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在美国和日本设有研发中心,面向全球经营的专业自动化软件公司。亚控科技始终专注于自动化软件的自主研发、市场营销和服务。目前公司员工300余人,并且仍在迅速壮大之中,是该领域亚洲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公司。
1. 就“两化”热点技术问题,亚控的研发团队是如何应对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我们的研发团队确实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的竞争,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我们从2009年底到2010年初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研发机制和手段来加强和客户的紧密联系和沟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了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客户需求快速反馈和响应机制,二是积极参与客户的工程建设,切实深入了解客户的使用场景和相关需求,三是使用快速原型法,快速将想法和思路实现,在实际的项目中去验证、调整和优化,最终再产品化。
另外我们也一直在扩充研发队伍,不断地补充优秀的开发和测试人员到研发部门,目前我们的研发人员已超过百人,绝大多数为硕士以上学历。
人才的补充和培养是我们面对竞争和市场需求的最有力武器。
2. 亚控作为民族软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中相较于国外企业有哪些优势?不足是什么?
国内的软件企业相对国外企业,在国内的市场发展有天然的优势:
一、沟通方便,资深的研发人员可以在客户现场、客户身边和客户直接沟通,更了解国内客户的习惯和需求,产品更贴近客户;国外企业的核心开发人员不在国内,国内客户想要国外企业对其软件产品进行变更和定制几乎没有可能,极简单的需求都要走漫长的流程;
二、我们核心开发人员就在身边,代码在手中,我们排除故障的反应速度快,定制需求的响应速度快;国外企业和客户沟通的相关人员手头没有代码,内部深层次的运行机制了解不透彻,和客户的沟通时,常常解释不清楚问题;
三、在技术支持和培训方面我们国内软件企业也优于国外企业。我们的技术工程师更了解国内客户的习惯和需求,遍布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和办事处的售前售后技术工程师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支持和培训。
然而,我们的工业起步晚,相应的相关软件的研发和使用也较国外晚。
相比国外的知名品牌的软件,我们的部分产品年头还是短些,新产品受工程的考验还少些,品牌的知名度还不够,如我们的工业历史数据库KingHistorian各方面指标都不次于世界上最顶尖的产品,但业内知道的还是不够;个别时候新用户对我们产品的信任度也还不如大牌的国外企业。
3. 我国的自动化产业正在迅猛地发展着,您认为目前我国工控软件领域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在哪里?导致此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从我们公司来看,单纯从技术角度,已经没有什么差距,我们有不少方面已经好于绝大多数国外的组态软件;很多组态软件被硬件厂家收购成为硬件的附属,逐步脱离了真正意义上的组态软件。如果说目前有差距也是暂时的市场方面的差距,如品牌、案例、客户心理。
4. 2010年亚控还会为广大用户带来哪些新产品、新技术?对于新的研发理念,贵公司又会为用户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
我们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从上到下的完整的解决方案,从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分析、展示全方位的软件解决方案;基于对市场需求的认识,我们将产品分为两大产品线,操控线和决策线;
操控线上我们提供IoServer(采集超过3000中设备中的数据)、OpcServer、IOMaster、KingHMI(嵌入式组态软件)、KingView(组态软件)、KingSCADA(大型组态软件)、KingHugeSCADA(巨型组态软件),覆盖从几个测点的极小工程到100万测点的巨型工程的监视和操控需求;
决策线上我们提供KingDataCollector(采集来自各个软件中的数据)、KingHistorian(工业库)、KingModel(模型对象库)、KingCalculation(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计算平台)、KingA&E(基于历史数据的报警和事件平台)、KingSchedule(调度平台)、KingReport(报表系统)、KingPortal(门户系统)、KingGraphic(数据展示系统),满足海量(超过100万测点10年)历史数据收集、汇总、存储、分析、使用的需求;
对于我们提供的所有产品我们还提供统一的集成的开发配置环境、统一的集成的运行监视环境、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用户认证、统一的服务注册中心、统一的服务代理、统一的门户、统一的部署服务、完全开放的二次开发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