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业增长从偏快回落到正常轨道。2000年~2007年建材工业年平均增长率18.6%,从2003年开始,建材工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007年年增长率达到28.5%的最高点。2008年建材工业增长速度虽然回落,但仍处于正常区间。
普通平板玻璃和普通浮法玻璃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优质浮法玻璃需求和产量仍在增长。2003年以来,我国浮法玻璃生产能力快速增长,2007年年末运营的浮法玻璃生产线175条,年末浮法玻璃生产能力5_4亿重量箱,今年上半年,全国又有8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投产,新增生产能力3000万重量箱。今年前8个月,普通平饭玻璃产量下降,普通浮法玻璃增长9%,而台玻、南玻、旭硝子、耀皮的优质浮法玻璃及金晶的超白玻璃、洛玻的电子玻璃、信义的超薄玻璃增长率达到17%。普通浮法玻璃企业亏损约3亿元,优质浮法玻璃企业盈利约5亿元。
水泥产量增长速度下降并不是全面下降,而是有着明显的结构调整特征,当前水泥工业发展趋势总体上还是好的。水泥工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每年水泥产量增量都在1亿吨左右,从去年开始,水泥产量增速的回落也是正常的。今年1~8月份,立窑等其他工艺水泥熟料产量下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增长虽然从高位回落,仍保持1312%的较快水平,全国大型水泥集团水泥熟料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7%,水泥产量增长12.1%,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以来,水泥工业发展重心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今年前8个月,东部地区水泥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0.8%,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增长8.9%和10.8%。西北和东北地区及内蒙、广西、福建、河南、海南、安徽、汀苏、湖北等省区水泥产量都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率。河南水泥市场仍有旺盛需求,河南省坚持淘汰落后生产力,水泥产量同时也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8月份河南水泥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其中天瑞等大企业集团水泥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3.3%。全省水泥产销率保持在98%以上的高位,水泥平均出厂价格每吨比去年上升40元,8月份郑州市水泥平均出厂价格每吨在600元以上。山东水泥总量下降,但水泥出口数量增长,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增长,山水和中联等大企业集团水泥产量增长。因煤电成本上升.水泥价格上涨,山东立窑水泥企业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低价格优势,1~8月份山东立窑水泥熟料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1.9%,立窑水泥企业水泥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6.6%。
近年米水泥制品、建筑用石、砖瓦、非金属矿采选等行业生产总量增长缓慢甚全下降,但规模以上企业发展迅速,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增加,规模以上企业规模扩大。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企业砖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4.9%,花岗石板材增长12.6%,大理石板材增长16.7%,规模以上水泥制品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9.6%,建筑用石增长29.2%.非金属矿采选增长40%。
建材产品出口构成正孕育着更高层次的提升。受人民币升值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平板玻璃、卫生陶瓷、水泥和水泥熟料、玻璃纤维织物出口数量下降,但陶瓷砖、玻璃纤维纱、技术玻璃、耐火材料出口数量仍保持高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使建材工业利润总额快速增长。今年1~8月份建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4%。建材工业利润总额的大幅度增长,表面上是由于建材产品价格的上涨造成的,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宏观调控下建材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因部分企业去年关闭和今年1~8月份停产,水泥行业淘汰水泥熟料生产能力约1亿吨,淘汰水泥生产能力约1-2亿吨。2005年水泥企业煤炭购进价格年平均每吨比上年上涨65元,电力购进价格每千瓦时上涨3分,吨水泥煤电成本比上年上升12元,而当年水泥生产能力过剩,水泥市场饱和,水泥出厂价格不升反降,年平均每吨比上年下降5元,水泥制造业全年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41%。而今年同样是煤电价格上涨,其中水泥企业煤炭购进价格1~8月份平均每吨比上年同期上涨118元,吨水泥煤电成本比上年上升18元,由于水泥行业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大型企业集团的崛起抑制了水泥市场的恶性竞争,今年1~8月份水泥出厂价格平均每吨比上年同期上升30元,煤电价格上涨因素得到合理传导。今年1~8月份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占建材工业31%。河南、山东等省立窑水泥淘汰较多,水泥价格上涨幅度高于煤电成本上升幅度,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6年平板玻璃制造业在燃料成本上升和平板玻璃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下,全行业亏损4亿元。2007年平板玻璃价格回升,平板玻璃制造业盈利33亿元。今年平板玻璃企业能源成本每重量箱比去年同期上升4~9元,纯碱成本上升3.6元,而因今年平板玻璃企业迅速调整产量,截至8月末全国已有28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停产,普通浮法玻璃供货量减少,优质浮法玻璃产量增加,今年第二季度平板玻璃出厂价格止跌回升。自今年年初累计平板玻璃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元,平板玻璃制造业利润总额与去年相比虽然大幅度下降,但仍盈利4亿元。
今年前8个月,除水泥制造业利润总额保持高增长外,水泥制品、砖瓦、建筑陶瓷、技术玻璃、建筑用石、防水材料、轻质材料、非金属矿采选等行业利润总额也都保持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