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自动化博览》立足于整个中国自动化产业,加强报道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自动化行业的政策、专项及相关发展规划。促进行业交流、引领产业发展,《自动化博览》立志于成为中国自动化领域中集实用技术与权威信息为一体的专业传媒。

  • 公司类型:其他

联系方式
  • 《自动化博览》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辉煌国际2号楼1504室
  • 邮编:100085
  • 电话:010-57116290
  • 传真:59813329
  • 网址:http://www.kongzhi.net
  • Email:bjb@kongzhi.net
  • 联系人:市场部

构建工控系统免疫体系

厂商:《自动化博览》
  点击数:2727  发布时间:13-01-30 11:24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未来发展,要解决技术问题,也要解决管理问题,我们的远景是建设集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维体系为一体的安全动态保障体系。

                     
                 
      启明星辰烟草事业部技术总监 张晔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平台

   经过对工业控制系统的跟踪研究,启明星辰正在研发工控系统安全管理平台、入侵检测系统、工业防火墙、工业无线安全设备等。

   工控系统安全管理平台从工控系统可用性监控、工控系统行为监控、工控系统安全管理三个层面来解决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问题,具体来说通过六大模块来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工控系统安全监控、工控系统流量监控、终端安全管理、安全态势感知、安全风险评估、工控系统运行监控。通过这些模块,工控系统安全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工控系统运行监控、关联分析与安全事件准确呈现、异常流量预警与分析、可量化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化的宏观安全态势感知、工控终端安全管理。

   我们通过监控、审计、风险、运维四位一体化安全管理化平台,实现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全面监控,通过监控实现工控系统可用性可视化以及安全事件精确呈现;通过审计实现安全事件精确溯源,时间目的准确定位;通过风险评估实现安全风险的可度量;通过运维管理实现安全时间及时报警、安全时间处理与优化。从而形成了工业控制系统风险控制的免疫体系!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研究

   启明星辰积极防御实验室ADLab是国内安全业内最早成立的攻防技术研究实验室之一。一直秉承“安全源自未雨绸缪”的理念,密切跟进国际、国内网络安全研究的最新进展,从事网络安全深层攻防技术的研究。ADLab针对工控系统的信息安全,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工控系统恶意代码发现技术、工控系统漏洞挖掘技术、工控系统隐患分析技术。

   工控系统漏洞包括无效的数据输入、认证、权限与访问控制、配置等。 启明星辰从逆向分析技术、模糊测试技术、程序切片技术三方面来挖掘工控系统漏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 “震网”、“Duqu”、“火焰”等恶意代码不断涌现,为各国的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隐患,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启明星辰也有己独特的恶意代码发现技术,对已知的恶意代码,采用静态检测技术进行防御; 对于未知的恶意代码,采用异常流量检测与验证技术、异常协议检测与验证技术、Sandbox技术、shellcode技术进行检测。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启明星辰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具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三层建构,二层防护”,二是“全面监控,纵深防护”。同时具有四个核心理念:“单纯”化(唯一性,白名单)、 “透明”化、“层次”化、“边缘”化。基于一个事实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是传统IT安全延伸,同时又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我们把工控系统划为三层:管理协同层完成经营管理功能;生产制造层完成生产管理功能;工业控制层完成部件及生产线的监测、操作和过程控制功能。根据这一划分确定分层、分域、分等级的二次防护原理。

   此外,我们要全面监控,首先要对系统的可用性进行监控,对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运行状态监控功能,如CPU、内存、端口流量等进行监控。对工业以太网交换机、PLC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另外,要对安全事件进行全面监控,包括病毒木马事件、异常入侵事件、流量异常事件、非法接入事件、设备/配置非法变更事件、关联分析事件、无线入侵事件等。HHHH进行防御的目是要实现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性的升级,打造安全可信的终端(包括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应用服务器)。所以我们对终端进行安全优化与加固,进行统一的安全基线管理。对终端外设进行统一管理,如USB接口,光驱,网卡,串口。 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设备接入准入控制。对终端中的进程、桌面合规性进行监控和管理。仅允许已知的通信协议与终端进行通信。终端具有U-Key双因素强身份认证功能。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未来发展,要解决技术问题,也要解决管理问题,我们的远景是建设集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维体系为一体的安全动态保障体系。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3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