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石化行业部高级技术经理 种法普
如今,石油化工行业用户面临着各类挑战。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极端化,在全球化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需要努力维持企业加工能力不衰退。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需要表现出灵活的应变能力,而且在生产方面没有发生意外中断或事故的余地。兼并和收购驱使企业做大做强,股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而从投资中获取最大的回报,比以往更加重要。企业生产必须提升效率、增强可靠性、降低成本并进一步优化资产,以获取并维持理想的财务成效。
和利时能够以创新并且富有成效的方式,特有的石化行业知识和经验,完善的系统支撑体系,帮助客户应对这些挑战,并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升效率,同时保持最新、最优基础,保证企业的最优化运营需求。
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石化行业部技术支持工程师种法普认为,在我国工业领域中,石化行业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起点较高,近些年来,取得了更大的提高。自动化控制从最早的替代人工控制,逐渐转向更安全、更环保、更高效、更可靠等需求。特别是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
正如种法普所言, 石化行业的自动化技术随着工艺和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已经由现场手工操作发展到自动控制,由原始的单回路控制发展到高级复杂系统控制,直到管控一体化。自动化水平、作用、机器、厂区、规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测量和控制装置不断更新升级,控制系统广泛使用DCS及PLC系统。将现场仪表、智能仪表、控制方案及硬件控制系统DCS、SIS、PLC等一体化规整,并依托现代的计算机系统,构成石化企业的一体化自动化解决方案。大中型石油和化工企业主要生产过程已在不同水平上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小型骨干化工企业主要产品的主流程也已具有比较成熟的控制系统和低成本自动化成套技术,实现了生产信息在车间的集成。
两化融合的基础是自动化
石化行业管控一体化、快速控制、精准控制、临界稳定生产、全局能量平衡优化、节能环保、信息化等要求虽然已初步实现,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要把石化产品从产品需求到生产、到销售,以及包括产品应用等各个环节做成一个大的控制环路。“石化行业要走两化融合、两化深度融合的路,使产业升级迈上新的台阶。”种法普这样说道。
无论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 0”,还是中国提出的两化融合和《中国制造2025》,其本质统一,都是利用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发展,如,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智能化等信息通讯技术,使得社会工业结构不断创新发展。种法普认为对于石化行业而言,两化融合的基础是自动化,即自动化与生产工艺高度地结合。和利时推出的一体化智能工厂即是两化融合的具体举措。
智能工厂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结合用户工厂的实际情况,分步骤、分阶段逐步完善。据种法普介绍,和利时将借鉴“工业4.0”的思路,给用户提供可裁剪、可分步实施的流程工业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适应多行业用户定制化的应用需求。
作为中国领先的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利时已服务化工与石化行业20余年,并取得了诸多骄人的成绩。
产品推荐
和利时MACS V6系统
和利时的最新产品MACS V6系统,是为适应石化行业的高要求而开发的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的新一代DCS,是国内外较为领先的自动化产品,针对石化行业特点,提出许多专有技术,保证流程控制的稳定可靠长周期运行。
HOLLiAS MACS V6系统安全可靠、易用开放,可满足不同的工业应用需求,在抗高电压冲击、主控制器配置、RTD模块冗余方面等方面优于国外系统。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高可靠的设计理念
(2)多重隔离技术
(3)适应恶劣环境
(4)网络安全性技术
(5)全面诊断技术
(6)失效安全技术
(7)全冗余设计理念
(8)电磁兼容
(9)先进的系统架构
(10)现场总线技术
(11)人因工程学技术
(12)遵循国际标准
(13)全面的在线组态功能
(14)支持大型系统应用
(15)保护用户既有投资
(16)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多年来,和利时始终围绕用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与推广。目前,和利时专门设立了石油化工行业事业部,全面负责石油化工行业的客户需求,在石化行业全流程工业运营的每一层面都具有广泛的实践经验和理解力,从原油的开采、预处理、管输;天然气的液化处理、输送供给;原油精炼、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及相关的油品储运、公用工程等,和利时都能提供全方位的产品结构,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丰富的系统应用经验,标准化的系统工程实施,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随着近几年和利时等国内DCS企业的飞速发展,相信国产DCS逐步替代进口产品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摘自《自动化博览》2017年2月刊
1.我有以下需求: | |
|
|
2.详细的需求: | |
* | |
姓名: | * |
单位: | |
电话: | * |
邮件: | * |