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隶属于具有最顶尖控制系统技术之一的日本发那科公司。在延承了发那科集团的科技力量基础上,结合了上海电气在中国本土的强大优势,利用50多年的专业经验,为世界各地的工厂自动化提供解决方案。我们深信能为您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确保您的工厂自动化随需所用。 Shanghai Fanuc Co., Ltd is one affiliate of Fanuc Ltd, a Japanese company which is one of the top companies specialize in providing the most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Shanghai Fanuc Co., Ltd is providing automation solutions to factories all around the world based on the combined strengths of both high technologies from Fanuc gro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市场科科长 刘一莲
1974年,FANUC首台机器人问世,自此,便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始终走在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更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领头羊。当前,“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在中国掀起了一股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化浪潮,中国机器人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作为机器人品牌的“劲旅”,FANUC机器人将如何迎接中国机器人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市场科科长刘一莲,请她来谈一谈对于机器人产品、技术以及未来市场发展的看法。
技术为先 推陈出新
提到FANUC,熟悉“工厂自动化”的人一定不会陌生。FANUC是当今世界上数控系统科研、设计、制造、销售实力都非常强大的专业企业,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FANUC CNC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成立至今,FANUC在机器人领域取得的业绩令人刮目相看。2008年6月,FANUC生产的机器人率先突破20万台。
截止2014年,FANUC机器人全球累计销售36万台,稳居全球第一。其在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在中国,FANUC机器人安装数量总计超过3万台,而智能机器安装数量总计超过12万台,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最新汇总的2014年度全球50个品类市场份额调查数据,FANUC同比2013年度增长了0.2%,以16.6%的市场占有率继续蝉联工业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刘一莲认为,FANUC长久以来在市场上保持较高占有率的原因在于其自身卓越的技术和不断的创新。她进一步解释:“上海发那科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员工从事技术创新工作。”事实上,这一点不需要赘述,我们仅从FANUC每年推陈出新的最新型产品就可以感受到。
2015年上半年,FANUC全新推出了世界上最大负载的协同机器人CR-35iA,作为以黄色为代表色的FANUC,选择绿色作为这款协同机器人的颜色,就是代表着安全,CR-35iA可以在没有安全围栏的情况下和操作人员共享一个工作空间,一起协同完成作业,适用于例如汽车及机床等大型产品的组装生产线上。
同样在2015年的FANUC社内展上,其展示了世界最大负载的机器人M-2000系列的升级版,机器人的最大负载从之前的1.35吨一举越升到了2.3吨,轻松举起一辆轿车。
除此之外,凭借多年来的丰富经验,结合行业工艺特点,上海发那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行业特色的机器人解决方案。2015年6月,上海发那科全新推出了Smart Arc系列机器人智能弧焊包。
Smart Arc弧焊包包含了FANUC高性能弧焊机器人、拥有最新伺服技术的R-30iB控制器、全数字Smart Power系列焊机以及高品质焊枪,是一套高智能、高性价比、多样化的弧焊自动化解决方案。Smart Arc弧焊包提供两款弧焊机器人R-0iB和M-10iA/12供选择,电缆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内置或外置安装,通过FANUC高性能R-30iB控制器的最新伺服技术实现高速、高精度的动作,配合最新的各种弧焊智能软件包,可以实现高品质的焊接。全数字SmartPower系列直流焊机也是Smart Arc弧焊包的一大亮点,四款机型分别对应不同的焊接模式和电流范围,可满足大多数用户的焊接需求。该系列焊机可以与FANUC智能弧焊软件包进行完美匹配,来提供智能化、多样化的弧焊解决方案。
CR-35iA
现如今,FANUC机器人产品系列多达240种,负重从0.5公斤到2300公斤,广泛应用在装配、搬运、焊接、铸造、喷涂、码垛等不同生产环节,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适时调整方向 合作大于竞争
我国虽然已经进入机器人时代,并成为全球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市场,但相比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机器人产业全覆盖和深度渗透,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我国还处于机器人产业的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大有可为。也正因为此,吸引了众多全球知名厂商前来“掘金”。面对这种情况,上海发那科在继续注重研发创新的同时,也适时调整了方向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刘一莲告诉记者,早些年间,FANUC机器人业务主要来自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而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兴起,FANUC在这一领域的业务比例不断扩大。“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都大量地使用FANUC的机器来作为加工设备,这些设备除机器人外,还包括FANUC旗下的智能机器产品,例如小型加工中心、注塑机等,FANUC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组成的一体化柔性系统非常适合具有大批量、产品更新换代快等特性的3C行业产品加工。另外,家电、食品医药、铸造锻造、机加等行业也都是目前FANUC机器人深耕的方向。”
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和国家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多的本土机器人厂商迅速崛起,这也加速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而刘一莲却表示,FANUC对本土机器人厂商始终保持着合作的态度,有相当多的本土品牌厂商采购FANUC机器人用于机器人项目的系统集成。当然,随着本土品牌厂商对机器人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突破,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一定会逐步提高,相信这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对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和广大用户来说是有益的。
Smart Arc弧焊包
致力于中国“智”造
1997年,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最早进入中国推广机器人技术的跨国公司之一。随后,其在广州、深圳、天津、武汉、太原、重庆等城市,分别建立分公司以及办事机构。
经过近20年的发展,FANUC机器人安装数量在中国总计已超过3万台,并成功为工程机械、医疗、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
如今的中国机器人市场与FANUC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机器人作为中国制造业复苏的主要途径,被罩上了无数光环。但不可否认的是,机器人的使用密度和自动化水平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差距仍较为明显,中国工业用户对于机器人的应用也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他们需要机器人厂商提供更多的支持。刘一莲认为,这恰恰是FANUC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优势所在。凭借多年的积累,FANUC对于中国用户的需求有着更深的理解:“除了和其它国家一样对机器人可靠性、品牌、价格等基本要求外,由于多数中国企业自动化程度还不高,并普遍缺乏机器人编程、操作方面的的熟练技术人员,因此企业一方面希望机器人能有很好的易用性,另一方面,希望机器人厂商能提供机器人编程和操作的培训以及售后支持。”
在这两方面,FANUC机器人均能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FANUC作为世界上唯一一家在机器人系统中集成视觉和力觉功能的机器人供应商,FANUC iRVision视觉系统和ForceSensor力觉传感器可以使机器人的柔性化和智能化程度得到很大提升。FANUC还拥有强大的软件功能和易用的操作系统,包括FANUC Roboguide离线编程软件、iRconnect远程监控软件带以及对应不同应用的多种软件包都能大大简化机器人编程及操作的难度。
为了让用户更好地了解FANUC产品的功能与特性、提高使用产品的能力,刘一莲表示,上海发那科定期为用户提供机器人操作、维护、应用等方面的培训服务。据悉,2014年,在上海发那科培训中心的培训人数已经超过了2000人。在服务方面,上海发那科始终抱以“Service First”的理念,并于去年年底对售后服务部门进行全面升级,经过升级的“服务中心”和“呼叫中心”,第一时间响应来自客户的机器人维护及备件需求。
除了强大的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产品外,上海发那科还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性价比高、系统性强的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去年年底,上海发那科宝山二期工厂全面竣工投产,新的机器人技术中心大楼、各类实验室,以及系统工厂,全面提升了上海发那科的硬件实力。上海发那科可在其新工厂和实验室中为客户提供整条自动化线的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和项目验收。刘一莲告诉记者:“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致力于中国‘智’造,是上海发那科的使命,也是今后不懈努力的方向。”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5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