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

厂商:控制网
作者:顾硕
  点击数:4451  发布时间:2014-05-26 11:35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中国经济的腾飞有目共睹,而我们站在工业转型升级、由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的门槛上,跨出这一步并非易事。从多位领导人的“指导”下,我们深知,中国工业的发展单凭学习国外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会创新。
关键词:创新 ,工业 ,自动化

    2014年4月28日,李克强总理来到重庆川仪公司考察。在仔细了解企业科技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情况后,李克强对企业研发专家和工人说:“创新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举措。中国经济升级,创新是旗帜,是脊梁!靠你们啦!”

    刘延东副总理于2014年5月18日起正式访问以色列,并于当地时间5月18日在以色列主流媒体《耶路撒冷邮报》评论版首页发表署名文章《让中以科技创新合作之花更加绚丽》。文中指出,创新驱动发展,合作才能共赢。让我们把握历史机遇,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拓展创新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更多造福两国人民。

    2014年5月23日~24日,习近平深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的企业、园区,以及科研基地,考察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条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留意近期的新闻,我们不难发现,最近“创新”很忙。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中国经济的腾飞有目共睹,而我们站在工业转型升级、由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的门槛上,跨出这一步并非易事。从多位领导人的“指导”下,我们深知,中国工业的发展单凭学习国外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会创新。从四大发明到北斗导航,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毋庸置疑。然而,近年来,在自动化技术方面,中国人看到的是国外技术的被认可以及国际品牌的知名度,进而更不愿意去尝试费力不赚钱的“创新”。由此,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越来越少,回首满是坎坷与伤痕的自主创新之路,想要改变现状也有些无能为力了。

    当然,笔者的说话或许有些极端,事实上,还是有不少民族品牌在努力证明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且已在多个技术、行业领域崭露头角。在国家如此倡导“创新”之时,笔者希望,即使不能做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但也要走出中国自动化产业自己的创新之路。这条路必定十分坎坷,我们需要坚持……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