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产业正驶入快速发展期

作者:曹银平
  点击数:5214  发布时间:2015-11-30 13:19
近年来智慧城市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交通“大数据”、车联网技术等都已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那么其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困局、推动城市化进程有何助益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上海同济大学专门从事智能交通研究工作的方钰教授,请她谈一谈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车联网 ,智能交通 ,自动化

近年来智慧城市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智能交通系统集成、交通“大数据”、车联网技术等都已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那么其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困局、推动城市化进程有何助益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上海同济大学专门从事智能交通研究工作的方钰教授,请她谈一谈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JPG

方钰(1977-),女,河南洛阳人,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智能交通、传感器网络、可穿戴计算、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 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铁道部重大研究计划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参与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973 项目、863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10余项国家与地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 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相关领域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是指在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港口、机场和通信)之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从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可看出,ITS为信息、传感、通信与控制技术综合运用的产物,其目标是解决不断增加的交通需求与有限道路资源间的矛盾,使道路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提高人的出行效率,保障出行安全。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相关部委的组织下,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跟踪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技术及应用,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和积累,在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产业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体系框架制定,示范城市建设,到目前各级城市全面开展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几个过程。在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推动下,中国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在城市交通管理、高速公路监控、电子收费、公众服务以及决策支持等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如方钰教授所言,历经二十余年发展,我国智能交通建设发展的基础已经基本形成。目前智能交通技术研究已成为国家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交通业的优先主题之一,并在智能控制、通信网络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创新成果。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

据方钰教授介绍,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的综合体,传感器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技术等都为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她认为,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兴起,将进一步带动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

虽然对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方钰教授坦言中国在发展智能交通产业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问题。现今我国市场上应用的智能交通高端产品主要是国外品牌,关键核心技术依赖从国外进口,即使是发展最快、推广范围最广的智能交通行业管理和智能导航产品也不例外。关键技术的缺乏不仅使我国的智能交通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昂贵的技术使用成本,同时产业的命脉也会被国外企业所垄断遏制。”

此外,方钰教授表示对于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标准化”的问题同样亟待解决:“由于产品没有标准化,市场缺乏适当标准和准入机制,导致产品质量缺乏保障,为我国智能交通相关技术、产品制定严谨规范的行业标准已刻不容缓。”

车联网推动产业发展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 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2015年9月,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地图首次向外界完整披露了其车联网的战略布局。之后,腾讯也宣布推出腾讯车联网开放平台,并发布车联网相关产品体系。阿里也与上汽集团签署“互联网汽车”的战略协议,宣布成立汽车事业部,发力车联网市场。我国巨大的车联网市场吸引众多企业积极布局,而车联网技术作为智能交通产业当前重点的研究领域,将在产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带动我国智能交通产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是智能交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其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延伸一直备受关注。方钰教授表示,智能交通是一门平衡的应用科学,是为了平衡交通使用者、车辆以及有限道路之间的关系,它的技术核心是人、车、路的协同。而车联网概念的提出也恰好完美地诠释了这一内涵,因此极大地推动了智能交通的发展。她认为,未来的车联网技术在应用推广中,将涵盖感知、网络、平台、应用四个层次,实现车辆高速运行状态下的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之间的对话,从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快速发展的智能交通产业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阶段进入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的落实,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细分领域涉及到的系统集成、硬件设备、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等多个产业环节都将迎来持续稳定的增长期。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从事智能交通相关的企业超过2000家,市场对信号控制、视频监控、电子收费等设备以及各种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需求旺盛。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透露,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领域投资将达到1820亿元人民币。智能交通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轨道。

现今,智能交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日益突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无疑将给自动化产品和技术带来新的市场空间。正如方钰教授所言:“未来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信息整合与服务将居于主导地位,采集和处理的数据种类和范围将不断扩大,效率和准确率都需要大幅度提高。这些需求为各种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化采集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及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将成为我国交通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相信在政府政策、企业投资,以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智能交通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5年11月刊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