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制造业变革的基础

厂商:控制网
  点击数:2814  发布时间:2014-11-30 04:57
物联网的概念在中国已经发生巨变。从起初的方兴未艾,到之后在多个行业展开技术推广,再到现在可以将物联网技术与“工业4.0”战略相结合,物联网正助力中国迈向智能制造之路。
关键词:工业4.0 ,自动化 ,物联网

    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工业4.0”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该研究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德国联邦政府投入达2亿欧元。

    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可将资源、信息、物体以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物联网及相关服务,并将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智能环境。这是实现工业4.0的核心,而物联网正是实现该战略的基础。

    2011年1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分现状及形势,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5部分。

    时隔三年的时间,物联网的概念在中国已经发生巨变。从起初的方兴未艾,到之后在多个行业展开技术推广,再到现在可以将物联网技术与“工业4.0”战略相结合,物联网正助力中国迈向智能制造之路。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 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推动建设一批示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为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广泛应用,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在9个重点领域完成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实现规模化应用。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距离这样的规划目标还有一段距离,然而,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制造业的革命并不是遥不可及。历史长河中的短短几十年却带给我们无法想象的变化,也给自动化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毋庸置疑,物联网时代比起互联网时代更需要自动化技术的支持,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提供相关技术的帮助,更重要的引领中国制造业的革命。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