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是西门子股份公司中最大的集团之一,是西门子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动化和驱动领域的世界先驱,A&D 目前拥有 70,500 多名雇员,遍布 193 个国家,在2005/06财政年度(截止到2006年9月30日)销售业绩高达128亿欧元, 接受订单达141亿欧元。我们始终致力于给您带来新理念和新技术,为您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标题 | 聚焦MES |
技术领域 | 仪器仪表 |
行业 | |
简介 | |
内容 |
MES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来说再也不是陌生的词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MES为企业带来的明显优势和长期效益。但是,是否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应用MES? 国内制造企业在应用MES软件时,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如何把MES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发挥其最大的功能?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分别对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MES部门经理Davide Cassinadri, GE Fanuc智能设备大中国区MES产品经理赵榕,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技术总监赵金全以及北京三维力控实时数据库部门经理廖常斌进行了采访。
您如何评价目前国内的MES市场?您感觉去年和今年的MES市场有何不同? ![]() 北京三维力控实时数据库部门经理 廖常斌 廖常斌先生:制造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MES市场容量巨大。1990年代中期MES便进入中国,到现在已有将近十个年头,MES市场早已形成,但是,一直到四年前, MES一直定位在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层,应用更多地强调其管理功能而忽略其监控功能。
· 更多的国内外公司和更多的产品进入MES领域; · MES开始出现市场细分和小型化的特征。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技术总监 赵金全 赵金全先生:中国的MES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在冶金、石油化工、烟草等行业有较多应用,其它的大部分行业还在探索过程中。目前MES所处的阶段与国内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制造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近十年来ERP和基本的设计软件在制造企业中已经有了较多应用,大部分企业ERP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其原因有很多,有不少企业通过实施MES并与ERP有机集成,反过来对ERP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近两年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型制造企业带来了一定压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制造业升级和转移步伐持续加快,使得中国制造业正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尽快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在中国企业中正在逐步推行,现场管理又是精细化管理推进的重点之一。MES关注企业生产制造流程的改善,在支持企业精细化现场管理方面有重大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您认为MES为国内制造业企业带来了什么?
赵榕先生:首先,MES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如吉利汽车宁波基地通过实施Proficy MES,日产量提高了15%,整车装配质量有明显提高,在感觉到MES带来的效益后,吉利更是把MES作为其新品牌FC2-3建设的必选装备;
第三,MES能够实现产品的生产质量全程追踪。对于产品质量的追踪是大部分企业实施MES的一大诉求,汽车行业,通过对整车装配零部件的记录,可便于企业实现快速、低成本(有效控制了召回范围)的召回,对改进整车品质,维护企业形象有较大的帮助。食品饮料行业,通过批次的追踪,能够建立食品饮料的质量监测体系,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硬件条件(FDA认证等)。 国内制造业企业应用MES的难点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Davide Cassinadri先生:我认为目前国内企业MES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客户并不十分了解自己对MES的需求是什么,客户对MES的应用也不是很明确。在欧洲,客户通常都会向MES供应商提供一个详细的要求清单来说明自己具体的需求,这样使MES供应商可以一目了然,有针对性的提供一套满足客户最大需求的MES系统。而在中国却恰恰相反,客户并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从MES中得到什么,而因为没有具体的需求,MES供应商也只是提供一个完整的MES概念,但这也许并不是客户真正需要的东西。
· 如何将MES标准与行业和企业的特性相结合,形成满足需求的系统; · 如何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选择实用的系统,选择需要的模块; · 如何维护和管理MES系统,使之成为有用的系统。
MES软件需要如何解决产品通用性与需求个性化之间的矛盾?
目前来说MES的成本比较高,但部分中小企业也有这个需求,您对他们有何建议?
完整的MES功能多且成本较高,对中小企业而言,首先应该选择性价比高的MES产品,不要盲目攀比,也不要追求高大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将MES分阶段实施。 赵榕先生: 对于中小型企业,同样也有生产管理方面的需求,因此,企业不妨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可采用模块化的MES软件,分模块逐步实施,这样,既能够降低实施成本,又可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