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2015年6月4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增添企业活力,拓展发展新天地;部署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除了此前提出的创新、创客理念,此次的政策措施又一次提醒我们,个性化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制造业,“个性化”一词并不陌生,柔性生产就是很好的例子。而此种生产方式最适合的就是采用机器人技术,这恰与当下最热话题紧密联系。在同一家工厂,通过柔性制造的方式,可以快速地转换生产线上的作业,从而生产不同要求的产品。这是目前、更是未来中国制造业市场的需求所在。快速的交货时间,可靠稳定的产品质量,依循客户的需求做定制化的改变。如果一家工厂换上了机器人工作,这些挑战便迎刃而解。
柔性生产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生产需求充分实现了产品的个性化,也充分说明制造业的未来离不开自动化。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科技时代,人类一步一步的发展改变着整个地球。如今,《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正在向我们招手,人们称这一阶段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笔者认为,自中国提出“两化融合”起,信息一词就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内容。尽管各个国家对工业发展的下一步规划各有己见,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信息。今天,我们谈《中国制造2025》,其中又引申到互联网+,自动化厂商希望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抓住庞大的中国市场。中国客户也开始关注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他们希望取得先机,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网络众包、定制化服务、智能制造等概念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中国制造业亟需解决且最基本的问题。这一切都归结于市场对个性化的需求。
我们总说,中国的自动化产业起步较晚,自上世纪70年代才逐渐有所发展。也正因如此,我们今天走的路正式很多发达国家曾经所经历的。发达国家同样也是从标准化走向了个性化,中国客户的需求只能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绝不会放弃个性化。作为自动化厂商,能为客户提供的就是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创造客户在市场竞争中的价值与优势,助力客户拥抱个性化浪潮。
1.我有以下需求: | |
|
|
2.详细的需求: | |
* | |
姓名: | * |
单位: | |
电话: | * |
邮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