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2014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国家电网将以构建“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为目标,力争2020年建成“五纵五横”特高压交流网架和27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具备4.5亿千瓦电力大范围配置能力,满足5.5亿千瓦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需要。同时配电自动化投资也于2014年重启。
实现配网自动化是智能电网建设重要一环。2013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南方电网发展规划(2013-2020年)》,这也是国内首个"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城市配电网自动化覆盖率达到80%。目前,我国已有多地城市开始建设,通过对传统电网改造与建设新配电线路两种方式,实现配电自动化。近期,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组对青岛、重庆、唐山等多个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与管理提升工作进行验收。上述城市均为国家电网配电自动化试点城市。配网自动化试点工程从2009年开始启动,截至目前已有2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而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可靠性要求的不同,不同地区将选择相应配电自动化实现模式进行建设。
据悉,配电网水平提升(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已经列入国网公司的考核要求。 到“十二五”末,国网公司城市配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要达到99.30%,线损率下降到6%;农网综合线损率低于6.2%、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高于97.80%。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国家电网总部将直接监控下辖供电城市的停电情况。
当前,全国性的配电自动化规范目前正在制定过程中,预计2014年有望推出。“十二五”期间配电网(110kV及以下)总投资将超过8000亿元,年均超过1600亿元,预计2014年配网(110kV及以下)的投资将超过1500亿元。国家电网计划未来两年配电网自动化投资400亿元,2014-2015年配电网自动化投资复合增长率超过80%。
配电自动化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进电能质量,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行费用,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配电自动化系统是集配电网SCADA系统、配电地理信息系统、需方管理(DSM)、调度员仿真调度、故障呼叫服务系统和工作管理等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集变电所自动化、馈线分段开关测控、电容器组调节控制、用户负荷控制和远方抄表等系统于一体。配电自动化涉及到智能测控仪表、火灾监控探测装置、温控仪、直流屏、PLC、变频器等各种智能装置,以太网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光纤转换器等通讯设备以及相关软件产品的应用。
毫无疑问,随着配网自动化投资的重启,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主干线输变电网建设成熟后,电网的建设重点将转移到配电网上,对于配电自动化相关供应商来说,机遇已然来临,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也将愈演愈烈。
1.我有以下需求: | |
|
|
2.详细的需求: | |
* | |
姓名: | * |
单位: | |
电话: | * |
邮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