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6年,日本政府就选择以金属切削机床为代表的19类机械产品作为机械工业振兴的对象,颁布了第一个机械工业振兴法———《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法》。之后,日本政府又对该法进行了3次修改。至 1978年,日本政府共颁布了4个机械工业振兴法,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措施。
意大利政府在1965年颁布了以贷款和分期付款的方式刺激购买新机床的法案之后,又通过了刺激设备投资和采用中高档技术装备的法案。这种通过贷款和分期付款方式鼓励企业购置本国的数控机床、为制造厂提供研究开发资金及出口信贷、对进口机床提高关税等一系列措施,为意大利机床工业的振兴解决了市场、资金等问题,从而使其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中期得以高速发展。
美国的机床工业由于决策失误,曾一度失去了竞争力。但当其意识到机床工业的战略地位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国家干预。 1986年,美国颁布了总统国内行动计划,与11个国家及中国台湾省签订了限制向美出口数控机床的所谓“自动约束限制协议(VRA)”,此外还制定了促进本国数控机床发展的计划。在政府挽救性措施的保护下,美国机床工业形势才得以逐渐好转。
另外,西班牙、法国、印度等国在不同阶段,也都采取过保护和扶持本国数控机床产业的措施。而这些措施都是出于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而非遵循自由贸易原则。
目前,中国数控机床的发展面临比较好的政策环境,但一些具体的领域需要具体的政策支持。以五轴联动数控系统来说,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克农认为,在政府采购中需要出台一些限制性的政策,比如只要买高档机床就规定20%以上的数控系统必须用国产的。进一步来说,如果这20%的数控系统使用效果不错,那么政府采购就可以把20%的国产规定上升到30%甚至50%。这样一来,就能促使国产数控系统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认为,政府要从税收政策上给生产和采用国产数控系统的企业以优惠。如:凡是生产、销售国产数控系统的企业就给予增值税的优惠,而采用国产数控系统的机床生产厂也应给予增值税优惠。
中国已拥有一批优势企业
据介绍,目前国内用户所使用的五轴联动机床基本上还是从国外进口,而事实上国内企业早就开发出了五轴联动机床。2001年,北京机电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发出了第一台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台加工中心使用效果令企业满意,东方集团于是提出订购更大的、加工长度达1.3米的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到目前为止,北京机电院已向东方集团交付了11台五轴叶片加工中心。
在数控机床的核心———数控系统方面,国内企业也早已开发成功。2003年,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并与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生产出了配备华中数控系统的五坐标联动龙门铣床,被南昌飞机制造公司采购。据了解,这是中国军工企业首次购买和使用全国产化五坐标联动高档数控设备。谈及此事,徐克农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说,这首先要感谢桂林机床厂的尹向东厂长,由于他深受没有国产系统之害,所以顶着很大的压力在用户中推广国产数控系统。在他们的高档机床产品中,配套了不少华中数控的系统。
据介绍,目前,中国企业在普及型数控机床方面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什么障碍,而高档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也已经开发成功,正在积极做市场推广工作。“通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和创新,我们的立式加工中心和普通机床,技术上基本上已经掌握。”丁雪生说。
国内主要制造企业
1、大连机床
1947年2月,关东公署旅大实业公司接收始建于1935年的政记铁工厂,并更名为广和铁工厂,此为大连机床厂的雏形。1948年8月,经过整编东久、芝华等十二家公营铁工厂,以广和铁工厂为基础,成立了广和机械工厂,隶属于关东实业公司,这是大连机床厂的前身。
1951年广和机械工厂改名为东北机械第十八厂,1953年改名为大连机床厂,1995年合并了大连市机床工具行业的主要企业,组建了大连机床集团,2004年大连机床集团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外向型企业集团,总资产30亿元,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22个,公司以机械制造为主业,同时涉足汽车、模具、铸造、微电子、对外贸易等多个领域。
大连机床集团是中国高效自动化成套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基地和出口基地,2000~2005年,企业销售收入连续六年居全国机床行业首位,主要产品有:组专机及柔性制造系统,立、卧式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和车铣中心,高效精密机床及附件,汽车动力总成及传动部件等。其中,组专机、柔性制造系统和通用机床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位,先后为中国汽车、摩托车、机械制造、轻工家电、航空航天、采矿冶金、地质勘探等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各类机床15万余台。2003、 2004年,大连机床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这是机床工具行业惟一一家进入中国500强的企业。
2、沈阳机床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1995年12月,公司投资并控股的主要企业有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集团德国希斯公司、沈阳机床(集团)昆明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机床工艺装备有限公司、沈阳机床第一设备动力公司、沈阳机床中捷设备动力公司、沈阳机床第三机械制造厂等。
主导产品为金属切削机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数控机床,包括数控机床、数控铣镗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钻床、高速铣削中心、激光切割机、质量定心机及各种数控专用机床和数控刀架等;另一类是普通机床,包括普通机床、摇臂钻床、卧式镗床、多轴自动车床、各种普通专机和附件,共300多个品种千余种规格。金属切削机床国内同行业占有率第一位,其中数控机床同行业占有率也居首位。
3、广州数控
广州数控(GSK)从 1991年建厂开始,十几年来致力于专业研发、生产机床数控系统、伺服驱动装置与伺服电机,推广机床数控化普及,开展数控机床贸易,现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科、教、工、贸于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年产数控系统2万多套,2000~2004年产品产销量连续五年居国内同行业首位,是全国最大机床数控系统生产基地。
主要产品有:GSK系列机床、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系统,DA98系列全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装置,DY3系列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装置,DF3系列反应式步进电机驱动装置,GSKSJT系列交流伺服电动机,CT-L数控滑台等控制设备。
4、华中数控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主要生产具有自主产权的华中I型和华中“世纪星”高、中、低端系列数控系统产品,销售近万台套,与国内数十家著名主机厂实现了批量配套,其中五轴联动数控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成为我国军工企业(南昌洪都航空集团)选用的首台全国产化高档数控设备。同时,该公司还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单元和主轴伺服驱动单元系列产品。
该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了全国惟一的具有最高专业学术研究水准的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公司业绩为背景申报的国家发改委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被批准立项。
2001年9月,华中数控告别了校园,整体迁入大学科技园现代化的产业化新基地。新基地拥有高性能数控系统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先进的研发中心和质检中心,形成了年产3000台套高性能数控系统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