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助钢铁行业去产能

厂商:控制网
作者:曹银平
  点击数:1731  发布时间:2016-01-29 18:34
纵观我国钢铁行业当下的发展,其正面临产能过剩、需求不旺、竞争激烈、企业分化等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的下行压力下,钢铁行业将会走入更加艰难的境地。新技术的发展对于日渐衰弱的钢铁行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去产能 ,钢铁行业 ,自动化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去产能”被列为2016年的首要经济任务。仅2016年以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就化解产能过剩召开了3次会议。2016年1月22日的国务院会议明确提出,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严控新增产能。

纵观我国钢铁行业当下的发展,其正面临产能过剩、需求不旺、竞争激烈、企业分化等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的下行压力下,钢铁行业将会走入更加艰难的境地。新技术的发展对于日渐衰弱的钢铁行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冶金部原总工程师殷瑞钰院士表示,“智能化、绿色化是钢铁行业未来最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 智能化是指借助信息通信技术(ICT)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以网络化、数字化为基础的智能制造,其全面带动工业企业实现创新与转型。智能化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前提,是钢铁行业走向“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那么,钢铁行业应如何实现“智能化”?

2016年1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对促进制造业升级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引导企业适应和引领市场,在“中国制造+互联网”上尽快取得突破,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要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抓手,加快构筑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制造业新基础,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

业内专家认为,智能制造的核心特征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企业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奠定了基础。在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下,钢铁行业正向高精度、高可靠、连续化、高效化快速转型。相信“互联网+钢铁企业+自动化”将是钢铁行业未来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走向智能化的过程漫长且充满艰辛,我们期待,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刺激需求,钢铁行业终将实现智能转型,摆脱产能过剩危机。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