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8月份正值暑期,通常情况下,在这个时间段里,自动化行业是相对活动较少的一个阶段,也许是因为中国传统意义上对于“暑期”的理解,也许是因为天气太热。然而,今年的暑期似乎有所不同,各种有关于大学生自动化的创新大赛火热开锣。仅记者一人,便分别获悉了西门子、ABB、三菱电机在暑期举办大学生自动化创新大赛的信息。让我们来分别看看这三项赛事的一些基本情况。
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
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动化教指委")、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和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以下简称"仿真学会")联合主办的,以模拟典型工业自动化系统为对象的工程科技竞赛,是面向全国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相关专业大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的一项创新性科技活动。根据2011年2月由教育部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的合作备忘录规定,该项大赛是教育部认可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之一,并得到了教育部质量工程的资助。
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的前身是"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是由西门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于2006年创办,并由中国系统仿真学会领导的面向自动化领域工程人才培养的竞赛,已成功举办五届。
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探索了一种全新的竞赛模式,它以一项虚拟的自动化工程项目为背景展开,大赛组委会充当甲方角色,而参赛队伍以团队的形式充当乙方角色,通过分析、设计、竞标、实施、排错、优化、移交等多个实际环节完成竞赛,参赛队伍需要在真实的工业控制器和仿真的工业对象环境下完成全部的自动化工程项目,以实际控制效果来决定名次。
三菱电机自动化杯大学生自动化大赛
“三菱电机自动化杯”大学生自动化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 由于参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赛自2010年改分为“创新设计大赛”和“技能大赛”两项赛事,隔年举办。第六届“三菱电机自动化杯”大学生自动化大赛由教育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东南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协办。
据悉,第六届“三菱电机自动化杯”大学生自动化大赛暨自动化系统应用竞赛决赛定于8月2~5号在南京举行。竞赛以三菱电机的自动化技术和产品为基础,各校选派代表队参加。2012年3月31日正式开始,共分报名、海选/审核、比赛三个阶段。
ABB首届大学生创新大赛
除了以上两家企业,2012年ABB也加入到了举办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行列中。
ABB首届大学生创新大赛于2012年5月14日拉开帷幕, 主题为 “电力技术创新的力量”,内容涉及增效节能、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居4大领域,参赛对象为全日制在校大学3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大赛评委由ABB专家及管理层、权威高等学府及电力行业资深学者共同组成。大赛共设4个奖项,进入决赛的选手将获邀参加ABB(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总部举行的论文答辩及颁奖典礼。此外,获奖选手均会获得在ABB(中国)有限公司实习的机会,并被推荐至ABB(中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绿色通道。
据统计,截止到至6月30日报名结束时,报名人数多达2719人,大赛官方网页累计访问量高达近16万人次。报名选手来自全国513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截止目前,共有68个参赛小组提交了论文,选题广泛,涉及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能源存储技术等行业重点话题,以及智能家居、物联网、云计算领域电力系统设计等时下关注热点。
从上述三项赛事我们不难看出,每一项比赛都把重心聚焦到了“创新、应用”的层面,学生通过参加这样的大赛,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增强实际制作与调试技能,同时,对自身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也是一种培养。
2010年,中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为落实两大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教育部制定了“卓越计划”,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搭建的这种赛事平台恰恰符合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需求,对深入开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基础知识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吕景泉教授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将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心。”
当然,除了上述三家企业,还有很多自动化企业也始终致力于校企合作,为培养我国创新性自动化人才贡献着力量。事实上,对于企业来说,举办这样的赛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直坚持地持续做下去,以及是否真的能为学生创造价值而不仅仅只是“虚张声势”提升人气。笔者相信,每一位怀揣有梦想的企业,都会真心为这些未来自动化的人才们提供一个激情飞扬的舞台,助他们将梦想照进现实。
1.我有以下需求: | |
|
|
2.详细的需求: | |
* | |
姓名: | * |
单位: | |
电话: | * |
邮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