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石化行业存在着十分突出的安全隐患,和利时公司能提供什么方案来避免和解决这类问题?
石化行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等特点,在企业内不同的原材料和产品又分别又程度不同的危害。与其它行业相比,石油和化工行业生成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危险性和危害性更大。因此石化行业更强调系统的安全性和高可靠性。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先进的控制器系统
和利时公司完全自主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大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HOLLiAS-MACS)系统”,运用了网络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控制技术、模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先进技术,统一了生产制造和工艺过程技术,解决了数据管理、配置编程、通讯等集成化的问题,强化现场总线,打破控制领域的界限。系统的可靠性、冗余性、先进性、可维护性、开放性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适用于干扰严重的中国工控现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满足了大、中型企业对DCS系统的应用要求。
系统采用了容错设计,高可靠性的器件、工艺,带校验的内存,抗振,热设计,降额设计等环节和手段,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稳定的系统网络
对于单个工程:实时数据使用对等网络结构,每台机器上都运行实时数据库,由于数据都来自控制器,所以数据一致性得到保证,由于控制器端的缓冲机制,数据同步得到保证,优点是任意一台操作员站发生故障,都不会影响其它操作员站的正常工作;历史数据可以配备历史站,操作员站可以兼做历史站,历史趋势日志数据在历史站中保存,有效地分担了数据和网络的负荷。
多个工程采用域结构。可以根据对象的位置、范围、功能和操作特点等,把整个控制系统用高速实时冗余网络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分系统,一个分系统构成一个域,并且各个域之间可以通过标准的协议或中间件进行数据交换。这种体系结构既可以根据现实情况灵活配置工程,又便于扩展改造。并且平台开放,具有集成异构系统的能力。
隔离技术
·系统总线和模块之间采用光电隔离
·系统电源和模块电源之间采用DC/DC隔离
·网络具有物理层和协议层双重隔离
·全系列模块的各个通道之间完全电气隔离,独立A/D
冗余技术
·网络冗余
·电源冗余
电源均流冗余,采用分布式、散热性好、安全且易维护。
·控制器冗余
·IO卡件冗余
·DP总线冗余
·背板内部电路冗余
丰富的自诊断
系统对设备(包括卡件)进行自诊断,并在发生故障时给出指示,使运行人员能立即确定故障部位,并更换设备。
·设备诊断
·包括电源、模块、通道诊断。
·历史站诊断
·实时站诊断
·操作站诊断
·网络诊断
操作安全
·分权限操作,分工段操作,相互合作,互不影响;
·操作员站在线系统运行后,可以使用普通键盘进行安全的操作当操作员站在线运行起来后,如果不是工程师级别,则锁定系统键。
·充分检查数据输入的合法性、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错误;
防病毒
·采用和利时专用的HSIE(和利时工业以太网),保证了系统网络的安全性
·控制器内置软件防火墙
·系统配置防病毒软件,有效防止病毒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