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标题 | 变频器的故障排除 第4讲 变频器过热故障及案例分析 |
技术领域 | |
行业 | 石油天然气 |
简介 | 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功耗,并通过自然散热、对流散热、液冷散热三种方式将运行温度确保在40℃。本文将主要探讨变频器过热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其处理办法,并以“收卷变频器过载”案例阐述了过热故障排除的步骤,同时对变频柜安装方式提出了比较实用的建议。 |
内容 |
![]() 李方园(1973-) 男,浙江舟山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于变频器等现代工控产品的应用与研究工作。 摘要: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功耗,并通过自然散热、对流散热、液冷散热三种方式将运行温度确保在40℃。本文将主要探讨变频器过热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其处理办法,并以“收卷变频器过载”案例阐述了过热故障排除的步骤,同时对变频柜安装方式提出了比较实用的建议。 关键词:变频器;过热故障;对流散热;液冷方式 Abstract: AC inverter produces a certain degree of power consump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During this process, natural cooling, convection cooling and liquid cooling ensure the inverter’s operating temperature to be under 4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inverters overheat and its solution . Finally the example of “reeling inverter overheat” is explained, and remedy steps are carried out, including suggestions of the AC inverter cabinet installation. Key words: AC inverter; Overload fault; Convection Heating-sinking; Liquid-cooling method 1 前言 变频器作为一种变流器在运行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功耗。由于使用器件不同,控制方式不同,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变频器所产生的功耗也不尽相同。资料表明变频器的功耗一般为其容量的4~5%。其中逆变部分约占50%,整流及直流回路约40%,控制及保护电路为5~15%。10℃法则表明当器件温度降低10℃,器件的可靠性增长一倍。可见如何处理变频器的散热,降低温升,提高器件的可靠性,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多么重要。 本文将主要探讨变频器过热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其处理办法。 2 变频器散热的结构分析 从目前变频器的构造分析,散热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自然散热、对流散热、液冷散热。 (1)自然散热 对于小容量的变频器一般选用自然散热方式(如图1a),其使用环境应通风良好,无易附着粉尘及飘浮物。此类变频器的拖动对象多为家用空调、数控机床之类,功率很小,使用环境比较优良。 另外一种使用自然散热方式的变频器容量并不一定小,那就是防爆变频器。对于此类变频器小容量可以选用一般类型的散热器即可,要求散热面积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大一些,散热肋片间距小一些,尽可能的增加热辐射面积。对于大容量的防爆变频器,如使用自然散热方式建议使用热管散热器。热管散热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散热器,它是热管技术与散热器技术结合的一种产品,它的散热效率极高,可以将防爆变频器的容量做的比较大,可达几百kVA。这种散热器相对普通散热器,所不同之处就是体积相对大,成本高。这种散热方式与水冷散热相比较还是有优势的:水冷要用水冷器件,水冷散热器以及必不可少的水循环系统等等,其成本比使用热管散热器散热高。业界反映热管散热器性能好,值得推广。 自然散热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穿墙式”自然散热,这种散热方式最多减少80%的热量,其特点是变频器的主体与散热片通过电控箱完全隔离,大大提高了变频器元器件的散热效果。如图1b所示。这种散热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做到定时清理散热器,且能保证电控箱的防护等级做得更高。象常见的棉纺企业由于棉絮过多,经常容易堵塞变频器的通风道,导致变频器的过热故障,用穿墙式自然散热就能很好得解决这一问题。 图1 自然散热方式 (2)对流散热 对流散热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散热方式,如图2所示。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半导体器件散热器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趋向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而新产品则向低热阻,多功能,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自动化生产与安装等方向发展。世界几大散热器生产商,产品多达上千个系列,并全部经过测试,提供了使用功率与散热器热阻曲线,为用户准确选用提供了方便。同时散热风机的发展也相当快,呈现出体积小,长受命,低噪声,低功耗,大风量,高防护的特点。如常用的小功率变频器散热风机只有25mm×25mm×10mm;日本SANYO长寿命风机可达200000h,防护等级可达IPX5;更有德国ebm大风量轴流风机,排风量高达5700m3/h。这些因素为设计者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选择空间。 对流散热正是由于使用的器件(风机、散热器)选择比较容易,成本不是太高,变频器的容量可以做到从几十到几百kVA,甚至更高(采取单元并联方式)才被广为采用。 (3)液冷散热 水冷是工业液冷方式中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如图3所示。针对变频器这种设备选用该方式散热的很少,因为它的成本高,用在小容量变频器时体积大,再由于通用变频器的容量在几kVA到近百kVA,容量不是很大,很难将性价比做到让用户接受的程度,只有在特殊场合(如需要防爆)以及容量特别大的变频器才采用这种方式。 水冷变频器在欧洲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轮船、机车等高功率且空间有限的场合。相对于传统的风冷变频器,水冷变频器更有效地解决了散热问题,从而使高功率变频器的体积大大缩小,性能更加稳定。体积的减小意味着节省了设备安装空间,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很多特殊场合对变频器体积的要求。如芬兰VACON公司的400kW水冷变频器,其体积仅为同等级的风冷变频器的五分之一。 资料表明,散热器表面经电泳涂漆发黑或阳极氧化发黑后,其散热量在自然冷却情况下可提高10~15%,在强迫风冷情况下可提高20~30%,电泳涂漆后表面耐压可达500~800V。所以在选择散热器及制定加工工艺时,对散热器进行上述工艺处理会大大提高本身的散热能力,还可以增强绝缘性,降低了因安装不当造成的爬电距离过小,电气间隙不够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散热效果优劣与安装工艺有密切关系,安装时应尽量增大功率模块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降低热阻,提高传热效果。在功率器件与散热器之间涂一层薄薄的导热硅脂可以降低热阻25~30%。如需要在功率器件与散热器之间加绝缘或加垫块来方便安装,建议使用低热阻材料:薄云母,聚酯薄膜或紫铜块,铝块。合理安排器件在散热器上的位置,单件安装时应使器件位于散热器基面中心位置,多件安装时应均匀分布。紧固器件时需保证扭力一致。安装完毕后不宜对器件及散热器再进行机械加工,否则会产生应力,增加热阻。单面肋片式散热器,适于在设备外部作自然风冷,即利于功率器件的通风又可降低机内温度。自然风冷时,应使散热器的断面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强迫风冷时,应使气流的流向平行于散热器的肋片方向。 无论采用哪种散热方式,都应根据变频器的容量,确定它的功耗,选择适当的风机,以及适当的散热器,达到优良的性价比,同时也应将变频器所使用的环境因素充分考虑到。针对环境比较恶劣(高温,高湿,煤矿,油田,海上平台)的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变频器正常可靠的运行。从变频器本身,应尽可能的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针对灰尘、风沙的影响可以进行密封处理,只有散热器风道与外界空气接触,避免了对变频器内部的影响;针对盐雾,潮湿等可以对变频器各部件进行绝缘喷涂处理;野外作业用变频器要加防护,做到防雨、防晒、防雾、防尘;对于高温高湿环境可以增加空调等设备进行降温除湿,给变频器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变频器可靠运行。 3 变频器过热的处理方法 对于变频器过热故障,一般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1)采用风扇散热 变频器内装风扇可将变频器箱体内的热量带走。 (2)降低运行环境温度 变频器是电力电子装置,内含电子元件、电解电容等,所以温度对其寿命影响较大。通用变频器的环境运行温度一般要求-10℃~+50℃,如果能降低变频器运行温度,就延长了变频器的使用寿命,性能也稳定。 在具体问题处理过程中,不同的变频器过热故障应该按照自身的代码进行逐步定位,如艾默生变频器EV/TD系列的过热故障代码显示E011(IPM散热器过热)、E012(整流桥散热器过热),其故障定位如图4所示。 4 案例分析:收卷变频器过热 (1)故障现象 某电池厂使用2台ABB变频器ACS800-01-0025-3来控制锌板收卷传动(图5所示),由于收卷涉及到快速制动,需要使用制动电阻来吸收过压能量。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变频器经常报故障FF83“FAN OVERTEMP”,提示变频器过热。检查环境温度也正常,同时也将变频柜全敞开,使用排风机进行对吹,发现其中一台变频器报故障次数少了许多,但另外一台变频器还是不停地报过热故障。 (2)分析处理 检查变频柜的设计,发现有严重问题,图6所示为原来变频器放置图。变频器1的热风加上制动电阻1的热量一起进入变频器2的进风通道,导致进风温度远远超过+40℃,从而导致变频过热故障。 安装隔板,重新放置制动电阻。 两台变频器上下安装时,必须安装导流挡板(如图7所示),以避免下面的变频器排出的热风进入上面变频器的散热风道。同时,由于制动电阻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必须把它安置在变频柜外的安全位置。 (3)案例归纳 在变频器的散热方式中,自然散热和对流散热都是利用环境中空气的交换,因此在控制柜内安装这两种散热方式的变频器,必须考虑到风道设计。通常,控制柜的进风口可以选择柜门前侧底部,出风口可以选择顶部散热,在多台变频器安装时,必须考虑导风装置,以避免变频器上下单纯的层叠式安装。因为在这种层叠式安装设计中,最下面变频器散热后的热风将直接吸入到上面变频器的进风口,最后导致散热效果差。装设了导风装置后,能够保证不同位置的变频器进风温度相当。 5 结束语 通常,变频器安装在控制柜中。一台变频器的发热量可以用以下公式估算:发热量的近似值= 变频器容量(kW)×55 [W],其中变频器容量是以恒转矩负载为准的(过流能力150% × 60s),如果变频器带有直流电抗器或交流电抗器, 并且也在柜子里面, 这时发热量会更大一些。 电抗器安装在变频器侧面或测上方比较好。 这时可以用估算:变频器容量(kW)×60 [W],因为各变频器厂家的硬件都差不多,所以上式可以针对各品牌的产品。注意:如果有制动电阻的话,因为制动电阻的散热量很大,因此安装位置最好和变频器隔离开,如装在柜子上面或旁边等。那么,怎样采能降低控制柜内的发热量呢? 当变频器安装在控制机柜中时,要考虑变频器发热值的问题。根据机柜内产生热量值的增加,要适当地增加机柜的尺寸。因此,要使控制机柜的尺寸尽量减小,就必须要使机柜中产生的热量值尽可能地减少。如果在变频器安装时,把变频器的散热器部分放到控制机柜的外面,将会使变频器有70%的发热量释放到控制机柜的外面。由于大容量变频器有很大的发热量,所以对大容量变频器更加有效。还可以用隔离板把本体和散热器隔开, 使散热器的散热不影响到变频器本体。这样效果也很好。变频器散热设计中都是以垂直安装为基础的,横着放散热会变差的! 关于冷却风扇一般功率稍微大一点的变频器, 都带有冷却风扇。同时,也建议在控制柜上出风口安装冷却风扇。进风口要加滤网以防止灰尘进入控制柜。需要注意的是,控制柜和变频器上的风扇都是必要的,不能谁替代谁。 参考文献 [1] 李方园. 变频器行业应用实践[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 李方园. 变频器自动化工程实践[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 李方园. 变频器故障排除[M]. 01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 马骏,张腾. 济钢KR罐车变频器F011过电流故障的处理[J]. 变频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