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中达电通成立于上海,自营业以来,保持着年均增长30.7%的高速发展,为工业级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动力、视讯、自动化及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在通信电源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同时也是视讯显示及工业自动化方案的领导厂商。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电梯电气技术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电梯电气主要分为控制和驱动两个部分,中达电通依靠母公司台达集团多年来在电子行业的积累,电梯行业产品从电梯电源部分、控制部分,一直延伸到驱动部分,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台达平板电源产品提供高品质的电源保证,确保电梯控制和驱动产品的电源质量;台达ES系列PLC产品提供灵活的接口和稳定的品质,广泛应用于电梯扶梯控制;台达VFD-VL电梯专用变频器,提供电梯安全平顺的驱动效果;台达IED一体机将电梯控制与电梯驱动融为一体,提供电梯厂商更加经济的选择;台达VFD-DD系列电梯门控专用变频器,简化电梯门控系统,并提供多种控制模式;台达AFE2000及REG2000系列能源治理和能量回馈系统,可同时达到提升电力质量和减少电费支出的效果,环保节能。
中达电通电梯行业处经理 冯嘉平
强大的解决方案能力和服务能力
除去丰富和品质优良的产品外,中达电通电梯行业处经理冯嘉平先生认为:“强大的行业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和卓越的服务能力,是台达在电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台达持续引进国内外性能领先的产品,据冯嘉平介绍,其技术方案中心在深入了解中国客户营运环境下,依据各行各业工艺需求,提出完整解决方案,为客户创建竞争优势。不仅提供多样化的通用型产品,更能为国内行业用户提供行业专用产品。如为电梯行业就先后推出专用平板电源产品、专用PLC、专用变频器、一体机和电源回生单元,这些紧贴电梯制造商需求的产品受到广大电梯行业用户的认可和支持。而且台达一直保持强劲的产品开发能力,每年不断有新品面市,为国内用户带来更多选择和发展机会。
同时, 冯嘉平强调, 凭借子公司中达电通,台达在大陆设有41个分支机构、64个技术服务网点与12个维修网点。依靠这张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建立训练有素的行业技术服务团队,得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售前服务,和最可靠的售后保障服务。
直面挑战
受益于近十年来国家城市基础建设、交通、住宅、商业环境的改善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电梯行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梯制造企业数量剧增,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电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日趋恶化,产业发展面临瓶颈。
越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越应该贴近用户。冯嘉平告诉记者,台达通过对电梯行业的深入研究与观察,坚持为行业客户提供差异化、创新型整体解决方案,创立与用户互相依赖、持续发展的模式,帮助用户提升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利润。
冯嘉平认为,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主要电梯出口国之一,国内电梯控制技术已经得到认可。受制于成本影响,目前中国电梯行业在信号传送、驱动技术、电机技术上还相对国外有一定差距,需要尽快提升。
电梯安全至关重要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且大多用于载人设备,安全至关重要。冯嘉平表示,台达电梯行业产品在研发前、中、后以及测试环节,均遵循国际安规标准(UL/CE)设计,且针对安全方面进行了特殊创新设计,这为产品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保障。
比如,在电梯远程网络监控方面,台达的电梯远程网络监控系统是以以太网为架构,具有传输数据量大,速度快等显著特点;系统随时监控电梯状态信息,可直接在互联网上获得电梯数据,实现对电梯的监控及预警,不受现场配线、电梯空间位置的限制。而且该系统支持智能手机软件,具有智慧型信息反馈特点,可通过短信、邮件将电梯信息进行发送,对电梯故障的响应速度快,数据传输方便、完整、可靠、安全,适用范围广泛,可显著提高电梯的使用性能、电梯故障预警、故障发现及排除效率。
与此同时,台达工厂拥有众多细分科研实验室,小到化学材料分析实验室、原料成分分析实验室,大到环境实验室、破坏性试验,台达甚至投资亿元新台币建立了两个国家认证的电磁干扰实验室。这样严谨、科学的研发模式,切实保证了所有产品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未来发展趋势
谈到电梯行业的发展趋势,冯嘉平认为未来电梯行业将主要朝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1)差异化的整合解决方案替代同质化整合型产品。国内部分电梯制造厂商由于没有独立的研发团队,相对依赖电梯部件企业采购,重点提升自身的产品整合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短期内可满足国内市场对于安全、可靠、低成本产品的需求。但是随着电梯市场需求扩大及日益成熟,电梯制造厂商规模不断扩张,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之前简单的供需合作同质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电梯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成为市场的主流需求,也成为电梯厂商今后竞争的焦点。
(2)绿色环保技术将广泛使用。节能减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绿色节能技术在电梯行业的应用也将日益广泛,能否在这个方面占得先机,也成为厂商长期发展的关键点。
(3)智能化、网络化需求日益明显。电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电梯的日常维护和实时监控与投入成本持续增长,这将促使 电梯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