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呵护“生命之源”
不久前,一场暴雨突然降临轮南油区。“快!引水渠要决口了!”正在平台上施工的70623队队员发现井场外的引水渠出现险情,立即停止作业拿起铁锹等工具向引水渠跑去,用木板对引水渠进行加固,全然不顾大雨将他们淋得透湿。
“沙漠里最宝贵的就是水源,要保护环境必须首先保护好水渠。”带班队长孙力说,井队结合井场附近是当地引水渠的情况,在施工第一天就组织党员成立“义务环保队”,在井场周围50米内开展环境保护与治理。这支环保队每天都会检查井队的泥浆、柴油是否实现了不落地,除了确保井队生活垃圾按规定处理外,还主动清理井场外的零星垃圾。
在90151队的顺南3井施工现场,有一处天然水洼形成的小绿洲。井队规定所有队员不准走近绿洲50米之内,并对生产与生活用水进行严格管理,保证不让一滴污水“入沙”影响水源质量。
井场胡杨的“贵宾”待遇
每天下午,中原塔钻60810队总有几名队员按时给井场边的几棵胡杨树浇水。队员用黄色警示带将胡杨树围起来,再用红色纱布包上树干。“这样可以提醒大家在施工时注意保护这些‘贵宾’。”平台经理练德龙说。
为了保护好这几棵胡杨树,队里专门成立了一个“护树小组”,组长就是平台经理和党支部书记。队员轮流值班,确保每日有专人给胡杨树浇水、培土。虽然额外增加了工作量,但大家甘愿为胡杨树“出力”。“我们不仅要成天和井架、钻头这些‘硬家伙’打交道,还要学会温柔地呵护树木、保护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一名队员说。
不仅是60810队,在中原塔钻井队所到之地,绿色施工的意识随处可见。为了不影响胡杨林的原始面貌,70616队在进驻施工现场后专门作了规定,进出车辆一律绕道进入井场,尽管直接从胡杨林中穿过能节约不少时间。
“大漠虽然荒凉,但这绝不是我们破坏环境的理由。”该队党支部书记奕景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