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的实力让人惊讶,现在全国各级别市场上,卡罗拉、花冠系列在1.8升上下的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我们的宝来处境很尴尬……”这是广州车展上记者无意中听到的几位大众厂家内部人士与经销商的对话。到日本丰田总部考察过的他们,在感叹眼下中级车市场日系车日渐强大的同时,也因丰田仍有过百款闺中待嫁,随时可以国产的车型而头疼,并无力地显露出对未来车市格局变化的迷茫。
刚刚结束的广州国际车展,虽然组委会方面称今年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冷清感却笼罩了展馆的大多数角落。作为中国三大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华南市场一直备受各大汽车厂商重视。无论是本身巨大的市场潜力,还是其消费导向会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产生影响……华南市场的种种特性都让汽车厂商不得不重视。所以,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广州国际车展的降温最直接地反映出了汽车行业的萧条。
自2002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超高速增长达6年之久,远远超过国内GDP的增长速度,但今年这种超高速增长开始刹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总体表现低迷,今年国内汽车产销量除1月份、3月份、6月份增长外,2月份、4月份、5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和10月份均出现环比下降,8月份和9月份甚至出现同比负增长,这也是最近3年多来的首次月度销量下降。
在这种低迷的状态下,9成以上的车企表示不能完成年初制订的产销计划。但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丰田、本田、起亚、大众等大企业的实力反而愈发地得到凸显,正引领着行业进行新一轮的洗牌。
大多数企业准备“过冬”
据了解,今年之前我国汽车销量最近一次出现月度同比下滑是在2005年2月,当时下降幅度为26.3%,月销量跌至31.86万辆。对于今年乘用车市场的表现,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由于国内乘用车超前消费,从今年开始,中国乘用车市将告别20%以上的增长,乘用车发展速度将放缓。
这种增速的减缓似乎突然就到来了,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广州国际车展即可直观看出。去年的广州国际车展,展馆附近的高层建筑外墙几乎都被巨幅广告占据着。再看今年,零零星星的广告展板、彩球透露着大多数企业经济实力的衰退;厂家展台上的表演及观展人群也是稀稀落落;不少企业都“低调”地改为经销商参展,即便偶尔有高层到场,也是来去匆匆。可以说,今年相比去年冷清了很多。
今年前10个月我国乘用车共销售564.17万辆,细分到各个厂家身上可以轻易地看出,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厂家都很难完成年初定下的销售目标。随后一段时间里,不少厂家无奈地宣布调低年产销目标。面对销售“寒冬”各大车企很头疼:不敢贸然推出年初已经排上日程的新车、想紧追节能减排的新趋势却苦于车型进度跟不上、销售不理想导致资金不足……
业内人士及专家分析,汽车行业里这些绝大多数表现“低调”的众多企业中,准备“过冬”已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大企业实力得到凸显
虽然中国车市整体遇冷,但本届广州国际车展仍有亮点可寻,且愈发显得耀眼。如丰田、本田、起亚、大众等车企, “丰田的实力让人惊讶,现在全国各级别市场上,卡罗拉、花冠系列在1.8升上下的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我们的宝来处境很尴尬……”这是广州车展上记者无意中听到的几位大众厂家内部人士与经销商的对话。到日本丰田总部考察过的他们,在感叹眼下中级车市场日系车日渐强大的同时,也因丰田仍有过百款闺中待嫁,随时可以国产的车型而头疼,并无力地显露出对未来车市格局变化的迷茫。
刚刚结束的广州国际车展,虽然组委会方面称今年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冷清感却笼罩了展馆的大多数角落。作为中国三大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华南市场一直备受各大汽车厂商重视。无论是本身巨大的市场潜力,还是其消费导向会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产生影响……华南市场的种种特性都让汽车厂商不得不重视。所以,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广州国际车展的降温最直接地反映出了汽车行业的萧条。
自2002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超高速增长达6年之久,远远超过国内GDP的增长速度,但今年这种超高速增长开始刹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总体表现低迷,今年国内汽车产销量除1月份、3月份、6月份增长外,2月份、4月份、5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和10月份均出现环比下降,8月份和9月份甚至出现同比负增长,这也是最近3年多来的首次月度销量下降。
在这种低迷的状态下,9成以上的车企表示不能完成年初制订的产销计划。但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丰田、本田、起亚、大众等大企业的实力反而愈发地得到凸显,正引领着行业进行新一轮的洗牌。
大多数企业准备“过冬”
据了解,今年之前我国汽车销量最近一次出现月度同比下滑是在2005年2月,当时下降幅度为26.3%,月销量跌至31.86万辆。对于今年乘用车市场的表现,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由于国内乘用车超前消费,从今年开始,中国乘用车市将告别20%以上的增长,乘用车发展速度将放缓。
这种增速的减缓似乎突然就到来了,对比去年和今年的广州国际车展即可直观看出。去年的广州国际车展,展馆附近的高层建筑外墙几乎都被巨幅广告占据着。再看今年,零零星星的广告展板、彩球透露着大多数企业经济实力的衰退;厂家展台上的表演及观展人群也是稀稀落落;不少企业都“低调”地改为经销商参展,即便偶尔有高层到场,也是来去匆匆。可以说,今年相比去年冷清了很多。
今年前10个月我国乘用车共销售564.17万辆,细分到各个厂家身上可以轻易地看出,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厂家都很难完成年初定下的销售目标。随后一段时间里,不少厂家无奈地宣布调低年产销目标。面对销售“寒冬”各大车企很头疼:不敢贸然推出年初已经排上日程的新车、想紧追节能减排的新趋势却苦于车型进度跟不上、销售不理想导致资金不足……
业内人士及专家分析,汽车行业里这些绝大多数表现“低调”的众多企业中,准备“过冬”已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大企业实力得到凸显
虽然中国车市整体遇冷,但本届广州国际车展仍有亮点可寻,且愈发显得耀眼。如丰田、本田、起亚、大众等车企,基于这个原因,预计从明年开始,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会逐步回升。
是否拥有过硬车型决定成败
无论是实力强的大企业,还是发展迅速的自主品牌车企,是否拥有过硬的实力派车型和技术可算是任何一家笑傲车市的关键。如明年即将国产的一汽丰田的RAV4,眼下正吸引着大批消费者的目光。“继卡罗拉之后,如果RAV4明年再成功完成国产上市,那么一汽丰田的地位将不言而喻。”京城几大汽车交易市场的负责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这样对记者说。
一汽丰田卡罗拉在中级车市场的地位已经让很多竞争对手头疼,半壁江山的销量让一汽丰田谈到销售就很有底气,而RAV4这款经典车型国产后的局面更是被绝大多数业内人士看好。与一汽丰田一样,广州丰田的凯美瑞、广州本田的第八代雅阁、东风本田的CR-V……这些企业正式靠着一款款热销车型笑傲车市。
不过,在这些车型热销的背后也有一些声音提醒:车市是一个最喜新厌旧的地方。明年广本只有一辆改款思迪,福特只有一款新嘉年华推出……“虽然新车不多也可能说明这些企业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但仅靠一两款车型恐怕难以打好持久战。”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在车市中只有像一汽丰田那样不断有过硬新车型推出的企业,才有胆量谈“持久发展”。
“未来车市中敢称‘硬派’的新车型怕是越来越少了。”一位市场人士对记者说,眼下由于合资企业基本上把在中国畅销的车型都引进国内,自主品牌企业为了出精品车也放慢了新车推出速度,未来全新车型的推出将减少,而以改款车和年度车型的推出成为主导。因此,明年乘用车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将进入高潮,以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大企业实力愈发得到凸显,引领行业趋势渐显;自主品牌车企埋头提升技术、质量,在细分领域争得一席之地;不规范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陷入危机,面临出局而忙于自救……业内人士表示,种种汽车行业现状都透露着一个信号:汽车业正面临一场大规模的洗牌。
PSA(标致雪铁龙集团)欲与哈飞合作、东风意欲控股哈飞、北汽或将牵手福汽……继去年年底上南合作之后,中国国内关于车企重组的“绯闻”不断传出,而今年车市的萧条更是为我国汽车工业大洗牌提供了“条件”。
日前,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十一五”规划和“汽车产业政策”,国家希望在“十一五”末期,着力培养出1-2家年产量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集团,形成若干个年产100万辆的重点汽车企业。业内人士们认为,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业,兼并合作应该是一种最便捷的方式。
针对这一现象,贾新光称,“虽然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大幕已经拉开,但谁也不能保证每个案例都能获得成功”。谈及原因贾新光表示,地方政府利益阻挠首当其冲,“国内车业之所以形成‘多而散’的局面,与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分不开。一谈及兼并重组,必然涉及两个地区的地方利益,正是阻挠产业集中度提高的绊脚石”。
“盲目联合未必是好事,如果整合不能带来1+1>2的效益,那就是失败。”贾新光说,“去年戴姆勒和克莱斯勒的分拆就是最好的证明”。归根结底,兼并重组绝不能一哄而上,车企在行动前必须考虑清楚,到底是为了做大而做大,还是为了做强而做大,这其中有很大区别。但无论怎样,中国汽车业重组洗牌的序幕已然拉开,未来将向什么方向发展,目前来看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