任何时候,通过“Power Pack”,用户都可以将其升级至较高级别。


    通过以上几点,SIMATIC IT可以很好的整合通用性和个性化之间的矛盾。


    赵榕先生:
首先MES应该在行业层面具有许多共性,作为MES产品供应商应该注重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同时应该提供相应的客户化和二次开发接口,让用户在行业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个性化。

 

    目前来说MES的成本比较高,但部分中小企业也有这个需求,您对他们有何建议?


    廖常斌先生:
MES应用已开始向小型化方向发展,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完整的MES功能多且成本较高,对中小企业而言,首先应该选择性价比高的MES产品,不要盲目攀比,也不要追求高大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将MES分阶段实施。

赵榕先生: 对于中小型企业,同样也有生产管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企业不妨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可采用模块化的MES软件,分模块逐步实施,这样,既能够降低实施成本,又可以适应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