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灯(006)董事兼集团发展总经理尹志田昨出席一研讨会后指出,对于土地仅1000平方公里的香港而言,有两家大型电力公司负责营运已经足够。‘如果再有人来港建新厂的话,好大胆讲句,系好难的,本地市场好难再容纳第三者甘做!’
他续称,即使成功开放本地市场,亦未必能令住户及中小企客户受惠,因为澳洲已有研究报告指出,南澳洲市场在开放初期,由于竞争加大,令收费不跌反升,住户及中小企客户的电费开支,其上调幅率更达26%。
对于政府在咨询文件中,提及本港可参考海外电厂,采用6%至9%作为实际回报率水平,以厘订08年后的准许回报率。尹则强调,由于一般海外营运商仅参与输电网络业务,这与本港采用名义固定资产回报率13.5%的准则,并提供‘一条龙’式的供电服务,在风险上已大大不同,故根本不能直接比较。
指粤缺电难来港供电
同场的中电(002)旗下中华电力策划总监陈绍雄则指,若有电力公司获政府补贴,当然可接受较低的回报率,惟预料广东省在未来10年缺电情况仍然存在,故未必有力来港供电。
他强调,现时本地电力监管架构十分清晰,若日后引入众多营运商,将可能在缺电时出现互相指摘的情况。并强调,中电为满足未来10至15年的电力需求,已陆续投资发电机组及输电电网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