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莱(B&R)是一家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性领导厂商,总部位于奥地利Eggelsberg,于1979年由Erwin Bernecker先生和Josef Rainer先生共同创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今天,B&R已经在全球68个国家拥有162个分支机构。
对于制造企业,能源消耗是企业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能源利用效率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效率,更有可能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尤其随着全球“低碳经济”以及中国政府节能减排进程的加快,加快调整企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是工业制造企业的必然选择。而随着自动化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大量制造企业开始进行智能工厂的建设,而企业能源管理更成为构建智能工厂的重要一环,对企业能源实现智能管理是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步骤。
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宋华振
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宋华振日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表示,目前贝加莱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完善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基于APROLEnMon为用户解决基础的能源数据问题,并且,基于工厂实际生产需求,对其能源进行采集、处理与报告。
EnMon是一种基于开放架构设计的,具有灵活组态能力的能源管理系统,它聚焦于能源的采集、处理与分析,为客户提供在能源优化方面的运营管理与优化决策支持。宋华振表示:“从产品技术角度而言,它的优势在于开放性,即能够以灵活的方式来进行系统的搭建。另外,可以实现定制化的企业能源系统方案,是一个利用通用平台来达到专业解决方案的平台工具。”
目前贝加莱APROLEnMon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照明、汽车制造等行业,如宝马的沈阳工厂的能源管理系统、欧司朗照明佛山工厂以及数字化码头与油田等数字化管理系统等项目中。对于APROLEnMon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应用,宋华振坦言将聚焦贝加莱优势行业:“因为贝加莱传统的OEM业务在食品饮料、塑料、印刷、金属加工等领域,那么,这些领域的EndUser工厂有大量的采用贝加莱系统的设备在运行,通过POWERLINK以及开放的总线集成,我们可以将这些系统集成于统一架构下,为客户在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提供集成,因此,目前锁定的行业主要聚焦在食品饮料、汽车、塑料、印刷、轮胎这类传统OEM的延伸EndUser市场。
精彩观点
Q:贝加莱为用户打造“智能工厂”的理念和特点?
A:“智能”工厂首先必须是基于“运营管理-OperationManagement”的视角来看待工厂,而非仅仅基于产品和技术来看待客户的需求,所有围绕“提升运营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角度来与客户进行深入的探讨,提供”顾问式“的服务,但是,更多仍然是与专业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因为,贝加莱提供系统应用架构的技术搭建、个性化的应用开发支持,由具有行业经验的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直接的服务支持,利用贝加莱在“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来与合作伙伴的行业知识与经验相结合来共同满足EndUser对于工厂智能的需求。
Q:您对于“智能工厂”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有何看法?
A:显然,中国的企业在改变—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过去,我们虽然总是提及“转型升级”,但是,没有哪一年像2013年我们所看到的积极务实的行动更让我们鼓舞,这不仅仅是制造工厂客户的对“精细化管理”、“运营效率提升”的思考和行动,更是OEM客户也积极的行动寻求我们更多的方案支持,他们需求的不仅仅在于技术,也在于“项目运营”、“人才培养与可持续的发展”、“能源优化”、“智能维护”,这些都预示着中国巨大的“工厂智能化”需求,这不是一种概念,而是一种行动与事实,从我们视角来看,在未来的十年里“制造业升级”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这也会让中国的发展更具吸引力。
Q:您认为“智能工厂”将给自动化产品和市场的发展带来哪些促进?
A:智能工厂给自动化带来的是机会,当然,也会是巨大的挑战,因为,这本身就预示着传统自动化的“能力模式”、“市场运营机制”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自动化企业必须去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进行更高的附加值输出,产品与技术显然已经不能胜任未来的需求,必须去更多的关注“服务”的输出。
贝加莱一直在这方面去积极的探索新的运营升级,包括在两年前设立方案研究院、今年升级全新的项目管理系统、人才培育计划等,通过这些内部的升级来满足未来客户对于我们“服务“能力的需求。
“智能工厂”是巨大的市场,但是,产品需要更为开放与互联、技术需要更为长远的平台规划、服务需要关注运营管理升级,这些都是自动化企业必须面对的,只有那些布局长远的企业才能赢得未来。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