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精益生产是智能制造的根本

厂商: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作者:顾硕
  点击数:4118  发布时间:2015-10-20 22:1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最近4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小幅回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表示,9月份PMI指数小幅提高,预示经济下行态势趋缓。新订单、出口订单指数提高,反映市场需求情况有所好转;生产指数提高,预示工业呈现增长趋升。
关键词:智能制造 ,自动化 ,施耐德

1.JPG

右: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OEM销售副总裁 庞邢健

中: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全球供应链中国MTS-MTO产品副总裁 张开鹏

左: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 Vincent Bruneau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最近4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小幅回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表示,9月份PMI指数小幅提高,预示经济下行态势趋缓。新订单、出口订单指数提高,反映市场需求情况有所好转;生产指数提高,预示工业呈现增长趋升。

中国广大OEM企业作为各类产业装备的制造者,一直是制造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提出,为广大OEM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和工业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实行全面智能化升级,将成为OEM企业向创新驱动战略转变,摆脱同质化、价格战困局的突围之道。这一方向,与施耐德电气面向工业领域倡导的“能·效+ 工业智造”策略形成了高度的契合。

OEM行业需要精益生产

2015年9月11日,施耐德电气在武汉举办了“智见2015施耐德电气OEM企业家俱乐部沙龙”活动,以多场精彩的主题演讲、圆桌讨论及参观展示活动贯穿全程。

“OEM用户正在寻求道路,从机器供应商到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业务模式拓展 。在这一过程中,OEM用户已经在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OEM销售副总裁庞邢健在提到OEM用户面对智能制造挑战时解释道,“现在都在谈‘中国制造2025’,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投资。毫无疑问,客户拥有自己的成本预算,我们并不希望客户为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而盲目地实施自动化的投资。”施耐德电气一直遵从着制造业达到“中国制造2025”首先要做到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的根本离不开精益生产。用庞邢健的话来说,经历这样的过程,OEM企业才能一步步走向“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而不是基础薄弱的跳跃式发展。

今天,以往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OEM行业,在这样的新常态下,施耐德电气仍在不断夯实业务能力,与OEM合作伙伴一起直面挑战。基于MachineStruxureTM机器自动化平台,施耐德电气能够为用户提供灵活、安全、互联、节能的机器自动化解决方案;同时还能结合在数据中心、配电、先进应用软件等领域的业务能力,助用户实现智能制造。这些完整、全面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使广大OEM企业顺利实施自身产品的智能化升级,还能助力其实现从机器供应商到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业务模式拓展。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何时采用精益生产最为适宜?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全球供应链中国MTS-MTO产品副总裁张开鹏坦言,越在困难情况下越需要精益生产。精益生产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就是“多品种”,“小批量”。针对今天的中国制造业,张开鹏这样讲道:“客户的需求是精益生产的核心,而精益生产是工业制造的基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都是在助力制造业实现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的典范

近年来,施耐德电气积极发展技术领先的自动化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及专业的管理咨询与技术支持,希望通过这些途径助力用户实现智能制造和精益生产模式。

在此次活动中,记者参观了施耐德电气的武汉工厂,该工厂正是中国制造工厂的一个典型范例,施耐德电气用真实可见的案例展现了其在智能制造和精益生产方面的卓越实践。

据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Vincent Bruneau介绍,2013年12月正式运营的施耐德电气武汉工业园项目总投资达数千万美元,涵盖施耐德电气武汉分公司、华中区域总部(含客服及技术支持中心)、华中地区分销中心以及低压电气生产基地。其中,低压生产厂房15,000平方米,物流中心仓库10,000平方米。该厂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低压电气产品,致力于践行“China For China”的战略。

相较天津和上海工厂,施耐德电气武汉工厂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都毫不逊色,除了分担东部工厂的生产压力外,武汉工厂也已经开始投产新产品。

记者了解到,采用自动化技术使武汉工厂不仅减少了能耗和成本的浪费,同时改善了机器与机器间的交互,提升了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施耐德电气将自己工厂在精益生产方面的理念和经验分享给中国用户,希望踏在精益生产的道路上,最大化发挥企业的生产潜能,实现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发现自身具体的不足之处,再有的放矢地投入自动化设备。

据张开鹏介绍, 施耐德电气拥有一套全球统一的精益生产系统——SPS(Schneider Product System),因此实现了品牌化、标准化的精益生产理念。利用这套精益生产系统,施耐德电气在全球各地都可以依照同样的标准复制成同样的工厂,并且立刻投产。目前,SPS中设置了7个工业战略原则,40个精益生产基本原则。经过施耐德电气二十几年的实践与推动,精益生产的理念已注入到每位施耐德电气员工的血液中。正如张开鹏所言:“我们不是为了智能化而做自动化,只有在不断提高精益生产水平而做的自动化投资,才是有效的投资,而且是能得到回报的投资。”

如今,施耐德电气将OEM的总部移到武汉,从东部到西部,不仅是业务规模的拓展,更是为了进一步与客户沟通,充分体现了其多年来始终坚持的“走向西部”及“中端市场”战略。

例如今年3月,施耐德电气与百胜餐饮集团旗下的成都19家肯德基餐厅合作提供了以“睿易”系列M200型PLC为主要控制设备的炸锅通风系统闭环改造方案,助其在原有排风系统基础上实现显著的节电量,同时由原来的手动调节实现了完全自动化,并有望向其他数百家门店进行推广。“睿易”系列产品按照中国市场定制化设计,采用本土化研发和生产,最大程度贴合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简化了安装、诊断、维修过程,并充分考虑中国应用场合的恶劣工况,突出产品的高性价比。这使其不仅非常契合工业中小型OEM市场,也与很多商业用户的能效提升需求不谋而合。

采访中,庞邢健多次提到,智能制造系统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执行、售后服务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所有价值链环节。施耐德电气将智能制造和精益生产作为其“工业智造”策略的两大重要支撑点,借此帮助OEM企业突破当前的种种局限,驶入创新驱动的战略轨道。在这一过程中,施耐德电气也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资源和供应链支持,帮助有能力的OEM企业迎接全球化竞争,走向行业蓝海。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5年10月刊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