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远见与责任

厂商:台达集团
作者:宋慧欣
  点击数:37141  发布时间:2016-06-17 13:32
“绿建筑”是台达将节能产品与环保理念完美结合,将科技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最佳体现。获得台湾“2006年最佳优良绿色建筑大奖”以及“2009年钻石级绿色建筑标章”认证的台达台南科学园区厂房办公大楼于2006年落成,是台达打造的第一座绿建筑。
关键词:绿建筑 ,台达 ,节能环保

1.jpg

台达集团品牌长 郭珊珊

1971年,郑崇华先生白手起家创立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他因有感于科技进步使生活更舒适富裕的同时却带给地球巨大的破坏和环境污染,一直思索如何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避免伤害环境,因此最终将台达的经营使命定为“环保 节能 爱地球”。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令人叹服的远见。45年后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两周谈判,在巴黎最终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时至今日,已有177个国家正式签署该协定。《巴黎协定》提出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蓝图和愿景,展示了全球将为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的决心。而在COP21大会期间,台达将过去十年打造22栋绿色建筑的经验,带到法国巴黎,举办“Delta21@COP21”绿色建筑展,完整呈现台达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具体成果,呼吁各国重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展现了台达积极参与并善尽国际企业公民责任。

专注“环保与节能”

创立45年,台达从一开始15个人生产电子零组件的小公司,发展到拥有员工7万多名,业务遍布全球,现为全球最大的交换式电源供应器制造商,产品覆盖通讯及光电零组件、网络组件、机电产品及视讯产品,深耕“电源及元器件”、“能源管理”与“智能绿生活”三大业务范畴。然而45年间,台达始终坚持不变的是其“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理念。正如台达集团品牌长郭珊珊所言:“台达发展的技术、产品以及各种活动皆与这一使命密切相关。”

探寻台达45年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对于这一企业使命的完美诠释。在创办初期,台达刚刚进入电源领域,彼时电源的效能很低,一台电脑上百瓦的功耗中近一半是热损耗,创办人郑崇华先生不希望电能就这样白白被浪费掉,于是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多年来,台达集团不断在提升电源产品的转换效率上努力,如今已是全球电源及可再生能源整合方案的领导者。“目前台达的电源产品转换效率均已达到90%以上,其中先进通信电源效率高达97.5%、太阳能逆变器效率高达98.8%。” 郭珊珊表示。

45年来,台达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随着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致力于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然而其所有产品和服务都与其经营使命连结,所有重要业务都围绕节能、环保这两个主题。台达坚持以业界领先的能源转换效率为核心竞争力,整合软硬件技术,为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提供节能解决方案。如在主要的制造业国家导入SCARA工业机器人,加速工业自动化;为挪威建置388个电动车快速充电站,快速发展智能低碳交通;为美国大型聚光型太阳能电厂提供10, 000组高精准的追日控制系统,每年可产生5亿度的洁净电力;应用地源热泵及楼宇自动化技术在美国加州打造LEED白金级净零耗能美洲总部绿色建筑。据估算,在2010年~2015年间,台达协助客户节省近173亿度电,减排920多万吨二氧化碳。

此外,台达不仅视节能、环保为自己的事业方向,也视其为对社会的责任。台达在全球30多个生产工厂中推动节能改造,包括能源回收系统,将产品测试电流有效回收,节能率可达80%;装置变频器、使用变频空调与特殊隔热设计等方法,降低用电需求;以及利用太阳能等方式,让台达在2014年各工厂单位产值用电量已较2009年节省50%。然而对于台达来说,其对于节能降耗的追求永无止境,郭珊珊表示:“为响应《巴黎协定》的倡议,台达已再次承诺到2020年,单位产值用电量再降低30%。”

致力打造“绿建筑”

“绿建筑”是台达将节能产品与环保理念完美结合,将科技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最佳体现。获得台湾“2006年最佳优良绿色建筑大奖”以及“2009年钻石级绿色建筑标章”认证的台达台南科学园区厂房办公大楼于2006年落成,是台达打造的第一座绿建筑。其后10年间,台达已经在全球各地打造了22座绿建筑。包括2011年底落成的桃园研发中心、已经使用超过15年的台北总部大楼、美国加州Fremont市首栋预期达到净零耗能的绿色建筑—台达美洲区总部大楼、与成功大学共同打造的“孙运璇绿建筑研究大楼”—绿色魔法学校、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那玛夏民权国小等等。据台达测算,台达厂办经认证的绿色建筑在2015年共节省921万度电,这类建筑与相同气候条件、相同规模的办公建筑物相比,节电可达50%以上。

相关研究表明,传统能源消耗中,建筑无疑是能耗大户,约占总能耗的三分之一。而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如此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两部委联合印发《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指出“提高城市建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积极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等环保产业将进入新一轮政策期。

对此,郭珊珊表示,台达一直致力于将绿建筑建设经验推广到中国大陆地区。2013年,台达上海运营中心暨研发大楼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颁发的LEED黄金级认证,成为台达第10座获得认证的绿色建筑。台达上海运营中心与同地区的一般大型公共建筑相比,总体节电可达57%,相较LEED设计基准,节水可达46%。台达上海运营中心采用了多种自行开发的节能产品,包括工业自动化产品与电梯/空调变频等设备,可有效降低用电;同时,配合台达建筑能源管理系统(DeltaBEMS),监控大楼能源使用,助力实现高效节能。据郭珊珊透露,近日台达位于北京的办公大楼获得USGBC颁发的LEEDNC新建建筑(New Construction)银级认证,成为台达打造的第22座绿建筑。该建筑整体节能比LEED认证定义的ASHREA90.1 2007基准全年能耗费用减少20%。与同地区的一般大型公共建筑相比,总体节电可达22%,相较LEED设计基准,节水可达43%。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台达自2007年起长期赞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举办“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并出资将竞赛获奖作品进行实地建造。如:运用2009年竞赛一等奖作品在四川绵阳建成“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并于2011年顺利启用,成为汶川地震灾区第一所全校式绿建筑;而2011年竞赛一等奖作品“垂直村落”也已在苏州同里湖畔开工建设为低碳示范住宅;2013年竞赛为青岛海慈医院征集的大型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案也正在建设中;2015年,台达集团于四川雅安地震后援建的芦山县“龙门乡台达阳光初级中学”正式落成,这是台达在四川援建的第二所全校式绿色建筑校园。

目前,台达已整合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数据中心、通讯网络能源、可再生能源、视讯与监控、电动车充电等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及智能绿建筑相关产业与领域。而近期台达宣布收购欧洲著名楼宇管理与控制解决方案供应商LOYTEC和美洲建筑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Delta Controls,更进一步增强其在楼宇自动化方面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能力。“我们希望能够把绿色节能的理念不止体现在社会公益上,更能体现在商业模式上,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研发,为绿建筑的建造提供更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郭珊珊表示。

近日,台达荣获由台湾《远见杂志》主办的第十二届《远见杂志》“企业社会责任奖”两项大奖:在公司治理、环境保护与社会参与等方面,以优异的整体绩效表现获得年度大调查电子科技组首奖;巴黎气候变化大会(COP21)中展现绿色建筑推动经验的“Delta21@COP21”倡议活动,则获得杰出方案环境友善组首奖。此为台达连续四年荣获“远见企业社会责任奖”双料首奖。一家成功的企业,决非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器,具有崇高追求、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是其不可或缺的价值理念。正如台达创始人郑崇华先生所坚信的:“任何一家企业都存在于整个社会环境当中,跟周边所有的人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企业除了盈利之外,更应当担负起社会责任。”秉承这样的远见与责任,不管商业环境如何变化,台达“节能 环保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从未更改。过去始终如此,相信将来亦然。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6年6月刊


相关文章


热点新闻
推荐产品
 
  • 在线反馈
1.我有以下需求:



2.详细的需求:
姓名:
单位:
电话:
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