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作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权威旗舰网络媒体,控制网创立于1999年7月,是中国举行的第十四届IFAC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大会的中国官方组织机构的唯一指定网站。控制网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 委员会(ECC)的秘书处常设之地。是北京自控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网站。

  • 公司类型:其他

联系方式
  • 控制网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辉煌国际2号楼1504室
  • 邮编:100085
  • 电话:010-57116291 / 59813326
  • 传真:010-59813329
  • 网址:http://www.kongzhi.net
  • Email:mahongliang@kongzhi.net
  • 联系人:市场部
案例详细
标题石油石化行业应急管理系统设计及建设
技术领域
行业石油天然气
简介本文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的特点,通过对应急管理业务的分析,提出了石油化工生产应急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内容和功能,并总结了实施案例,可为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
内容

                              
    张子良
(1966-)男,黑龙江大庆人,大学本科,现就职于大庆石化公司信息技术中心,研究方向为石油石化行业生产指挥与应急管理。

    摘要:本文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的特点,通过对应急管理业务的分析,提出了石油化工生产应急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内容和功能,并总结了实施案例,可为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石油化工;应急管理系统

    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系统是针对一旦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火灾、爆炸、中毒以及环境污染等紧急突发性事故,辅助管理人员迅速了解相应情况,通知相关人员,掌控事故状态,提供解决处理办法的一套解决方案。进而保证能够准确快速、高效有序地对紧急事故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及周边群众的生命;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避免企业声誉由此而遭受重大影响。

    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在国外石油开发和石油化工生产中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如美国能源部和挪威能源部在给石油开发作业者签发许可证时,要求作业者必须递交应急计划,否则不予签发。我国石油行业的应急管理系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的,目前一些沿海油田如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辽河油田等,均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应急管理系统,并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在安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应急管理系统已是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石油勘探开发、化工生产所在区域人口相对密集,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丰富,环境十分敏感的地区,发生事故后污染范围较大,一旦失去控制,后果非常严重。因此,若没有健全的应急管理系统是无法适应当前生产和安全、环保需要的。

    1 应急管理业务分析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协调、善后和评估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概括。有效的应急管理应具备反应快速、应对有效、组织协调、适应事件的动态变化的基本特性。根据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一般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如图1所示。
               
                     

    因此,对一个完备而健全的应急管理平台的技术要求是:

    (1)不仅仅是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只能提供“过去”和“现时”的状态数据,应急平台需要提供“未来”灾害发展趋势、预期后果、干预措施、应急决策、预期救援结果评估,以及实现全方位监测监控,具有发现潜在威胁的预警功能。

    (2)不仅仅是指挥平台:应急平台是为应急管理服务的,包括“平时”以及“战时”,应急平台能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科学预测和危险性评估,能动态生成优化的事故处置方案和资源调配方案,形成实施应急预案的交互式实战指南,为应急管理提供便捷的工具,为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手段。

    所以,应急管理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可靠有效工具;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功能。

    建设应急管理系统,首先要设计和规范应急业务流程。应急业务流程是企业应急指挥人员在应急管理体系下,统一调配企业内部应急资源,协调社会应急资源,进行应急处置的业务活动及其关联和集成。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整个生命周期内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演变规律和应急预案体系中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规定,企业内部各单位根据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对事件信息逐级采集和上传或上报,各级单位接警后根据应急预案的规定对事件的严重程度做出初步判断,进行事件分级,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应急管理系统是遵循应急业务流程开展的,对应急业务流程的分析是设计应急管理系统的基础。

    2 应急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

    应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事件预防、应急响应、事件分析、应急培训演练等,应急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应急管理系统功能
    2.1 事件预防

    主要实现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对应的防范措施,对危险源进行分类、管理、动态监视和防范。

    2.2 应急响应

    主要实现接警信息管理,预案启动,应急预案响应执行(应急抢修、应急人员调用、应急物资调用、应急联动),信息发布,应急信息查询,辅助决策。

    2.2.1 接警信息管理

    实现对报警信息分类管理。包括通过接警情况信息、现场语音和视频对事故进行分析确认,通过短信和其他技术手段发出警报(即能向相关处理人员手机发送短信,通知警报),并为后续调查分析提供原始数据。

    2.2.2 预案启动

    在发生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情况下,根据事件类型、级别启动相应预案。

    2.2.3 应急预案响应执行

    发生突发事件时, 整个应急系统将依赖数字化应急预案运转,进行应急指挥的全过程处理,系统并自动记录事故处理过程。

    (1)预案调用:根据预案内容生成各个事件处理程序(警戒隔离、人员疏散、现场救援、应急抢修等),现场操作人员可按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操作,也可每操作一步都会经指挥人员确认后执行下一步,系统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并记录操作过程和必要的参数信息等。

    (2)应急人员的调用:系统以短信、广播等多种形式通知应急人员到现场,同时记录通知的人员,并显示应急人员的应急职责。应急物资的调用:实现包括抢修设备、消防设备、特种车辆、人员防护设备、物资车辆等查询,应急物资调用方案的显示,应急物资的调用,消耗情况的查询。调用车辆时,可由GPS系统提供车辆运行信息查询、周边交通环境查询、越界报警、轨迹回放、最短路径提示等信息,如图3所示。

                      
                            
                                    图3  地图上显示实时车辆及车辆相关信息
    (3)应急联动:实现对包括公司内部的联动单位和外部的联动单位,上级主管单位的协调和调用。系统可以根据预案的执行情况和事件进展情况,更改警报级别。值班人员依据反馈信息进行必要的信息查询检索,及时通过无线和有线通信系统发出调整的语言和文字命令。并将反馈信息添入事故记录中。

    2.2.4 信息发布

    提供统一的浏览器访问界面,可对内、对外服务, 各个部门、有关人员根据权限的不同可查看发布的信息。

    2.2.5 应急信息查询

    (1)生产数据监控:可通过视频、实时数据等对生产数据进行监控。

    (2)救援相关信息查询:可以依赖于GIS或不依赖于GIS两种方式,根据事件扩散范围查询事件发生地附近的各项救援信息(车辆、医疗、救援设备等),危险源信息,周边建筑物信息,人员分布等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地图上显示扩散范围
    (3)设备信息查询:根据事件发生地点自动列出发生事件的设备、装置等信息。

    (4)地图查询:在地图上显示事故发生地周边的管线,建筑物,装置等情况。

    2.2.6 辅助决策

    (1)调用知识库和专家系统,参照相似历史事故的处理过程,找到事故最优处理方法。

    (2)根据气象信息、地形地貌信息、有害物质物理化学性质信息等对事故发展进行预测,分析后果危险性,确定警报级别,并根据进展改变警报级别。

    2.3 事件分析

    主要实现将突发事件原因,应急物资使用情况,经验教训,经济损失,处理过程,图片等信息的录入、保存、打印、导出;实现对历史事件的统计分析。

    2.4 应急培训、演练

    (1)主要实现按历史事件进行演练,调度员通过演练来了解事件发生时的处理步骤,有助于调度员熟悉业务流程。

    (2)对某类事件的演练,系统模拟紧急情况,事故发生后演练步骤,记录演练操作的流程,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

    2.5 应急支撑体系管理

    主要实现对历史事件、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等管理。

    3 结论

    石油化工应急管理系统实现了事前预防、事中应急处理、事后评估以及应急培训的全程一体化管理,真正起到了平时培训管理,战时应急处置的作用。对于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新华, 邹圆, 肖武, 韩志忠, 王克峰, 姚平经. 石油化工企业智能巡检与协同故障应急处理系统[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8(3) .

    [2] 秦勇, 王卓, 贾利民. 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体系框架及应用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1) .

    [3] 王宁, 王延章. 应急管理体系及其业务流程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07(4) .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0年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