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再制造应得到政策扶持

  点击数:1642  发布时间:2012-06-15 16:37
我国内燃机行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再制造生产能力,再制造产品开始被部分用户所接受。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再制造内燃机生产已形成10余万台的能力。
关键词:制造 ,内燃机

  来源: 仪器交易网

    我国内燃机行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再制造生产能力,再制造产品开始被部分用户所接受。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再制造内燃机生产已形成10余万台的能力。

   可以说,内燃机再制造在中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为内燃机产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如果从我国宏观经济整体目标和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长远目标来看,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相关政策、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国家已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大背景下,与同样处于产业培育期的纯电动与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相比,内燃机再制造具有更为可观的现实意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应当对其进行扶持。尤其是内燃机再制造在产业发展初期,其相关理念还不被更多人所接受,甚至部分政策制定部门也没有厘清再制造与大修理等业务的关系,以致相关鼓励政策严重滞后。因此,与成熟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我国内燃机再制造的产业化进程举步维艰。

   由于许多再制造类原始零部件属于废旧产品范畴,国家相关产品业务中还没有再制造这一产业,目前几乎所有再制造旧件的回收都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以进行相应的税款抵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再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国家相关法规规定再制造内燃机不能用于新品,企业在“三包机”的替换使用上也遇到了难题。

   由于传统的旧观念及相关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大部分内燃机用户对再制造内燃机的性能、效能及售后服务等缺乏应有的认识和了解,加上相关管理部门目前未对再制造内燃机产品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造成用户在使用再制造产品上顾虑重重,认同度低。此外,由于多年来社会车辆执行的是报废整车的五大总成只能卖给当地的汽车拆解企业的政策,致使内燃机再制造企业回收渠道狭窄,很多资源不能得到及时的回收利用,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此外,由于大批量内燃机再制造产品与其新制造产品有着相当多的对应性,目前整体处于产业初期阶段的中国内燃机再制造企业均以自身产品的再制造为主,多数企业的产销量还依然较小。不过,潍柴再制造、济南复强等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再制造市场潜力巨大,虽然目前已投产的企业几乎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但各企业要有开放的心态,一起把中国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做起来。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