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与驱动技术集团(IA&DT)是西门子股份公司中最大的集团之一,是西门子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IA&DT是西门子在华业务的支柱,在制造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及楼宇电气安装领域提供创新、可信赖和高质量的产品、系统、应用和服务。我们致力于服务中国市场和客户,并且有信心通过我们最大的努力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数字化,是过程工业面对严酷竞争压力时,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数字化,可以助力过程工业客户在工厂全生命周期中实现无缝的数据交换。
数字化,将帮助过程工业客户提升竞争力。
西门子针对过程工业,借力数字化,实现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数据完整性,贯穿从工程到云服务的所有环节。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过程工业与驱动集团总经理 林斌
2015年9月16日,西门子在无锡举行的“西门子过程工业峰会”上展示了如何借力数字化来帮助过程工业客户提升竞争力。在帮助过程工业客户建设“数字化企业”的过程中,西门子通过提供囊括硬件、软件和服务且覆盖工厂整个生命周期的独特一体化方案来确保工厂设计、工程、安装、运营、现代化升级改造以及云服务之间实现无缝数据交换,从而帮助客户持续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优化的一体化工程,能大大缩短项目工期,提高工厂设计质量。自动数据对比可确保随时得到最新版本的设备文档。在维护时,可提取当前数据和已经组态好的数据。这样,从工厂设计、工厂实施到工厂运营和维护,均无需中断系统。得益于工艺设计和过程自动化系统之间一致性的数据管理和无缝交互,过程工业客户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力、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被采访者: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过程工业与驱动集团总经理 林斌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过程工业与驱动集团副总裁、过程自动化部总经理 姚峻
西门子股份公司过程工业与驱动集团过程自动化销售副总裁 Wolfgang Lienke
Q:西门子一体化工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能为客户带来怎样的优势?
林斌:数字化的实现有赖于一体化工程的实施。通往数字化工厂道路上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打造一体化的数据环境,西门子的Comos软件解决方案和SimaticPCS 7过程控制系统的无缝集成则为此提供了基础。这种集成不仅涵盖整个工厂生命周期的横向集成,而且能够实现从管理层(比如ERP系统)到现场层的纵向集成。西门子的全集成自动化(TIA)、全集成能源管理(TIP)和全集成驱动系统(IDS)这些成熟技术平台使得这一集成过程得以进一步简化。
一体化工程涉及所有必要因素之间的相互协同,包括工厂管理、过程控制系统以及设备的规划和组态。通过Comos与Simatic PCS 7的集成,西门子将工程设计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从而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工厂管理系统。
Q:什么是Comos?
姚峻:工厂工程设计软件Comos是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业务领域旗下业务板块之一。Comos是全球唯一可以提供贯穿工厂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全面的、面向对象的软件解决方案。凭借开放的系统架构和一致性的数据平台,Comos保证了整个企业范围内信息流的一致并且杜绝了数据丢失,工程设计和运营环境因而紧密相扣。作为一个一体化的软件解决方案,Comos支持端到端的,从工厂设计阶段、运营阶段到退役或改造阶段的资产管理。这意味着我们的客户可以优化其生产流程并使人力投入和成本降到最低以确保持续的竞争力。
Q:西门子如何实现全生命周期内的数据一致性?
Wolfgang Lienke:从利用ComosCAE工具进行工程设计,到利用Simit仿真平台进行试车,再到借助Simatic PCS7过程控制系统助力工厂运行和利用XHQ营运智能平台作出实时企业决策。这些将使客户获得诸如透明度更高、可靠性更强、产品上市时间更快等裨益。例如,利用Simit仿真框架软件进行虚拟试车,工厂投运速度将比以前加快50%,同时还可大大提高运营安全性;XHQ通过整合、分析并提供运行与业务数据,将大数据变为智能数据,可将经营成本降低达8%。
Q: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趋势下,西门子如何践行智能制造?
林斌: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工业4.0”,目的都是希望直达最终用户的深层需求,生产定制化的产品,实现个性化的设置。西门子将工厂中的设备,通过一体化的平台以及网络,使之从设计到运维都更加快速、高效。今天,西门子比微软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还要多,我们一直在为“工业4.0”打基础,平台与软件的结合让工厂透明化、数字化。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智能化沟通至关重要。这是我们的愿景,也是我们向2025年奋斗的目标。
Q:西门子如何助力企业迈向“工业4.0“?
林斌:企业实现“工业4.0”建议分为四步走。第一步,实现智能化,需要拥有数字化企业软件套件,也就是以西门子集成化合作平台Teamcenter为基础,融合了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全集成自动化(TIA)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再加上相关的电气及信息化工程服务和技术支持。第二步,由于企业从不同基础发展起来,因此要考虑现有设备之间的信息互通,要有工业通讯网络,要有标准的协议与接口。第三步,当保证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后,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全则进入考量范围。第四步,为最终用户提供良好的数字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迈向“工业4.0”绝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建立起制造业智能化的生态环境。
Q:请介绍一下青岛炼化项目
姚峻: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青岛炼化公司)一期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作为我国获批的第一个单系列千万吨级炼油项目,拥有先进的炼油装置和工艺设备,总投资共计103亿元,每年成品油产量超过700万吨。
青岛炼化一期炼油装置2008年5月开车,选用了西门子公司的PCS 7 V6.1控制系统作为DCS系统。Simatic PCS 7由多用户HMI系统、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现场控制站等部件组成,它不仅继承了西门子公司的PLC、自动化软件等产品的传统优势,更解决了系统全局数据管理、网络信息交换等难题,可以将自身系统与SIS、MES等系统实现高度集成和完美融合。
2011年青岛炼化实施了基于纵深防御理念的PCS 7信息安全方案。2015年升级PCS 7到最新的V8.1版本。作为高标准、一体化的过程控制系统,SimaticPCS 7不仅完全胜任联合生产装置的检测及控制重任,更为青岛炼化公司全厂的生产安全、装置稳定和长周期运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企业实现经营管理信息化,增强市场应变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青岛炼化针对大型联合生产装置的特点,对于控制系统采用了紧凑集中的布局方式。全厂工艺装置的DCS与安全仪表系统(SIS)、火灾和气体监测系统 (FGS)、压缩机控制系统(CCS)等系统共用一个中央控制室,并且均通过DCS进行集中操作、控制和管理。现场信号以就近的原则接入各个现场机柜室,再采用光纤通讯传送至中控室,这样在大量节省电缆支出的同时可实现对不同生产装置的独立控制,在信息管理层面上它们又相互连接,组成全厂互联的自动化结构,实现了高度灵活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架构。
西门子产品过硬的质量得到青岛炼化公司一致认可,系统自投入以来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零故障运行。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5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