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将选择电力行业和太湖流域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交易试点,以加快完善促进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税费机制。
此外,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还将进一步总结完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2006年财政部正式启动了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并在山西等8个试点省份全面推开改革试点。
据悉,试点主要以深化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和建立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合理成本负担机制为核心,内容包括加大对煤炭资源勘查的支持力度,完善煤炭资源税费政策,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管理和宏观调控,促进煤炭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不断提高回采率。
财政部表示,2007年还将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研究出台鼓励废旧物资回收,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等的相关财税政策,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和排污收费政策,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
环保·目标
“十一五”:万元GDP用水量须降低20%
水利部前不久发布的《“十一五”时期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强调,到2010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必须降低20%。
水利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2004年万元GDP用水量为399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8倍。我国200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96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60%至65%。世界发达国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一般在5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80%至85%以上。
“工业水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较低,用水工艺比较落后,导致用水效率较低。总体来看,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相当于先进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节约用水还存在较大潜力。”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说。
据悉,“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建设100个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总结和推广一批有代表性的试点经验。原则上每个省区市都要建设一到两个全国试点,以带动各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开展。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国家还将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初步建立国家水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