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研华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网络平台 (ePlatform) 服务供应商。自 1983 年创立以来,研华始终致力于为工业电脑和自动化市场开发并生产高质量、高性能的网络平台产品及服务。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研华已经在网络平台服务市场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为全球用户提供全面的系统整合硬件、软件、客户服务、全球后勤支持和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等解决方案。 在研华的支持下,系统整合商合作伙伴很好的实现了自身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增值。

  • 公司类型:供应商

联系方式

研华为客户提供客制化嵌入式解决方案

厂商:研华(中国)有限公司
  点击数:6081  发布时间:15-09-10 20:02
面对存量市场下的工业服务问题,研华则与“工业4.0”相结合,满足客户客制化的需求。陈勇成谈道:“研华DTOS(客制化服务)是一项提供定制化系统的设计服务。它采用了最新的尖端技术、各种层级的客制化能力、灵活的制造方式、面向全球的业务范围以及售后服务,可以满足特殊的应用需求。DTOS为客户提供的客制化嵌入式解决方案具备最新的嵌入式运算技术、最快的市场化速度以及最好的服务与支持。”

1.JPG

研华智能系统事业群产品总监 陈勇成

研华科技创立于1983年,主要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软硬件、系统整合解决方案及专业设计制造服务,以先进的信息系统保障全球高效运营。事业群组织专注于自动化、嵌入式电脑及智能服务三大市场,并以“驱动智慧城市创新 共建物联产业典范”为目标,协助各产业加速其智能化经营。

据研华智能系统事业群产品总监陈勇成介绍,研华提供采用强固、无接线设计的完整嵌入式自动化计算机选择,包含无风扇箱型计算机、工业级控制装置。每一款嵌入式平台都具备小尺寸、丰富I/O接口、多重扩充解决方案及多样化安装方式的特色,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中的各式自动化应用。

研华的平板计算机(包含无风扇平板计算机及其他多功能平板计算机)将CPU机板、LCD屏幕及友好的人机接口触控屏幕,结合在轻薄且小巧的机壳中。每款无风扇平板计算机及其他多功能平板计算机都造型精巧、高度整合且具备网络联机功能,以及最完整的 I/O 连接能力。

研华还为行业提供专用设备,比如轨道交通专用机ITA系列,该系列产品通过EN50155认证,是一款具备很高的精准性、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列车控制器;支持海量存储;多串口用于连接不同的媒体设备;支持易插拔HDD/SSD/CF 模块;应用于如列车监控,媒体广播,乘客信息系统。陈勇成提到,2012~2014年,研华的产品在中国地铁市场的应用份额达到70%以上,包括地铁闸机和自动售票机。

如今,工控机正在向智能化和静音的方向发展,特别像是在医疗等应用行业,静音成为了客户的必然需求。陈勇成告诉记者,研华的工控机能将声音控制到35分贝,这无疑是静音技术上的一大突破。此外,市场上唯有研华在销售工业级服务器,其可以实现2路4槽设置,七年的供货周期,五年质保。

研华始终以国外的生产制造标准严格要求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不仅要通过国内的3C认证,甚至要通过比如CE、TüV等一些国际认证。

面对存量市场下的工业服务问题,研华则与“工业4.0”相结合,满足客户客制化的需求。陈勇成谈道:“研华DTOS(客制化服务)是一项提供定制化系统的设计服务。它采用了最新的尖端技术、各种层级的客制化能力、灵活的制造方式、面向全球的业务范围以及售后服务,可以满足特殊的应用需求。DTOS为客户提供的客制化嵌入式解决方案具备最新的嵌入式运算技术、最快的市场化速度以及最好的服务与支持。”

成功案例分享

中日友好医院打造移动护理,力促服务再升级

1 背景介绍

作为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肩负着担当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院合作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医院的重任。远程医疗是指病患即便在医院外更广的范围都能接受医疗服务,如专家远程会诊、远程示教观摩、应急救护、家庭监护等。

然而传统医疗服务如何演变才能实现远程医疗呢?从国际经验看,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过数字化与移动化两个阶段后,最终达到远程医疗的目标。在第一步数字化阶段,医疗机构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海量医疗数据的管理与办公协同自动化,为此医疗机构将导入电子病历(EMR)、医疗影像撷取与传输系统(PACS)、临床信息系统(CIS)等软硬件设施构建自己的信息化基础架构。

中日友好医院信息技术和管理部规划管理办公室临时负责人夏沁芳表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目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进展到第二阶段——医疗移动化。对于医疗机构而言,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提升病患和护理人员的自由度与便利性。因此,医院在这一阶段将应用医嘱处理系统(CPOE)、无线实时定位系统(RTLS)、移动医疗车等软硬件设施扩展原有信息化基础架构的功能。为了提升医疗服务的移动化程度,从2012年开始,中日友好医院在ICU 病房等病区逐步推广使用研华的移动医疗车,目前院内有104 台移动医疗车服务于包括ICU 病房在内的众多病区。

2 应用情况

实施移动医疗的目的无非是为了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事故和最大限度提升对病患的照护服务品质。在分析自身对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的需求时,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以病患为中心,分别从护理人员、医师和病患的角度进行了需求归纳。

“使用移动医疗车,可以减少医护人员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然而医院在选购医疗设备时是非常谨慎的。”夏沁芳说,“除去医疗设备需满足最基本的功能与性能指标之外,设备是否满足医疗安全标准是选购设备时最首要考虑的问题。而设备的医疗安全至少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医疗设备要避免噪音和灰尘;其二,设备要能避免细菌滋生,要满足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其三,性能稳定;其四,通过相关国际国内医疗设备安规认证。我们在选择移动医疗设备供应商时,也接触过一些不合格的供应商产品,其中有些产品甚至只是在普通PC 机上套一个壳,这些产品相对研华移动医疗车而言,不仅功能单一而且没有任何医疗设备的安规认证资质。”

反观研华为中日友好医院提供的移动医疗车乃是针对医疗应用而开发,不仅没有这样的问题,而且性能稳定,符合IEC60601-1、EN6060- 1及UL60601-1等电气医疗设备的安规标准,在使用上不会有安全隐患。研华移动医疗车使用研华既有主机板进行改造,电脑主机为一体成型设计,体积小,散热快,没有风扇、连接线与缝隙,不容易积累灰尘;外壳在塑胶射出过程中加上了抗菌剂,触控面板也可承受清洁剂擦拭,满足病房感染控制要求。

研华在开发移动医疗解决方案之前,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透过经销商意见反馈、业务员亲自拜访终端使用者、产学合作等各种方式来掌握市场需求,因此研华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不仅能满足上述中日友好医院的需求,而且也与竞争对手有着显著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电池、整车技术与售后服务。

首先,研华使用磷酸锂铁电池取代其他厂商使用的传统铅酸电池,在保持8~10小时续航能力的前提下,将移动医疗车的重量降低了一半。其次,相对其他厂商缺乏从电脑到整车的技术,研华自行研发、设计、生产和整合包括电脑与车体在内的整车。不仅整合问题少,而且维修也快速方便,遇到任何问题只需要找到单一窗口——研华服务即可。目前研华在中国有62 个服务站,相当于各省都有保修点,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有保障。最后,由于每家医院每个门诊科室对移动医疗的需求都不尽相同,为此研华的移动医疗车的配件是模组化设计,可满足不同的需求。

3 效益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研华在移动医疗领域已经累计了不少应用案例。未来研华希望协助更多像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这样在数字医疗领域具有前瞻性战略思维的医院,迈向数字化医疗时代,带给人们更高水准的医疗服务。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5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