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使用核能,促进经济发展

厂商:和利时集团
  点击数:2088  发布时间:2012-10-25 14:57
电力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中国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火电在我国电力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但是,用于火力发电的煤炭等化石燃料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加之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火电的同时寻找其它电力资源。核电具有能量密度高、技术较成熟、潜在核燃料资源丰富等优点,我国政府已经把核电列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之一。
关键词:和利时集团

电力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中国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火电在我国电力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但是,用于火力发电的煤炭等化石燃料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加之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火电的同时寻找其它电力资源。核电具有能量密度高、技术较成熟、潜在核燃料资源丰富等优点,我国政府已经把核电列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之一。

核电站由核岛、常规岛和辅助系统组成,其中常规岛的工作过程与火电基本相同。在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大部分核电站中,其工作过程为:核燃料在反应堆中进行核裂变反应,核能转化为热能;冷却剂吸收热量后进入热交换器,通过热交换把热量传递给工作介质(水),水吸收热量后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在汽轮机中推动汽轮机转动,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核电站的能源来自于核燃料的原子能,核燃料裂变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物质。因此,在核电站运行、维修及退役后要严格控制放射性物质的释放过程,以避免核电站对环境和人类产生过量核辐射及污染。我国发布的《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明确规定,新建核电机组每堆年发生严重堆芯损坏事件的概率需低于十万分之一,每堆年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事故的概率需低于百万分之一。在核电领域,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是从事核电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

要确保核电安全,必须认真做好核安全文化建设与落实、质量体系建立和执行、核电站系统设计、设备制造、机组运行与维护等各项工作。

通过对三里岛事故和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反思和总结,人们认识到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核安全文化是核能行业全体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出了对核电从业人员安全文化的要求,即探索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互相交流的工作习惯。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核安全文化的指导下,核电质量管理不仅关注是否合规,更关注是否有效;不只是满足某个法规或某个程序,更关键的是有效地获得实际的效果。

近年来,核电站大量采用数字化仪控系统DCS,以对核电生产过程进行监视、控制和保护。安全级DCS是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核心,主要完成反应堆紧急停堆保护及安全专设驱动功能,以限制事故的发展和减轻事故后果,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周围环境释放,保证核电站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安全级DCS设计时主要考虑单一故障准则、多样性及纵深防御准则、独立性准则、故障安全准则等。由于数字化仪控系统基于微处理器技术,存在软件共模故障(CMF)风险。为了缓解CMF影响,安全级DCS须充分考虑纵深防御和多样性设计。如反应堆停堆保护系统(RTS)采用四重保护通道设计,分布在四个不同的房间,当任一个保护通道发生单一故障时,“2/4”停堆表决降级为“2/3”,不会影响安全功能的执行。另外,每一个保护通道均由两个独立的功能多样性子系统组成,分别完成对现场多样性信号的采集、阈值及保护逻辑的处理,且各自保持其信号来源、机柜布置和供电的独立性。除RTS外,多样性驱动系统(DAS)也能实现自动紧急停堆。同时,紧急控制盘(ECP)可实现手动紧急停堆,实现设备多样性设计。

正是由于核电站对仪控系统安全性方面的极高的要求,需要从技术、产品、工程设计、应用、运行、维护乃至退役的全生命周期实现安全保障,因此和利时集团与中广核集团集多年的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以及核电工程、设计与核电站运营方面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成立了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各方围绕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服务,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把“安全第一”的原则体现在设计标准、建造标准及管理要求等一系列规定中,贯穿于数字化仪控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的全过程。2010年3月,国家核安全局为广利核公司颁发了国内首个针对核电数字化控制保护系统的《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全体员工以安全为前提,视质量为生命,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为把公司建设成核电站数字化仪控领域国际知名厂商而努力!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