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是西门子股份公司中最大的集团之一,是西门子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动化和驱动领域的世界先驱,A&D 目前拥有 70,500 多名雇员,遍布 193 个国家,在2005/06财政年度(截止到2006年9月30日)销售业绩高达128亿欧元, 接受订单达141亿欧元。我们始终致力于给您带来新理念和新技术,为您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驱动技术集团大型传动部总经理 付强
在中国的变频行业中,有一家企业的名字不得不提,这就是西门子。他一直是变频器的主导品牌之一,尤其在高端大容量系统上具有明显优势。上世纪80年代,西门子大型传动业务进入中国,至此,便一直占据了中国变频器市场的领导地位。付强向记者透露:在刚刚结束的西门子2010财年,大型传动业务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趋势,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过了德国总部和美国市场,一跃成为西门子传动业务全球第一大市场。
优势尽显
西门子传动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并不是毫无理由的,付强为记者分析了如下几点。
技术先进,站稳高端市场。早在1971年西门子率先提出的矢量控制技术,至今仍被业内普遍采用,重要的是,已经拥有坚固地位的西门子依然坚持每年将销售额的7%用来研发,这便是其成为变频技术引领者的根本原因。此外,西门子目前采用的是性能最优异的高压IGBT功率器件,凭借160余年的先进经验,其在功率器件的选型、设计上都具有优势。
全面的生产线。西门子拥有广泛而完整的产品线,这使得其可以为各个行业提供尖端的大型储寒冬设备及完善的解决方案,以及配套的设备和选件。
及时的服务响应体系。一旦设备出现问题,西门子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之恢复。这要求在产品设计上就要事先将维修时间最短的因素考虑进去;第二,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及完备的备品备件供应体系、仓储体系,以保证能够对设备问题进行及时而快速的响应。
本地化、中国化研发、生产。扩大本地化生产,更好地设计制造出贴近中国客户的产品是西门子一贯的发展战略,目前其在天津、上海、仪峥都已建厂,生产线采用德国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建有完备的服务体系,并拥有强有力的研发团队。
高端市场和新兴能源领域的开拓(风电、太阳能、高铁、EMC、电动汽车等)。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变频器的应用早已不再局限在风机、水泵,高铁、风电等新兴能源为变频器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0年,西门子天津SEDL工厂与京沪高铁签下了十亿人民币的订单,为其提供牵引电机;在风电领域,西门子一直保有风力涡轮机用发电系统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并提供最宽范围的路上及海上风力发电应用系统,最高可达8MW,可提供同步及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并于2010年签订了1.5MW高速异步发电机双馈系统的涡轮机项目。
变频应用还需政策支持
拥有如此多优势的西门子大型传动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风生水起”,然而,作为大型传动部的掌门人,付强有着自己的担忧。他告诉记者:“在政府与企业推广变频器节能的同时,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即在国内真正使用变频器节能的项目仍主要停留在钢铁、冶金等大型能耗项目上,而国家目前的政策是限制这些大型能耗项目的上马。”那么为什么变频器主要是应用在这些大型能耗项目上呢?付强认为是成本问题。中国客户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惯式是更加注重一次投入成本,而不合理分析设备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性价比。变频器节能需要企业一次性进行高投入,如果没有从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考虑,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很难愿意下大力度上马变频节能。付强说:“在应用变频器节能方面,政府虽然不断出台新规,并对现有法规进行修订,但整体仍不健全,急需配套完善。”
近年来本土高压变频器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引起了付强的注意:“近几年,本土变频企业的实力的确得到增强,这对整个变频器市场来说是件好事。”他同时还表示,他并不认同部分本土企业的低价竞争策略,这无意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1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